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细胞球蛋白应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配合有效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70 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6 年 0 5 月至 2018 年 07 月, 均采用 胸腺细胞球蛋白 治疗, 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 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 ,各 35 例,且对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 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于 胸腺细胞球蛋白 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配合 针对性 护理 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 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标签: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运用。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观察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两组70例为细菌感染组,70例为病毒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小儿患者在治疗之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4.39±18.19)mg/L、(8.05±2.19)mg/L,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CPR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患儿CPR数值有明显上升,差异呈(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治疗之前,通过治疗之后,三组小儿患者的CPR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均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小儿肺炎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且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患儿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微注凝胶球蛋白试验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对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选择149例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标本,用微注凝胶卡式法进行三项试验,即直接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并整理试验结果。结果 在149份随机样本中,阳性10例,弱阳性22例,微柱凝胶球蛋白试验所测得的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的阳性率高,释放试验在三项试验中灵敏度最高。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中,微柱凝胶法具有简单易行、高灵敏性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实际应用效果好。

  • 标签: [] 微柱凝胶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568例住院患者直接球蛋白试验结果。方法 将568例需输血病患按照直接球蛋白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及阳性组,比较输血有效性;统计阳性组患者标本抗体分型及不同抗体组输血效果。结果 阴性组输血有效率为90.79%,阳性组有效率为62.23%;单IgG抗体占比19.68%,单C3d抗体占比18.09%,IgG,C3d多抗占比62.23%;单IgG抗体组总有效率为89.19%,单C3d抗体组为100%,IgG,C3d多抗为69.23%。结论 直接球蛋白试验对输血效果可起到预判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输血治疗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输血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直接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贫血及输血患者中的阳性分布率及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球蛋白检测卡对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住院患者、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内外科住院贫血患者及接受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球蛋白试验,对内科患者中直阳性检出者继续进行分型试验。结果外科贫血患者的直接球蛋白阳性率为17.1%,内科贫血患者的则为40.9%,两组患者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科住院患者63例直阳性者标本经分型为-IgG+-C3d42例,占66.7%;-IgG12例,占19%;-C3d9例,占14.3%。内科贫血患者的直阳性率分布以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g/L范围的阳性率为最高,达到60.9%。科室分布以消化科、重症监护科、肿瘤科、中医肾病科患者的直阳性率为高,均达到50%以上,直阳性的贫血患者的输血频率亦高于阴性患者。结论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重视对贫血患者进行直接球蛋白试验检测及分型试验,对于内科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去除造成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因素,以保障有效输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贫血 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轮状病毒卵黄免疫球蛋白(yolkimmunoglobulins,IgY)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MA-104细胞转瓶培养技术,批量制备人型轮状病毒Wa株和猴型轮状病毒SA11,以纯化病毒,佐剂对SPF纯系莱航产蛋母鸡进行强化免疫,通过盐析、柱层和超滤方法从鸡卵黄中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并对纯化的免疫球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研究。结果:免疫鸡卵黄中产生高滴度特异性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其EL

  • 标签: 卵黄 免疫球蛋白 轮状病毒 制备 生物学活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k型 λ型 IgG IgM IgA 蛋白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结果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相关的血液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液检验结果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成分检测 风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痨药物和胸腺肽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37.5%、74.1%、94.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14.5%、33.4%、72.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阶段的痰菌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联合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抗痨 联合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5月-2022年0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均对2组受检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并对比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与阳性检出率都要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血小板相关IgG(PAIgG)常用于ITP与其它免疫性血小板头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本研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47例ITP(包括Evans综合症)、1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在0例无血小板减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31例正常人的PAIgG,并与ELISA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FCM检测的ITP患者PAIgG的荧光强度(MFI)(2.26±2.29)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0.33±0.39),AIHA(0.17±0.07)和正常对照组(0.25±0.15)(P值均小于0.01)。同时,ITP患者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44.1±29.0)%]也明显高于非免疫自惭形秽血小板减少[(17.5±9.4)%],AIHA[(10.7±7.5)%]和正常对照[(16.6±8.4)%](P值均小于0.01),有13例ITP患者(23.4%)的血小板荧光峰形有异常(双峰或峰拖尾(。其中有7例只出现峰形异常而无MFI或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的改变,主这种情况在正常人的血小板未观察到,这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血小数点板群体有诊断价值,用FCM测定ITP患者PAIgG总的阳必班组为87.2%,稍高于用ELISA检测的83.0%阳性率,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5.1%。本研究表明,FCM是一个快速与敏感的测定PAIgG的方法,可成为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规的新方法。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穿刺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2月至 2016年 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的患者 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仅采用超声引导进行甲状腺细胞学穿刺。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76.74%),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穿刺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细胞学穿刺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感冒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与治疗组(40例,复方小儿退热栓),均治疗3天。对两组的免疫功能、临床指标、不同时段的体温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IgA、IgM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惊厥好转时间、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情况比较P>0.05;治疗12h、24h、72h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能加速其病情的好转,并能降低患儿体温,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感冒发热 血清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及血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及血β2微球蛋白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以及血β2微球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20.758/25.613/26.745,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 β2-微球蛋白 (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 (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