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也在迅速的提高,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福音,但是也给医院带来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也为医患矛盾埋下了伏笔。供应室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回收与发放,其重要性无可置疑,它不仅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其运营的稳定性也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所以只有供应中心运转正常,医院的秩序才能顺利进行。本文从人员、管理以及工作流程三方面对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为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问题、创造安全、便捷、和谐的医疗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风险管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急诊护理管理措施。随着人们对急诊护理在急诊抢救中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入,急诊护理管理备受关注。本研究从急诊护理人员管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急诊业务管理、抢救室及诊察室管理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腹部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5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4%(47/5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妇科腹部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或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妇科 腹部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采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例门诊需静脉采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静脉采血后,观察组患者中淤青1例,静脉炎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中皮下渗血4例,静脉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并且在采血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预防交叉感染,可以防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伤害,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值得展开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护理措施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妇科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肺结核的深入认识,只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肺结核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不可攻克的疾病。本文特针对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 标签: 肺结核 防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产妇因素、助产人员的配置、技术水平、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责任心、服务态度几个方面对于产房的管理进行综述,指出了产房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为产房管理人员针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预防并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相关问题,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因素,提高产房的整体质量。

  • 标签: 产房 管理
  • 简介: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 标签: 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简介:美容外科是整形外科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美容科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及修复畸形与缺损,改善功能和容貌为主要目的的美容外科手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如除皱术、皮肤磨削术、鼻整手术、乳房再造术等,因此,掌握美容外科常见手术的护理,对于一位临床护士非常必要的,因整形美容外科患者存在与常人不同的精神心理状态。

  • 标签: 整容术 手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医患纠纷调解的现状,明确医患纠纷调解的内涵,探索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措施积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改善医院管理水平,严厉打击职业医闹、医托;以诉讼为后盾调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优势作用;主动宣教知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医患矛盾 医患纠纷 调解机制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对于住院的骨科患者,一般多数是需要做手术的或者是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发生了感染,多数的病情就会恶化,或者感染不容易被控制,有的甚至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骨科医院要对患者病房的空气、对患者的护理用品以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要进行加强消毒的管理,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的感染,并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病房 控制 医院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我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现况,针对现阶段面临的“血吸虫病疫情制约全域旅游城市的创建;防治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传染源控制工作;部门综合治理项目血防效益不十分明显;机构能力建设很难适应新时期血防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剖析。提出了积极推动家畜传染源控制、人传染源控制、钉螺控制、提升血防机构服务能力四大工程建设的设想。

  • 标签: 血吸虫病 综合治理 四大工程
  • 简介:摘要在时代进步的不断推动下,医学模式也不停的发生着转变,护理服务的内容及方向不断拓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护理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及抢救知识,还要掌握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系统知识,从而更好的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医院医疗护理管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围绕护理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护理管理 现状 改善对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电抽搐治疗是采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皮质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电抽搐治疗主要用于重性抑郁,其效果和显效迅速,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对严重拒食和强烈的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者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对严重兴奋躁动或木僵等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的精神分裂症者、分裂情感性疾病患者和躁狂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电抽搐治疗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电抽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于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出生的50例新生儿资料,实施皮肤护理,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50例新生儿经皮肤护理干预后,均保持皮肤清洁,无损伤,新生儿表情、吸吮情况、体温及新陈代谢均正常,睡眠状况良好。结论有效的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能够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损伤,促进新陈代谢及睡眠,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活动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入的30名老年疗养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适当、合理的活动,加强护理干预,30名老年疗养员身体状况改善,体力增强,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结论合理的运动、有效的疗养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疗养员的身体及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活动 疗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休克急救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急救处理结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均抢救成功,及时补充了丢失的体液,使患者呼吸平稳,皮肤均无受损情况出现;护理满意度达95.2%(40/42)。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休克抢救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的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6例肺癌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6例肺癌患者经治疗,配以护理干预后,14例获得满意疗效,其中2例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治疗总有效率达87.5%;13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81.3%。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亦能及时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分别采用常规心衰抢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急诊抢救计划实施的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急诊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将所选病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病人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病人行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3.64%,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两项心理状况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病人而言,有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病人不良情绪,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护理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