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使本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我院血液专科采用法国PasteurMerier公司生产的马的ATG治疗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的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有效率为50%。护理上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副反应,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水平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影响,并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5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了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G、IgA和IgM水平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关联。高或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有关。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具备潜力,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等研究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肝功能 免疫异常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灌流不同链接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析1.5h后连接灌流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透析和灌流同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D+HP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灌流器后接的方法,能够更加彻底的将毒素清除,并且操作更为便捷,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链接
  • 简介: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的澄明液体,其主要成分为夫西地酸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结合而产生杀菌作用,有极好的组织渗透能力,在机体内分布广泛,毒性极低,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敏感性。而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快速提高病人血液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两者是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疗效较好的药物,而临床发现同时应用这两种药物存在明显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夫西地酸钠 配伍禁忌 免疫调节功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感染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灌流不同链接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2年 7月~ 2014年 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 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析 1.5h后连接灌流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透析和灌流同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β2微球蛋白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β2微球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采用 HD+HP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灌流器后接的方法,能够更加彻底的将毒素清除,并且操作更为便捷,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链接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1月出生的148例ABO溶血新生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12.16%),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在接受病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ABO溶血 丙种球蛋白 光疗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丙种球蛋白给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小剂量400mg/kg)与实验组(21例:大剂量2g/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持续给药3天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因子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剂量 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水平以及PC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降低机体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应用效果
  • 简介:对8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患儿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8例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中7例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药物的正确配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加强用药观察是患儿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英夫利西单抗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均为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并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56例患儿经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共计23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例数最多的为寒战,占比率为12.50%,高热症状次之(10.71%)。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期间易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在治疗时要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观察输液情况,并及时发现与处理各不良反应,以此控制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 不良反应
  • 简介: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胸腺素是一种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动物胸腺小分子活性多肽生物化学制剂,对自家免疫痛、变态反应症、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以及与免疫功能失常有关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重症肝炎的首选辅助治疗药物。其包装为5mL,每支100mg。我科是重症肝炎科,注射用胸腺素使用率高,开始应用胸腺素时,因药液稀释缓慢,从稀释到配制需要7min~8min,甚至更长时间,主要是粉剂不能完全迅速溶解。通过1年的摸索,稀释到配制只需要15s。

  • 标签: 稀释方法 胸腺素 人体免疫功能 生物化学制剂 免疫功能失常 免疫功能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概括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接受我院易吉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病患共计10例,时间分布界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运用常规免疫抑制疗法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进行人脐带间质充血干细胞治疗,为病患提供心理疏导、输注护理等服务,记录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10例病患均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输注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所有病患住院时间为30日-60日(45.32±5.24)。结论:想要提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治疗效果,需做好输注准备工作,合理把控输注的速度,实时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

  • 标签: 人脐带间质充干细胞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并发移植物宿主病3例,发生率为27.3%。1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移植后第50天死亡,1例患者治愈。结论做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术后护理是防治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重要环节;对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患者,应加强皮肤及肠道的症状护理、全环境保护、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的护理体会。 方法: 选择我 院于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 收治的 101 例 GVHD 患者, 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 结果: 此次研究中,Ⅰ 度、Ⅱ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痊愈, 2 例Ⅲ 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有所好转, 1 例Ⅳ 度 GVHD 患者经护理后,无效死亡 。 结论: 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肠道移植物宿主病 患者 的治疗中予以 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9 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护理有效率为83.33%。结论 移植物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的与感染和肝静脉闭塞病同样具有严重危险性的并发症之一,对于并发急性移植物宿主病的患者,应加强皮肤及肠道的症状护理、肠道护理、环境保护、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胸腺切除对重症肌无力( MG )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1 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收治的 86 例进行胸腺切除治疗 MG 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Osserman 的标准,分为明显改善、改善、无效、恶化来评价疗效 。对年龄、性别、术前病程、病理类型(胸腺增生、胸腺瘤、胸腺萎缩、胸腺正常)等因素及术后有无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胸腺切除对重症肌无力治疗的有效率为 72.9% ,术前病程与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临床上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较为有效的方法 , 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确诊,尽早进行胸腺切除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疗效受病理类型的影响 。

  • 标签: 胸腺切除 重症肌无力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因子(PD-1)抗体治疗肝细胞肝癌病人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例病人在接受PD-1抗体治疗肝细胞肝癌临床试验中,总结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不良反应观察及出院指导的护理注意事项。[结果]有1例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未经处理皮疹自行消退,另有1例病人治疗后出现黄疸,经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心理护理是成功接受PD-1抗体治疗的基础;在输注PD-1抗体过程中输液器的选择和输注时间需严格控制;PD-1抗体虽毒性较低,但仍有其特异性免疫相关毒副反应,需严密观察;出院宣教可提高病人对PD-1抗体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抗程序性死亡因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护理
  • 简介:我科2003年6月收治了1例因纵膈肿瘤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胸腺瘤。术后第1天晨拔除气管插管后病人因出现了急性呼吸衰竭而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方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至2006年5月5日病人因全身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使用呼吸机期间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恶性胸腺瘤 术后病人 机械通气 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