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在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效果。结果(1)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例数呈上升趋势;(2)产科、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的不良事件报告例数明显比其他的科室高,其中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报告相对较高。结论医院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医院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发布预警信息,从根源上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制度坚持了非处罚性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主动发现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质量管理。

  • 标签: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专门针对优质护理所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情况方法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护理人员人数的情况下,按质按量完成护理完成优质护理工作,我院于2016年3月开始在7个科室进行实施,分为常量指标占30%以及变量指标占70%结果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劳动纪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这五项评分中,所有指标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不论是医师满意度还是患者满意度,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科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增加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绩效考核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访谈日制度的做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素质。方法对全院高年资护士长定期培训,业务讲座考核,列为护士长访谈日制度人选。结果解决了临床一线疑难问题312例,提高了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结论实施护士长访谈日制度后,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挖掘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潜力,调动低年资护士学习的劲头,强化和利用中年资骨干力量的作用。

  • 标签: 护士长访谈日 护理质量 护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形势下专科医师制度的四个统筹展开论述。方法通过专科医师制度的影响因素中四个统筹的展开背景和必要性的分析,论证四个统筹中的专科医师制度实施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结果设立专科医师意识制度是当前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及案例可以保证医疗人才不断地被输出。结论专科医师制度的重点是将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医学专家、专科医师培训等培训进行强化,加强统筹,建立起新形势下专科医师制度实施与教学体系的构建。

  • 标签: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 培训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溃疡并出血的护理办法。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是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并出血患者46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3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患者的心率、呼吸、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而成功止血率95.6%高于对照组73.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并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尽早止血,改善生命体征,效果显著,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出血 护理办法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但是在对小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经常会由于一些因素导致穿刺失败。本文对小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穿刺失败 小儿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急性应激障碍实施护理,探析其干预办法。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60例老年骨折术后病发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和汉米尔段抑郁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升老年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骨折 急性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中生考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和表现进行探讨,对其排解方法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某校高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高三学生249名,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结论对于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应该及时引起重视,根据不同的诱因针对性地排解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 标签: 高三学生 心理障碍 排解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透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0例血透患者,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护理。结果经过分析与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并且顺利的完成了血液透析。结论对血透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透 不良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肿瘤病人术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办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会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肠肿瘤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促进肠胃恢复方法,给予参照组综合性促进胃肠恢复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饮食、肠鸣音消除、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参照组总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参照组并发症综总发生率为2.44%,高于对照组的24.3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促进胃肠恢复的方法对胃肠肿瘤病人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肿瘤病人 肠胃功能恢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换药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办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换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干预措施开展时间将其分为,对照(干预前)与观察(干预后)两组,研究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结论门诊换药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换药室内病患院内影响感染率危险因素并给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深入分析门诊换药室内病患感染危险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给出相应干预措施,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门诊换药室来诊的病患共计1080例,依据干预措施开展时间前后进行分组,包括开展前对照组500例和开展后观察组580例,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满意程度和换药后感染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办法积极开展后门诊换药病患的满意程度及换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强化换药室规范制度管理标准,确保换药、消毒及清洁操作有序合理展开是减少病患换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重要前提保障。

  • 标签: 院内感染 门诊换药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MRI产生运动伪影的原因,提出抑制消除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接受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颅脑MRI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加垫法进行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82.00%,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1,P<0.05)。结论加垫法进行颅脑MRI扫描可良好抑制、消除运动伪影,保障影像质量,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颅脑 MRI 运动伪影 抑制消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近年来本院儿科门诊的护理风险因素,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管理经验,提出儿科护理风险规避的方法措施,并设观察组;未设回访登记的为对照组。结果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儿科护理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严格查对制度、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法全面提高本院儿科的护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结论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应该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相关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输液渗漏 回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都市新都区妇幼院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孕产妇及高危妊娠管理力度,院内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民生工程,承担国家、省、市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10余项,为成都北部妇幼民生工程提供有力保障,为妇女儿童的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妇幼保健 民生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同模式对提升院前急救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2月我院120接回的100名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全程陪同服务,由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及办理相关手续,对照组则由担架员及家属陪同完成相关检查及办理相关手续。病人住院后由专人收集患者及家属对120护士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120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全程陪同服务,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全程陪同 满意度 护理安全
  • 简介:(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南区医院021400)摘要目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审查门诊处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挥药剂师的积极作用。结果审查门诊处方24082张,纠正并处理问题312例。结论开展处方点评,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处方合格率,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35-01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的职能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临床检验“危急值”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1]。因此,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手术标本即在为病人实施手术时从患者身上或体内取出的组织样本,手术标本的送检与鉴定是疾病诊断、确诊第一标准,也是疾病治疗及其预后方法选择的重要参考,其送检流程与管理制度的优化也是护理学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从我院手术室标本管理的缺陷入手,简要探讨手术标本送检及管理制度的改进方向,为各大医院护理科重制规范提供范本。

  • 标签: 手术标本 病理诊断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