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联合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间),其中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其虹膜周边切除的患者作为A组,予以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B组,各30例,将其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并发症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体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8例高度近视患者,均采用晶体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裸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均在患者术之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时再次检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跟术前相比,术后24个月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状态明显较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的各时间段屈光度与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晶体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植入式隐形眼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中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52,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分为为24、2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生有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疾病过程中,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青光患者实施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220例闭角青光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小梁组(n=110,小梁切除术)和联合组(n=110,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与小梁组相比明显较低,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与小梁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闭角青光患者实施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乳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臂X光机下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93例98个椎压缩性骨折均在G臂下实行了经皮椎成形手术,男38例,女55例,平均年龄78.3岁(65岁-93岁)。观察术前术后1天VAS评分、每节椎的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满意度和相邻椎是否存在新发骨折的随访。结果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别是6.8±1.8和1.9±0.6,差异显著性(P<0.05)。93例获得随访,平均18月(2月-38月)。疼痛缓解满意度95%;骨水泥注入量4.5±1.2ml,椎体高度恢复到原高度的80%;5例发生了骨水泥漏,均无灾难性症状。结论G臂下经皮椎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比C臂下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和防止骨水泥的泄露。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G型臂X光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行小梁切除术,病例组23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视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视力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眼压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滤过泡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功能滤过泡18,占90.00%,1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5.00%;1呈泡状滤过泡,占5.00%;病例组功能滤过泡15,占65.21%,8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34.78%。并发症联合手术组角膜水肿1及病例组纤维渗出性虹膜炎3,经药物治疗均恢复;对照组眼底小片状出血3(15.00%);病例组5(21.73%),均未累计黄斑区。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但需提高术者技术及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1例行经皮椎成形术,作为治疗组;51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度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Cobb角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68例进行研究观察,并按单号、双号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皮穿刺椎成形术在椎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治疗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3月23日至2017年3月23日期间收治100例椎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三天、术后一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3.15±0.49)分、(2.13±0.32)分、(1.02±0.08)分;Oswestry评分分别为(29.86±3.46)分、(25.31±2.15)分、(24.19±2.74)分;椎前缘高度分别为(80.13±2.56)%、(83.16±3.15)%、(84.21±3.69)%;伤椎后凸角分别为(15.12±2.67)°、(13.25±2.18)°、(11.02±1.33)°。结论对椎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能够恢复伤椎后凸角、椎前缘高度。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压缩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成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范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入院时间为2016.8-2017.2,对照组30例入院时间为2016.2-2016.7,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成形术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推广采纳。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男性不育与染色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按常规方法制作染色标本的方法对12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异常17例,异常率为13.93%。其中性染色异常12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9.84%,常染色异常5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4.10%。在所有的核型中,Klinefelter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占异常核型的23.53%。结论染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核型分析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男性不育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嵌体修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牙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牙残损,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牙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嵌体 口腔内科 高嵌体 修复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80例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探讨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椎成形术(PVP)后使用碳酸钙D3片治疗,探讨组患者在PVP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前缘、中部椎体高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低分子肝素钙联合PVP的方式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增加患者骨量,避免骨破坏,提高骨强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椎体成形术 骨折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青光眼白内障患者45例,依照手术前视力情况进行分组,给所有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研究各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和构成比,在此基础上定期追踪患者视力和眼压变化。结果视力超过0.2且低于0.4的眼睛术前术后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视力范围的眼睛术后构成比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一定时期追踪后,其视力和眼压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引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硬体植入到老年青光临床治疗中,有利于降低患者眼睛构成比,提高患者视力和眼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老年青光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护理干预模式对2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分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从区级以上级别医院出院,在社区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进行饮食管理,对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入达标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1年,干预组在所有营养元素的摄入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护理干预模式有效改善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进而对病情控制效果明显,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 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及钙蛋白、B钠尿肽以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肌钙蛋白、B钠尿肽、D-二聚水平进行测定,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行相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三项指标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将急性肺栓塞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7例)和高危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急性肺栓塞组患者cTnI、BNP以及D-D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有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高于低危组患者的情况,除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D-D比较外,其余组间、亚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优于BNP,同时优于D-D,其中,灵敏度、准确度的比较上有cTnI、BNP显著优于D-D的情况,而特异性的比较上,则有cTnI显著优于BNP和D-D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结论将肌钙蛋白、B钠尿肽、D-二聚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钙蛋白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急性肺栓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青光患者50例选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均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对比,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植入术在急性闭角青光治疗中所获得的疗效相当,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人工晶状体置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一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一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一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5例(均为单眼)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行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矫正视力0.1~1.0。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原发疾病所致眼底病变。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中虹膜表面、后面出血,术后前房、瞳孔区渗出,角膜水肿,前房、玻璃少量积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经3d~2周治疗均恢复。结论充分利用黏弹剂轻柔、细致地处理虹膜前后粘连,准确植入高质量的人工晶体,熟练的显微操作及人工晶体缝合技术,使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虹膜粘连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78例(78只)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B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并且控制好眼压,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