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4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分别进行碳廓清实验; NK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半数溶血值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Jerne改良玻片法);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DTH)(足跖增厚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法)。 将五大组动物每大组再按体重随机分成4小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设0.5、1.0、3.0 g/kg﹒BW 3个剂量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小鼠每天按0.2mL/10g·bw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0.5、1.0、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NK
  • 简介:摘要 越橘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以越橘提取物0.017g/kg·bw/d、0.033g/kg·bw/d、0.1g/kg·bw/d三个剂量经口给予小鼠一个月,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NK细胞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越橘 小鼠  免疫
  • 简介:摘 要:目的:实验研究蚕蛹蛋白粉增强免疫功能。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根据《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 年版)》“一、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检验方法”,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蚕蛹蛋白粉能够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蚕蛹蛋白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 标签: 蚕蛹蛋白粉 免疫力 保健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小儿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例,本研究共选取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检验,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水平,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时,实验组患儿的IgA,IgM,IgG和C3,C4水平均相对较低,实验组儿童在CD3+,CD4+和CD4+/CD8+的水平均对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在对各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时,均表示为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检验工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辐照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有53例食管癌患者,参照组术中输注未经辐照的新鲜成分血,实验组术中输注辐照成分血,观察辐照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水平、T细胞亚群(CD3+、CD4+等)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参照组的各项免疫指标显著受到抑制,直到术后7d,各项免疫指标虽有升高,但是未达到正常水平;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第1d、7d均未见明显变化;同时,实验组在各时间段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辐照血 食管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重度痤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不同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满意度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对比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度痤疮患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重度痤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不同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满意度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对比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度痤疮患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肺癌患者治疗期间将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联合化疗使用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治疗的 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辩证为:肺胃阴虚证。收治时间为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随机数表将其分均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方式为主,观察组以常规化疗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恶心、腹泻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降低至11.11%,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 结论:在对肺癌患者治疗期间,化疗联合加减沙参麦冬汤使用,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化疗 免疫功能 减毒增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方法,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免疫球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下降,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改善其面神经功能,调节免疫指标水平,有利于疾病治疗。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免疫 针灸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方法,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免疫球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下降,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改善其面神经功能,调节免疫指标水平,有利于疾病治疗。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免疫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 在麻疹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 分析。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接受麻疹检测的疑似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60 例患者提供的检测标本采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 进行麻疹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段的标本阳性率以及标本检测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在 60 例疑似麻疹患者中,使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 法进行检测,总共有 14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阳性, 16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阴性,阳性率为 44.67% ;而使用 荧光定量 PCR 法进行检测,总共有 16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阳性, 14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阴性,阳性率为 53.33% 。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 将患者出疹第 1 天设定采集时间设定为 0d ,采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 法检测阳性率为 60.00% ,采用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阳性率为 80.00% 。随着患者采样时间不断改变,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均逐渐降低,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 。结论: 在 2d 之内疑似麻疹患者的诊断中,使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法比较 适用。在 2d 或以上出疹的疑似麻疹患者针对中, 荧光定量 PCR 法比较适用。

  • 标签: 酶免疫吸附试验 荧光定量 PCR 麻疹病毒 检测水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益气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所具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益气补肺汤。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在肺功能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过益气补肺汤治疗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一秒率的指标均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益气补肺汤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比对照组强,同时炎症反应也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病变起到了抑制作用,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改善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且具有安全性。

  • 标签: 益气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肺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狂犬病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是细胞水平的病毒中和试验,该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推荐的进行动物狂犬病中和抗体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目前正应用于疫苗效力监测和出入境动物抗体检疫等相关领域,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也有研究应用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尝试研制新的狂犬病疫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标签: 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 狂犬病 疫苗 免疫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蛋白印迹检测法均已确诊,时间2017年04月-2019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胶体金法检验)(40例)和研究组(行酶联免疫吸附检验)(40例)。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检验时间。结果 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检验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价值更高,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费用低廉等优势,为艾滋病筛查提供有效方式,阳性检出率高,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艾滋病 HIV抗体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50例,其中75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方式作为实验组,另外75例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指标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1天、3天后的IgG、IgM、IgA、C3、C4、CD3、CD4、CD8的指标都有着明显的恢复,且治疗效果上看,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效果更明显(P<0.05),患侧卵泡数量实验组也要比对照组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比开腹手术来说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说损伤较小,更好的保护住了卵巢的功能,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锌制剂辅助治疗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锌硒宝片,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颗粒,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便次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锌硒制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更有助于患儿病程的缩短,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从而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锌制剂 婴幼儿 轮状病毒腹泻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选取时间2020年3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按盲分法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组50例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患儿50例实施常规治疗,对比参照组和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免疫指标与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肺功能指标好于参照组,免疫指标 IgE、CD4 + 及 CD4 + /CD8 + 治疗后参照组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满意度为94%,参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2%,(P<0.05)数据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有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突出,不仅能提升患儿肺部功能,还能调节患儿免疫力,促进患儿康复,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支气管哮喘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针对性肠内营养对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肠道肿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肠内营养,对照组则实施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营养指标均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肠内营养 对胃肠道肿瘤 免疫功能 营养水平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