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行椎管减压术+上关节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威海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椎管狭窄患者,均为单侧、退变性。进行常规的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上关节内缘切除1/3-1/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个月和6个月随访,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40例患者腰骶部疼痛VAS评术前(8.19±0.31),术后1d(2.05±0.17)分,术后3个月(1.41±0.22)分,术后6个月(1.09±0.21)分;患者腿痛VAS评分术前(10.86±0.27),至术后1d(3.47±0.31)分,术后3个月(2.29±0.22)分,术后6个月(1.49±0.31)分,患者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ODI评分术前(78.69±3.27)分,术后1d(18.27±2.46)分,术后3个月(11.69±2.54)分,术后6个月(8.45±1.68)分。患者术前术后改善明显。结论椎间孔镜下行椎管减压术+上关节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影响显著。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上关节突 椎间孔镜 椎管减压术后残余神经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肠前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实施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6例直肠前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STARR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肠切除术,分析两组的Wexner便秘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和Wexner便秘评分均较对照组好,组间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前合并直肠内套叠给予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肛门直肠切除术 Bresler术 直肠前突 直肠内套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我院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间骨折15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9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75~300ml,平均出血量160ml,住院时间9~16d,平均12d。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关节活动无障碍,均可以负重行走。无髋内翻畸形及断钉出现。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37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96.7%。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进行这方面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逐渐将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运用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腹腔镜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病例180例,比较两种手术在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和两者的手术适应证,尤其是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等。结果两组手术在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术后病率、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等方面均相似(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均为创伤小,恢复快的一种微创手术,但阴式子宫切适合于子宫小,无粘连并下垂者,而腹腔镜子宫切扩大了阴式子宫切的适应证,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 标签: 子宫切除 适应证 阴式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与中医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半年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中医护理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Harris评分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股骨粗间骨折实施Gamma钉治疗、股骨近端抗旋转刀片髓内钉(PFNAA)、动力髋螺钉(D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间骨折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实施Gamma钉内固定、PFNA内固定、DHS内固定,对比三组术后疗效。结果Gamma钉组和PFNA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均优于DH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mma钉组、PFNA组、DHS组的术后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0%、93.3%和83.3%;PFNA组与DHS组比较以及Gamma钉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与Gamma钉组分别为10.6%和6.6%;PFNA组与DHS组比较以及PFNA组与Gamma钉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和Gamma钉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创伤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间骨折手术中。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Gamma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聋(suddendeafness,S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114耳)经HBO治疗2个疗程的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频型34例(36耳)、低频型组32例(32耳)、平坦型36例(40耳),全聋型6例(6耳)。应用纯音测听检测方法评估高压氧对听力损失的疗效,应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估高压氧对耳鸣的疗效。将各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听力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高频型),93.75%(低频型),95%(平坦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55.56%(高频型),56.25%(低频型),65%(平坦型)。平坦型患者耳鸣改善程度较高频型和低频型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型和低频型患者治疗后耳鸣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聋型6例患者均不伴有耳鸣,听力恢复程度均为无效。结论HBO辅助治疗SD合并耳鸣的患者效果明确,对于平坦型患者效果更好,应积极开展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平坦型 耳鸣 TH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X线表现及腰椎关节关节含水量的MRI特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月诊断的5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单节段滑脱(L4椎体前移),X线片上无椎体变形、旋转及侧方移位,除外非退变性患者。腰4前移的百分比用侧位X线片上腰4椎体后缘相对于腰5椎体后缘前移的距离与腰5上终板宽度的比值乘以百分之百表示。通过轴位MRIT2像分析腰4-5关节关节的含水量。腰4-5关节关节含水量值通过轴位MRIT2像上双侧关节关节高信号区(即关节面及关节腔内的关节液)宽度的总和与双侧关节宽度总和的比值来表示。结果在53名患者中,43名患者的MRIT2像出现关节关节高信号,而MRIT2像未出现关节关节高信号的10名患者的侧位X线片均出现轻度椎体前移(<Ⅰ度)。MRIT2像出现关节关节高信号的43名患者的关节关节含水量平均值和腰4椎体前移百分比分别为0.14和18.1%。统计学结果为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T2像腰椎关节关节含水量值与X线上的椎体前移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MRIT2像腰椎关节含水量增多应高度怀疑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存在。

  • 标签: 腰椎 退变 关节突含水量 腰椎不稳 MRI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三腰椎横综合征患者1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浮针组(仅使用浮针法)、刃针组(仅使用刃针法)、浮刃组(先使用浮针法,再使用刃针法)、刃浮组(先使用刃针法,再使用浮针法),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分析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刃浮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浮刃组的75.00%(30/40)、浮针组的72.50%(29/40)、刃针组的60.00%(24/40);治疗后30min、30d、90d治疗后四组VAS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刃浮组、浮刃组、浮针组及刃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浮针疗法按照不同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综合征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急性期治疗效果最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浮针疗法 分期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骨茎骨折手术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1月~2018年0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骨折的患者,共32名。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分组A组16例,不处理尺骨茎骨折;B组16例,尺骨茎骨折切开复位1号可吸收线缝合固定。术后2周、3月分别进行以下指标评价①VAS疼痛评分;②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并计算优良率;③影像学评分。结果术后2周,腕关节尺侧疼痛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而其他评价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B两组各项指标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茎骨折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近期腕关节尺侧疼痛,而尺骨茎骨折手术与否对近远期腕关节活动痛及腕关节功能、影像学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腕关节 桡骨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两组,每组均为48例,常规组采取股骨粗间骨折基础护理,循证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间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粗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股骨粗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保证手术效果,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5.23±5.91)min,术中出血量为(61.39±3.14)ml,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48%。结论针对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粗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以促进髋关节恢复,降低术中出血量,术中密切配合为手术配合的重要保证,临床值得椎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住 PFNA内固定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本院治疗的4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性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0.9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相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结节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宫腔镜联合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内型壁间子宫肌瘤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给予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选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手段治疗内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超声 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茎长度和角度测量参照物的选择和正常数值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选定可靠的参照物后进行茎长度和角度的测量。结果:左侧茎长度29.5mm,内倾角72.6°前倾角83.1°;右侧茎长度29.1,内倾角74.3°前倾角85.9°。结论:螺旋CT测量茎长度和角度非常方便,茎前方颞骨下缘位置较为固定,所以前倾角前方用其切线较为固定,测量结果也更为可靠。内倾角用茎轴线与两茎根部连线的夹角测量更为方便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颞骨/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循证护理对股骨粗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26例股骨粗间骨折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为18.9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4.83%,对照组为77.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粗间骨折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DHS(动力髋螺钉)治疗的34例老年患者设为参照组,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间骨折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