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抢救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和风险的应对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诊抢救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老年危重患者62例,整理患者的相关资料,研究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原因。结果本次研究中,1级医疗事故出现4例(发生率为6.52%)、2级医疗事故出现6例(发生率为9.68%)、3级医疗事故出现22例(发生率为35.48%)、4级医疗事故出现28例(发生率为45.16%)。其中,出现11例医疗纠纷。护理因素57例(发生率为91.94%),患者因素5例(发生率为8.06%)。结论加强急诊抢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可以降低急诊抢救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几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急诊抢救室 老年危重患者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也有了较大改变,医疗体制也在此背景下实施改革。其中安全质量管理更是医院服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急诊科作为医院护理纠纷频繁的科室,常常面临生命垂危和病情复杂患者,因而该科室护理安全成为临床医疗管理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本文则从急诊室抢救护理安全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完善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分析提高急诊室抢救护理安全措施,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 抢救室 护理安全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注射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方法将收治的150例急诊注射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急诊注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88%(P<0.05)。观察组出现存不良事件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4.67%(P<0.05)。结论针对急诊注射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好感度。

  • 标签: 护理安全问题 急诊注射室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急诊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只进行常规急诊重症监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护理标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技术、服务态度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患者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急诊重症监护护理而言,在融入常规急诊重症监护护理路径上融入护理标识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在重症监护加强治疗中的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以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主,每组各36例;两组数据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严重腹部创伤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症监护加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72.22%;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急诊重症监护加强治疗不仅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还能有效的提升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推广价值及其明显。

  • 标签: 严重腹部创伤 急诊 重症监护室 加强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于医院来说,急诊手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患者常常在短期内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很多病情来势汹汹,根本不给患者留下缓冲的时间。对于患者来说,突然患上重大疾病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精神崩溃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就需要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免由于患者情绪不稳定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探讨研究的就是手术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手术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使用。方法以护理安全管理组(n=100例)和常规管理组(n=100例)的形式将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危重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安全管理组经过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经过管理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其中。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沟通护士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护理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门急诊收治的输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沟通护士的方式完成护理工作。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沟通护士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沟通护士 门诊输液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给予手术路径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行急诊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11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手术路径护理的观察组各6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49.2%),抢救及时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运用于急诊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手术室路径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可发现,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60.00%,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可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急诊科 常规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2月~2018年0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抢救中采取的护理流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组(观察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缩短急诊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患者抢救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应用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便方法的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B组患者自行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便。结果两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便或肛拭取的方式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两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88例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计量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时间、抢救时间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为81.8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患者中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抢救 胸痛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急诊护理管理措施。随着人们对急诊护理在急诊抢救中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入,急诊护理管理备受关注。本研究从急诊护理人员管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急诊业务管理、抢救及诊察管理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急诊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流程优化护理,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效率和对照组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流程优化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接诊时间、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缩短接诊及救治时间,减少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对照组(n=35)和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验组(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和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胸痛 抢救
  • 简介:摘要在我国频发的各种灾害中,都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参加,护理人员是灾害援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援救人员必须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急救护理全科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灾害救援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达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但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现急救专科护士。急诊护士因在工作中具有头脑清楚,临危不乱、丰富的分诊经验、过硬的专业急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迅速,相对于其他普通科室护士更能胜任灾害援救工作。

  • 标签: 灾害援救 急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并对两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烧伤整形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析急诊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98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198例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后治愈106例,病情好转65例,有效率达到86.4%,无效例数为27例,无效率为13.6%。结论急诊眩晕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后,治疗有效率可得到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值得在急诊眩晕症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眩晕症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