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常常伴随其它系统受累的表现[1]。MP肺炎有时呈小流行,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趋幼龄化[2]。本次研究将合并有肺外表现MP肺炎病例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外表现 儿童 PNEUMONIA MP肺炎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检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方法选取健康对照(NGT)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组、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且糖耐量减低(IFG/IGT)组,每组各检测100例。测定各受试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尿微量清蛋白(mALB)浓度、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并镜检尿红细胞数量。结果高血压合并IGT组、高血压合并IFG/IGT组的尿NAG、GAL活性、尿β2-MG浓度、尿CystatinC浓度均高于NGT组(P值均小于0.05)。并比较IGT组、IFG/IGT组的阳性(异常例数)检出率,发现尿NAG、GAL、β2-MG、尿CystatinC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大于尿微量清蛋白、尿红细胞、血清尿素氮、肌酐的阳性检出率(P值均小于0.05)。结论联合检测尿NAG、GAL、β2-MG、CystatinC是发现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

  • 标签: 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敏感检测指标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伴骨关节疼痛3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肾衰竭'病因不详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同时给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治疗。3月前患者出现双膝关节酸痛、伴双下肢骨痛、全身皮肤瘙痒,疼痛进行性加重,以至于不能上台阶。1月前查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436pg/ml,经口服骨化三醇0.25~1μg/d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复查iPTH2400pg/ml,血红蛋白84g/L,血钙2.59mmol/L,血磷3.53mmol/L。为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就诊于我院,甲状旁腺B超检查示:右下甲状旁腺1.

  • 标签: 规律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双膝关节 贫血治疗 骨化三醇
  • 简介: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占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被卫生部列为小儿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变化快,易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本组45例经及时、合理高效的治疗护理,4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重症肺炎 小儿 护理
  • 简介:营养支持是烧伤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烧伤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2011年4月本院同时抢救大火烧伤患者25例,人院时他们除烧伤外,均伴有不同程度吸人性呼吸道损伤,对患者采用了简单、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准确判断营养状况,再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救治,25例均获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 标签: 营养支持效果 营养风险筛查 成批烧伤 烧伤患者 吸入性 烧伤救治
  • 简介: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患者11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患者均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或术后复发;术后30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患者有3例死亡,均与手术治疗无明显相关。结论在局麻下对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实施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肝硬化 腹水
  • 简介:目的:进一步提高复合伤合并肠破裂术后的护理水平。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腹部闭合伤合并肠破裂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8例,死亡1例,其中并发切口感染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结论:早期诊断,严密观察,及时手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彻底冲洗腹腔,放置有效的引流,强有力的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复合伤 肠破裂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例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以多发性骨折及颈前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各2例,人院时3例被误诊,3例并存泌尿系结石及甲状腺疾病;受检者全部存在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术前B超、CT检查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及100%;术中见2例位于甲状腺有叶下极后下方,1例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后下方,另1例位于左叶甲状腺腺体内;3例良性者(甲状旁腺腺瘤)行局部切除,1例恶性者(甲状旁腺癌)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均出现一过性低钙低钾低镁血症,2周内电解质、尿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此病极易误诊,术前必须注重定性及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Addison’s病,全称为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是由Addison最先描述并予以报道。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肾上腺结核和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其他病因有肾上腺皮质受损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结核是引起Addison’s病的最常见原因,占70%~80%。随着结核发病率的下降和诊治水平的提高,据文献报道,目前在欧美国家,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已成为Addison’s病的首要病因,约占75%~80%,而结核引起者则已降至20%。而目前在我国,结核仍是引起Addison’s病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当有Addison’s病的临床表现时,我们首先应想到肾上腺结核存在的可能。

  • 标签: 肾上腺结核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 治疗 诊断 欧美国家
  • 简介:支原体肺炎主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的肺炎,约占肺炎的10%左右,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严重者也可导致患儿死亡,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疾病。本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支原体肺炎患者67例,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治疗方法 临床价值 儿童健康 肺炎支原体
  • 简介: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的发展方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患者易接受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腹腔镜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多种微创方法可以选择。根据不同情况下的胆总管结石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胆道探查术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 简介:随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MP)的变迁,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并且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2].MP感染可导致肺外并发症,引起一个或多个器官损伤,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1~3].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症状不典型,并且非特异性,必须通过病原学检查,否则很难将其与一般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相区别.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双份血清抗体 联合检测 PNEUMONIA 应用 肺外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的患者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处取中厚皮瓣移植于溃疡面。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拆除缝线后曲张静脉均消失。3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8例植皮皮瓣I期愈合,4例植皮皮瓣Ⅱ期愈合。28例获得3个月~1年随访,下肢静脉曲张和溃疡未再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取中厚皮片移植于溃疡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手术方法简单、有效。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溃疡 皮肤移植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因"右腰痛半年,健康查体发现右肾肿瘤3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区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间歇性出现,与体力劳动及活动无明显相关。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一直未予重视。患者3天前于健康查体时行双肾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瘤。遂来本院就诊,门诊予行双肾增强CT检查示"右肾肿瘤、双肾多发囊肿"(图1、2),门诊以"右肾肿瘤,右肾癌?"收住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重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

  • 标签: 囊性肾癌 肾肿瘤 腹腔镜 健康查体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囊肿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罹患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现状,探讨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收集本院血液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4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41例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63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2.34%),其次为肠道(19.48%);致病菌株以白色念珠菌(66.67%)、光滑念珠菌(12.82%)为主。结论:本院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原发病、化疗、糖皮质激素、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老龄化等。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度分级来指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恶性血液病 白色念珠菌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为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80min;19例经胆囊管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84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术后住院3-8d,4例发生胆漏。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个性化治疗
  • 简介:<正>本中心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使用Hem-O-lock阻断肾蒂,治疗2例左肾癌合并肾静脉癌栓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60岁,因"发现左肾占位6年,血尿半年"入院。B超及CT检查示:左肾下极9cm×7.3cm×6.5cm占位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左肾静脉癌栓形成,栓子末端平腹主动脉(图1)。2012年7月12日在全麻下行手助腹腔镜左

  • 标签: 肾静脉癌栓 腹腔镜技术 手助腹腔镜 肾癌 腹主动脉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对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内皮祖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烧伤组,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单纯注射地塞米松组,烧伤+地塞米松组和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地塞米松组。在模型制备后的30分钟、2小时、6小时和24小时,使用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大鼠的血中的内皮祖细胞(EPC)数目。结果烧伤和海水浸泡均可显著降低血中EPC的数目。地塞米松可以部分逆转烧伤和海水浸泡对EPC数目减少的作用。结论在烧伤和海水浸泡情况下,地塞米松的使用有助于增加血EPC数目,并可能增强创面的修复能力。

  • 标签: 烧伤 海水浸泡 地塞米松 内皮祖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膨宫机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我科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合并息肉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中下段结石34例,25例采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膨宫机辅助组),27例采用挂高水袋配合人工注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传统碎石组);两组术中均常规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全部成功碎石,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组均无输尿管断裂、撕脱并发症发生,传统碎石组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膨宫机辅助组与传统碎石组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1VS37.0±6.2min(t=-3.68,P=0.0006〈0.05),碎石时间分别为6.5±1.4VS9.4±1.5min(t=-7.19,P=-0.0000〈0.05);传统碎石组有1例上段结石术中上移至肾盂,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清除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3个月-1年随访,超声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及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输尿管结合一定的弹道碎石技巧能使术野保持清晰,可明显减少总手术时间、碎石及清石时间,疗效确切,在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弹道碎石 膨宫机 输尿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