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类型的枕寰融合,仅以寰椎左横与特大的乳相融合而左右侧块及前后弓均游离,并伴有'椎动脉管'形成和寰椎畸形等.本例不支持Hollinshed关于寰枕融合'至少包括一侧块'北的观点[1],国内文献中未见相同个例[2,3].现报告讨论如下.

  • 标签: 单横突型 寰枕融合 大乳突旁突 椎动脉管 寰椎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对山东地区50套成人椎骨的第3颈椎到1胸椎进行观察和测量,主要结果为:颈椎横与脊柱水平面间的角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其横下倾角C3为10.82±2.18°,C7为134.12±12.43°。中位椎间孔的垂直轴线与脊柱正中矢状面之间的角度较小,而上下位角度较大,本文结合临床及颈椎X线摄片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颈椎 横突 椎间孔 测量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为肝尾状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肝脏标本,对紧贴尾状叶的肝中、肝左、肝右静脉段进行解剖和形态观测.结果紧贴尾状叶的肝中、肝左、肝右静脉从下至上距尾状叶脏面的距离越来越小,从下至上彼此的间距亦越来越小;肝中、肝左、肝右静脉不在同一平面52例(86.7%).结论在尾状叶切除术中,先找到肝中静脉末端之后,才能更容易寻找肝中、肝左、肝右静脉.

  • 标签: 肝尾状叶切除术 肝静脉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切割闭合器在腹腔镜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24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右侧斜卧位,运用超声刀、生物夹等多种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及脾胃韧带。结果24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5.45±34.21分钟,平均出血量274.83±80.61mL,术中3例输血。术后2-3天进食,7天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24±2.01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胰漏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腹水,经补充人血白蛋白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灵活运用超声刀等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可简化手术操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 切割闭合器
  • 简介:小鼠脾保留、脾切除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作用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候会池,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对脾脏抗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手术方式脾保留后的脾脏功能及结构改变进行了研究。366只昆明株小鼠随机分为6组:脾切除组(n=72),半脾切...

  • 标签: 脾保留 脾切除 抗疟原虫感染 免疫 形态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58,32.27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