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type1,Sirt1)基因与骨关节炎有密切联系,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Sirt1基因对软骨细胞胞外基质的影响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的膝关节软骨细胞,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软骨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加入不同的作用物质而将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EX-527组(Sirt1基因的抑制剂,终浓度为1mmol/L)和白藜芦醇组(Sirt1基因的激动剂,终浓度为100μmol/L)。RT-PCR检测Sirt1基因,软骨细胞外基质特异性合成基因Sox9、II型胶原蛋白和聚蛋白多糖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特异性降解基因MMP-3、MMP-13和ADAMTS-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细胞数占90%以上,表明培养细胞为软骨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中Sirt1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调,Sox9、聚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MMP-3、MMP-13和ADAMTS-5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EX-527组中Sirt1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降,Sox9、聚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MMP-3、MMP-13和ADAMTS-5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Sirt1基因能够对软骨细胞胞外基质产生影响,且Sirt1的表达可以促进软骨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并且减缓软骨细胞胞外基质的降解。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 目的:检测 CD55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CD55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 109对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CD55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 CD5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 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CD5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35.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98.17%( P<0.05);统计分析结果提示 CD5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的分化程度和 TNM分期均无显著相关( P值均 >0.05)。结论: CD55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胃癌组织,且表达水平与病人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 标签: 膜补体调节蛋白( mCRPs) 胃癌 CD55
  • 简介:我们由人白血病细胞系J6-1发现了对自身有增殖刺激作用的膜相关生长调节因子(MAF-J6-1)。经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及连续两次快速蛋白液相层析(FPLC,MonoQ)将其分离。理化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对酸、碱和热相对稳定的蛋白,分子量约50kD。抗M-CSF单抗与MAF-J6-1的中和试验结果表明,MAF-J6-1属M-CSF类。

  • 标签: 膜相关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接触性调节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去泛素化酶5(OTUD5)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选取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技术检测TRAF6和OTUD5阳性表达率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RAF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OTUD5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TRAF6阴性组中远处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TRAF6阳性组,OTUD5阴性组TNM分期在III期及IV的比例明显高于OTUD5阳性组。结论:TRAF6和OTUD5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结直肠癌 TRAF6 OTUD5
  • 简介:背景:国内外学者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期发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其研究尚少,用于该基因研究的骨关节炎模型也鲜有报道。目的:建立特异性的高龄SIRT1基因敲除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以期为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即SIRT1^+/+小鼠假手术组(A组)、SIRT1^+/+小鼠骨关节炎模型组(B组)、SIRT1^-/-小鼠假手术组(C组)及SIRT1^-/-小鼠骨关节炎模型组(D组),每组6只。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建立骨关节炎模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IRT1基因敲除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双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形态结构改变,Mankin评分评价膝骨关节炎程度。结果与结论:SIRT1^-/-小鼠SIRT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SIRT1^+/+小鼠(P〈0.01),说明SIRT1基因敲除成功。染色结果显示,B、D两组膝关节软骨破坏明显,Mankin评分明显高于A、C两组(P〈0.01),并且SIRT1基因敲除后Mankin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提示软骨组织特异性SIRT1基因敲除膝骨关节炎小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

  • 标签: 模型 动物 骨关节炎 小鼠 基因敲除 前交叉韧带 组织工程 实验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它对于进行移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和术后生存率。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是一种可以调控转录的细胞因子,与免疫防御、细胞周期和凋亡、癌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关。有研究结果发现 IRF-1 通过调节多种炎症介质的表达加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探究 IRF-1调节作用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变化,旨在寻求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IRF-1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 简介: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属于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碱性多肽。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解物质代谢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IGF-1与肿瘤、代谢综合征和针灸调节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癌中miR-495-3p靶向调节BU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数据下载于TCGA数据库,应用R筛选差异基因,String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Cytoscape确定Hub基因,GEPIA数据库分析Hub基因表达情况;TCGA-portal数据库分析Hub基因与分期及预后相关性。应用ENCORI数据库预测Hub基因上游miRNA;ENCORI数据库分析miRNA表达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UB1表达异常升高,BUB1表达水平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且高表达BUB1子宫内膜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通过ENCORI数据库预测BUB1的上游microRNA,发现miR-495-3p评分最高。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495-3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miR-495-3p子宫内膜癌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相关性分析BUB1与miR-495-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BU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iR-495-3p高表达患者预后更佳,生信分析表明子宫内膜癌中miR-495-3p靶向调节BUB1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进展,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研究基础,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 标签: miR-495-3p BUB1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h1/Th2和Tc1/Tc2细胞的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PGE2与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共同培养120小时,测定细胞增殖程度。ELISA方法测定24、48、72和120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4+IL-4+T细胞和CD4+IFN-γ+T细胞以及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比值。各实验均以不加PGE2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随PGE2的浓度增加,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01);T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GE2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9,p=0.000)。②实验组培养120小时的IFN-γ浓度与第72小时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917),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随时间持续增高(p=0.046);实验组不同时间的IFN-γ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产生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400);对照组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高于48、72和120小时(p值分别为0.007、0.003和0.002);实验组细胞培养24小时时IL-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细胞培养48、72和120小时与对照组IL-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CD4+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767);实验组CD4+IL-4+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CD8+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441);实验组CD8+IL-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PGE2体外抑制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GE2作用24小时即可抑制IFN-γ和IL-4的产生,并且明显影响T细胞IFN-γ的高峰出现,对IFN-γ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对IL-4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明显;PGE2使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和CD8+IL-4+T细胞与

  • 标签: 前列腺素E2 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 Tc1/Tc2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IgA肾病大鼠白介素-4的调节作用.方法52只Wister大鼠剔除死亡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未干预组)、C组(强的松组)、D组(1,25(OH)-2D3组)、E组(强的松+1,25(OH)-2D3组).检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脾脏及淋巴结IL-4含量.结果①尿蛋白定量:A组(正常对照组)为7.03±0.99mg/24h;B组(未干预组)为51.49±3.04mg/24h;C组(强的松组)为12.15±0.75mg/24h;D组(1,25(OH)2D3治疗组)为23.0±2.27mg/24h;E组(强的松+1,25(OH)2D3治疗组)为9.99±0.79mg/24h;经治疗后C、D、E组24h尿蛋白较B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E组下降最显著(P<0.05);②脾脏IL-4含量:A组(正常对照组)1.428±0.60%;B组(未干预组)5.10±0.08%;C组(强的松组)2.93±0.13%;D组(1,25(OH)2D3治疗组)4.56±0.19%;E组(强的松+1,25(OH)2D3治疗组)1.44±0.56%;③淋巴结IL-4含量:A组(正常对照组)1.50±0.13%;B组(模型组)15.4±3.11%;C组(强的松组)2.74±0.29%;D组(1,25(OH)2D3治疗组)6.55±0.66%;E组(强的松+1,25(OH)2D3治疗组)2.32±0.34%.C、D、E组脾脏及淋巴结IL-4含量较B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E组下降最显著(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下调IgA肾病大鼠IL-4的表达,影响Th2细胞的调节.

  • 标签: 1 25-二羟维生素D3 IGA肾病 白介素-4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作用时间的IL-1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成骨潜能的影响以及NF-κB等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正常人BMMSC在体外给予IL-1β处理1或7d,再予成骨诱导分化后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ARS)方法检测BMMSC成骨分化;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BMMSC中IGF-1、EphB4和OPG基因mRNA表达水平;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MSC的BMP-2和p-Smad1/5/8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BMMSC中iκBα和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IL-1β处理组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IL-1β处理组BMMSC的成骨分化潜能明显增强,但这一差异可被NF-κB抑制剂减弱;另外,处理组的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P〈0.05),p-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增高(P〈0.05);与此同时,处理组BMMSC的BMP-2表达水平增高,但p-Smad1/5/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IL-1β处理组BMMSC的IGF-1、EphB4、OPG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成骨结果比较显示,IL-1β处理1d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如IL-1β处理7d组明显。结论:骨髓微环境中高水平IL-1β长期作用于BMMSC,可以通过NF-κB通路而不是BMP-2/Smad通路对其成骨分化产生影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NF-ΚB通路 BMP-2/Smad通路 IL-1Β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脾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及其介导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烫组32只、烫伤组32只、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32只.后2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伤后6h腹腔注射林格液或EP液延迟抗休克,伤后12h起每隔12h给予4mL林格液或EP液至伤后48h;假烫组除于37℃模拟烫伤外其余处理同烫伤组.于伤后1、3、5、7d处死各致伤组大鼠,另处死正常对照组大鼠,免疫磁珠法分离大鼠脾脏CD4~+CD25~+Treg,ELISA法检测脾脏HMGBI含量及T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表面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数据以吸光度值表示).对数据进行多组间方差分析和2组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结果(1)烫伤组大鼠脾脏HMGBI含量伤后1~7d显著高于假烫组,其中第1天达峰值[(46.7±8.3)ng/mg蛋白];EP治疗组大鼠脾脏HMGBI含量伤后1~7d明显低于烫伤组.(2)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大鼠伤后1~5dCTLA-4表达明显增强(t值分别为10.459、12.051、4.029,P〈0.05或P〈0.01);EP治疗组伤后1~7dCTLA-4表达较烫伤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796、9.913、9.581、10.022,P〈0.05或P〈0.01).(3)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大鼠伤后1~7d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其中伤后1d达低谷(0.167±0.059);IL-2水平伤后1~7d显著下降,其中伤后5d达低谷(44±24)pg/mL.与烫伤组比较,EP治疗组伤后各时相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受抑状态明显缓解,且IL-2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严重烫伤后HMGB1产生可诱导Treg向成熟发展,从而介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免疫功能抑制.EP通过抑制HMGB1的合成与释放,改善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烧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白细胞介素2 免疫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时常可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家属有直接地感染作用[1].其情绪变化不是个人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心境不佳时要随时加以调节,以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面对医疗护理工作.作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工作中如何改善不佳心境的应对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标签: 情绪 调节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相关情绪心理学的理论,对乳腺癌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进行调查研究。方法102名乳腺癌患者完成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量表)的研究,内容包含九种认知应对策略;结果CERQ全量表的α系数为0.900,9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54~0.965之间;全量表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193,9个分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在0.435~0.873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00,9个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22~0.96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df为3.731,NFI为0.901,IFI为0.925,TLI为0.916,CFI为0.925,RMR为0.048,RMSEA为0.071。结论CERQ-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查乳腺癌患者心理认知调节方式的研究。

  • 标签: 乳腺癌 认知情绪调节 信度 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钙离子及其转运是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中药在调节钙离子稳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中药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不同层次分析总结中药调控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特点及机制,为中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药 钙转运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