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出现的免疫纠纷,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免疫纠纷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的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的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的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男,41岁,2009年8月底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身目黄染、腹部不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见胰腺弥漫增大,十二指肠镜示胆总管下段约5cm线性狭窄.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及血常规正常.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γ-球蛋白增高为26.5%,IgG增高为27.2g/L.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胰腺体尾部弥漫性肿大,呈"腊肠样"、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楚,可见明显的周围包膜增厚征象,小叶结构消失,DWI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未见强化,延迟均匀强化,可见胰管变细,胰腺尾部胰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展,下段变窄,明显均匀强化,胆囊壁均匀增厚,均匀明显强化(见图1).

  • 标签: 胰腺炎
  • 简介:由于传统的影像学技术难以满足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需求,目前亟待开发新的免疫影像学技术来示踪免疫细胞和评价免疫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免疫PET、CT、MRI、光学成像及多模式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虽然基于各种新型探针的免疫成像技术获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需进一步验证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获得可进入临床应用的免疫成像技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影像技术 生物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区所有 2010 年 -2012 年所有 10 周岁以内的流动儿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对儿童家长进行逐户询问与调查,对儿童出生日期、接种记录以及免疫卡证等进行核实。结果调查后现实,我区一共有 1520 名流动人口, 242 名流动儿童, 20 名以下一岁以内的流动儿童, 222 名一岁以上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接种率大约 52% ,有 227 名儿童有免疫接种证,既没有接种也未建证的儿童有 15 名。结论分析与探讨我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建卡管理、完善流动儿童报告、开辟新接种途径、大力宣传免疫知识以及免疫法制管理等。

  • 标签: 免疫规划,流动儿童,调查,管理,现状,对策
  • 简介: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学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及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1-2],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3].但笔者在审稿及文献阅读过程中发现,部分研究者在研究思维上存在一些误区,研究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结果的分析及研究深度.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谈谈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反思,希望能对当前针灸脑功能研究的思维拓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功能 反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 CT 对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结果与介入治疗风险相关性。方法:抽选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肝癌 患者共87 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病例纳入时间设置为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患者介入治疗前均接受功能 CT 肝储备扫查, 依据介入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进展分组,中、重度损伤(2~3 级)38 例,轻度损伤(1 级)49 例。经确认分组 结果后比较两组术前肝储备功能CT 检 查 参 数 及 预 后 差 异 。 结 果 : 经 收 集 两 组 介 入 治 疗 前 功 能 CT 扫 描 成 像 参 数 依 据 后 可 知 , 中 、 重 度 损 伤 组HAP[( 65.58?0.25)ml/min

  • 标签: 功能 CT 肝癌 肝储备功能 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局灶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与胰腺癌的CT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AIP及9例胰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CT特征和临床表现。局灶性AIP选择美国梅奥医学中心AIP诊断标准,均由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均由手术病理证实。对比病灶在部位、形态、强化方式、胰管改变、胰周及胰腺外改变等方面的不同。结果9例局灶性AIP患者中,8例(88.9%)有局灶性胰腺肿大,1例(11.1%)外形正常。9例(100.0%)病灶均在CT平扫中呈相对低密度,8例(88.9%)增强后呈延迟强化,3例(33.3%)出现病灶远端胰管轻度扩张,以上特点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例(22.2%)出现胰周包膜样改变。仅1例(11.1%)具有梗阻性黄疸及AIP合并硬化性胆管炎。3例(33.3%)有胰周淋巴结肿大。以上特征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局灶性AIP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鉴别诊断
  • 简介:目前CT机检查床头托是单功能头托,一端固定,另一端向下旋转最大45℃,所有的CT机检查床头托都不能向足侧旋转至与床平行(如图1).头托只有一面凹面,不是"双面凹"形,即使个别头托能转向足侧与床平行,也不能使用.头托不能多用途,即在行颈、胸部等体部CT检查时,还需要另一辅助设备枕于头下,且检查部位也不可能正好位于床正中线而需要调整(如图2).头托与检查床连接部一般都是金属制造,其尺寸太大,有时影响个别部位的检查.部分CT机在检查头时,轴面扫描改冠状扫描需要更换头托,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还需要购买不同用途的头托.

  • 标签: 多功能头托 CT 临床应用
  • 简介:功能成像在针灸领域的研究是近10余年来的热点之一,重点在针刺穴位脑效应,如穴位特异性、得气等。近年来,针灸优势病种疗效脑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普遍,本文予以简要介绍。1经络脑功能成像研究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 标签: 脑功能成像 针灸 脑效应 综述
  • 简介:摘要:探究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生育功能保留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开腹手术,75例)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75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育功能保留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保留率、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大程度上保留生育功能,提高输卵管通畅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生育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PT骨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X线、CT及超声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MRI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ECT检查。结果:6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00%),全身骨质疏松6例(100%),骨吸收5例(83.3%),纤维性骨炎4例(66.7%),骨骼畸形4例(66.7%),肾、输尿管或胆囊结石3例(50.0%),病理骨折2例(33.3%),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16.7%)。结论:全身弥漫性骨质疏松为PHPT骨病的最常见表现,指骨骨膜下吸收是其特征性改变,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瘤 骨疾病 内分泌性
  • 简介:中风又称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由于各种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中风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栓子检测、血液生化检查等,对中风病组和与中风病非密切相关性疾病组的脑部功能进行评价分析,以反映脑血管功能的退化指标和程度,指导临床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 标签: 卒中 脑部功能 分值
  • 简介: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探究针刺太冲穴治疗眼疾的现代科学机制.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交替针刺视觉相关穴位--太冲穴及假穴,1.5TMRI采集数据,SPM2软件处理后获得2个针刺任务的个体及组激活图;组激活图若见视皮层激活,计算激活点的信号强度,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组激活图针刺太冲穴见视皮层激活,而假穴未见激活;针刺太冲穴双侧视皮层激活点信号强度均较强,且均为针刺侧激活强度强.个体激活图针刺太冲穴9例视皮层激活;假穴6例.结论:BOLD-fMRI研究中发现针刺太冲穴激活双侧枕叶视皮层(BA18),负责较高级视觉过程,且针刺侧视皮层激活强度强,为中医针灸治疗眼疾提供了一种解释.

  • 标签: 针刺 太冲穴 磁共振成像 视皮层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 CKD)近年来发病率、住院率均有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 CKD早期肾功能损伤若未及时发现和有效诊治,病情会持续加重并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超声造影( CEUS)、计算机断层灌注成像( CTP)和磁共振灌注成像( MR-PWI)等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分析肾脏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和肾脏滤过功能,在评估 CKD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的诊断价值日益彰显,已发展成为肾脏功能评估的影像学研究热点。本文就医学影像技术定量评估 CKD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提高其临床应用效益。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超声造影 计算机断层灌注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肾功能
  • 简介:MRI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质子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其信号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为图像.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力,为大脑功能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断 针灸学
  • 简介: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fMRI是目前无创伤性的研究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针刺镇痛引起的相关脑区活动变化。本文简要回顾疼痛及镇痛的解剖生理机制,对针刺镇痛所引起相关脑功能区的整合及调控机制进行总结,并就得气等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针刺镇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随着人们对心功能的深入研究,右心在循环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右心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准确评估成为一大难题.近年对右心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各种超声心动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为右心功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了多种可能.

  • 标签: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min、20min、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 标签: 胆囊炎 收缩功能 针刺穴位 超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