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骨修补患者围期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收的42例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后,伤口都慢慢恢复,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一段时间后都痊愈并办理出院。结论对颅骨修补患者的围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颅骨缺损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手术)和对照组(后期手术),观察组于开颅术后2个月内平均(51.42±4.78)天实施颅骨修补,而对照组颅骨修补时间为开颅术后半年到一年内平均(187.82±14.48)天,并对患者颅骨修复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日常活动能力(ADL)及Fugl—Meyery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颅骨修补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O.05),并且ADL评分及Fugl—Meyery评分比较,均显著提高(P<O.05)。结论早期进行颅骨修补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还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适应证、时机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96例接受颅骨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外观满意。4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后治愈。1例术后继发硬膜外血肿,需再次手术清除血肿。1例出院后头皮感染钛板外露,手术取出钛板并切除感染头皮后愈合良好。经随访,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颅骨修补能有效改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症状。只要患者临床病情允许,应尽早完成颅骨修补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VPS)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8年4月我院脑外科80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择期手术组及同期手术组,每组患者40例。择期手术组给予患者脑室-腹腔分流(VPS)治疗,术后3~6个月再给予颅骨修补;同期手术组同期进行VPS+颅骨修补。观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统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VPS+颅骨修补同期治疗后,同期手术组患者的GCS、GOS评分均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进行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效果显著,同期VPS联合颅骨修补治疗比实施VPS术后3~6个月择期实施颅骨修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预后较好,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VPS)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8年4月我院脑外科80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择期手术组及同期手术组,每组患者40例。择期手术组给予患者脑室-腹腔分流(VPS)治疗,术后3~6个月再给予颅骨修补;同期手术组同期进行VPS+颅骨修补。观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统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VPS+颅骨修补同期治疗后,同期手术组患者的GCS、GOS评分均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同期手术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进行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效果显著,同期VPS联合颅骨修补治疗比实施VPS术后3~6个月择期实施颅骨修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预后较好,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腹腔镜组)30例,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无张力组)31例,传统疝修补(对照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腹腔镜组与无张力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疝修补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式,尤其是腹腔镜疝修补具有更低的医源性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但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与无张力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传统修补组(n=40)与无张力修补组(n=42),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小于传统修补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相对腹股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张力疝气修补与传统疝气修补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疝气需要手术的患者7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疝气修补,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使用无张力修补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修补组(P<0.05);1年复发率研究组为2.9%,对照组为14.3%。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种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气修补术 住院天数 并发症 术后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疝修补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组(对照组),无张力疝修补组(比较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比较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颅骨CT三维成像技术,将所得数据通过网络发给钛网生产公司,制作出与颅骨缺损部位相吻合的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结果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采用数字化颅骨塑形技术的二维钛网颅骨修补中钛钉使用数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期、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颅骨修补。结论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的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医生工作强度和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费用降低、患者容貌恢复满意、医疗风险降低,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CT三维成像 颅骨缺损 二维钛网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颅骨修补中电脑三位塑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经电脑三位塑形后行颅骨修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经电脑三维塑形材料进行颅骨修补,全部患者恢复效果良好,且在整个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出现卡压、头皮刺痛、浮动、感染和积液的情况发生;头面部正面左右对称效果良好,弧形正常,治疗效果超过预期,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在颅骨修补中运用电脑三维塑形,可以有效的避免中塑形,进而大大的缩短了麻醉和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塑形满意度。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电脑三维塑形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比较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式对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疝气患者,将患者平均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实施无张力疝修补,对照组36例实施传统手术的方式。分别从手术的方式、术后的疼痛感以及恢复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较及分析,治疗组手术后病例均无复发,而对照组术后的复发率为13.52%。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比传统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传统术式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疝修补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患者,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组使用无张力疝修补,传统组使用传统疝修补,观察三组患者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在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上与其余两组进行相比,治疗效果较好,腹腔镜组在术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其余两组进行对比明显较少。结论腹腔镜疝修补对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优于无张力疝修补和传统疝修补,且患者在术后情况较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与传统修补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分别采用传统疝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为90.9%;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治疗组复发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相比,无张力疝修补与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更为符合,可达到满意的疗效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3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分期组(n=27)和同期组(n=26),分别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分期联合颅骨修补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治疗。结果同期组患者ADL、Fugl-Meyer、GCS、GOS评分分别为(75.84±16.70)分、(76.35±15.77)分、(14.12±2.90)分、(5.05±0.82)分,均高于分期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采取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伴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病人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手术简单,术后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与传统修补在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临床87例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随机手术分组,分别采用无张力修补(观察组)以及传统修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炎症介质指标和一般住院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炎症介质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另外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张力修补在治疗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的临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至2010年间80例疝修补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传统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者21例,需止痛治疗l5例。复发2例,阴囊血肿4例,鞘膜积液l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者l0例,需止痛者3例,异物感l2例,复发0例。术后住院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武,准确掌握无张力疝修补的适合人群,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疝 手术方式 手术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传统修补,观察组应用无张力修补,对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6%,对照组则为6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在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上,无张力修补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传统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