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伴随颅骨缺损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颅骨修补进行分组,行晚期颅骨修补的1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早期颅骨修补的13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统计预后效果,比较预后优良率。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达到(82.17±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5±5.31)分,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优良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58.33%。结论给予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能够提升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术 晚期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术 颅骨缺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骨缺损修补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231例,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29例和合无并发症组20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1例颅骨修补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发生率为12.6%。两组在年龄、颅骨缺损面积及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时间间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大面积颅骨缺损、较长的去骨瓣减压至颅骨修补手术时间间隔是颅骨缺损修补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8例,随机分为选择腹腔镜疝修补为A组(16例),无张力疝修补为B组(16例),传统疝修补患者为C组(16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在手术指标上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得到,选择腹腔镜疝修补的A组效果最佳,选择传统疝修补的C组最差(P<0.05)。且A组患者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的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式均可完成对腹股沟疝修补,且主要以腹腔镜疝修补的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联系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指导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1日—2018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骨修补的38例患者(分期组)与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的62例患者(同期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比两者的差异性。结果分开实行手术组与同期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术后硬膜下积液和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分期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颅骨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的效果明显,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缺损 脑积水 颅骨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斜疝患者接受无张力修补和传统修补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依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修补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比2组腹股沟斜疝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修补相比,腹股沟斜疝患者接受无张力修补治疗,能够取得更高的价值。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传统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张力疝气修补与传统疝气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7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疝气修补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抗生素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纳无张力疝气修补治疗,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重大,手术耗时短、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疝修复修补,n=30)、无张力组(无张力疝修补,n=30)。结果腹腔镜组并发症少于无张力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张力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无张力疝修补性价比最高。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气修补与传统疝气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疝气修补,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疝气修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秀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可行无张力疝气修补,相较于传统的疝气修补,该手术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 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股沟疝治疗的40例患者,按照使用的不同法为患者分组选择传统疝修补的2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选择无张力疝修补的2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疗效、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1例行无张力疝修补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同期收治的31例行传统疝修补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传统疝修补,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其具有恢复快、患者预后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术式修补与传统开腹修补治疗胃穿孔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胃穿孔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分组,编号奇数的35例为试验组,编号偶数的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术式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就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就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提示P<0.05,差异明显。结论微创术式修补治疗胃穿孔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术式修补术 传统开腹修补术 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传统疝修补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疝修补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两种式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于2014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腹沟股疝患者,分为甲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组)30例与乙组(腹腔镜疝修补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手术时间长于甲组、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但住院费用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沟股疝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前者会使患者承受较高的就医成本,故此患者在选择手术方案时应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开放无张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实施早期脑室-腹腔(V-P)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5例与44例。A组给予早期V-P分流+同期颅骨修补治疗,B组给予早期V-P分流+后期颅骨修补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预后良好率为60.00%,B组为38.6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行早期V-P分流+同期颅骨修补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治疗预后性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 脑积水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原因。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收治的5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不同疝修补式分组,Ⅰ组(n=25)接受传统疝修补治疗,Ⅱ组(n=27)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半年的慢性疼痛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相比,Ⅱ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7%,相比Ⅰ组的慢性疼痛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原因与所选式有关,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较传统手术更利于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与Lichtenstein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接受开放式腹膜间隙修补治疗,B组患者接受Lichtenstein修补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方法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中出血量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B组的37.14%(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治疗腹股沟疝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Lichtenstein修补,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 Lichtenstein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经腹腹膜前疝修补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两种式的手术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病例数共计为34例,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分成腹腔镜组10例,传统组24例。腹腔镜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9*13)补片行腹腹膜前疝修补,传统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10补片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中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与传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术后的血肿、复发以及慢性疼痛情况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疝手术中运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或者经腹腹膜前疝修补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效果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优选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共计74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对照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之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8.1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9.73%,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老年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中出血量。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6年2月1日—2017年9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传统疝修补)、观察组50例(无张力疝修补)。对比两组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43.26±5.2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26±2.10小时)、住院天数(6.29±1.14天)都比对照组短,切口长度(3.51±0.26cm)更小,失血量(22.26±3.15ml)更少,术后疼痛分数(3.18±0.64分)更低,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和传统疝修补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更高,能够减少出血量。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