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单独使用依沙吖啶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对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经羊膜腔穿刺注射100mg依沙吖啶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式。结果研究组的宫颈成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73.3%(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轻微,对照组38例不良反应严重。结论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使孕妇的宫缩更加协调,大大减少了引产后的出血量,缩短了产程。

  • 标签: 瘢痕子宫 孕中晚期 引产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低位水囊引产护理干预方式对妊娠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妊娠产妇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产妇,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宫缩素引产方式,30例实验组产妇采用低位水囊引产,适时人工破膜,并静脉滴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与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引产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引产成功率与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水囊引产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妊娠产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成功率与剖宫产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低位水囊引产 妊娠产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基层医院,计划生育中晚期引产仍是较为常见的手术,抗早孕药物用于中期引产方法上有不少报道,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尝试多种方法在临床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现将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及单用利凡诺3种引产方法在选择对象上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妊娠引产 利凡诺注入 配伍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产妇进行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患者50例,对产妇进行宫缩素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为96%,对照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为78%,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水囊引产临床效果较好,操作方法简单,有效率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低位水囊引产 足月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三种引产药物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孕372/7~42周,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症孕妇14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46例,单纯给予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B组48例,单纯给予米索前列醇;C组50例,单纯给予缩宫素;通过上述方法引产后,比较三组待产孕妇的宫颈成熟度、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阴道分娩成功率、新生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A组和B组在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用药到临产时间及阴道分娩成功率三方面均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相较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间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作为足月妊娠引产药物,具有安全、有效、便利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诺前列酮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胎引产孕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站共收治的22例死胎引产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孕妇的生理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22例死胎引产孕妇48小时内均能顺利分娩,术后清宫,无一例并发症。孕妇经护理后存在的问题明显缓解。结论制订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死胎引产孕妇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死胎 引产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育龄妇女中期妊娠引产原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7月在本站行引产的孕周为16~28周的育龄妇女1205例,开展档案查询及问卷调查。结果计划外非意愿中期妊娠引产主要为未婚女性,占50.9%,哺乳期因“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引产比例最高,其次为围绝经期妇女、未婚女性,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期间隔不当造成引产主要原因为“不懂生育政策法规”,而超计划妊娠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接受生育政策法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及孕前管理工作力度,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达到降低中期妊娠引产率的最终目标。

  • 标签: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瘢痕子宫无羊水行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引产及水囊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或无羊水瘢痕子宫患者共69例,其中行羊膜腔外利凡诺注射引产(观察组)36例,水囊引产组(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引产至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的时间、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率、产时产后出血量、产后再次清宫率及引产过程中发生不良结局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但羊膜腔外利凡诺引产组患者胎儿平均娩出时间短于水囊引产组(P<0.05)。结论对于中孕期间瘢痕子宫无羊水患者的引产方法,二者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应注意两种方法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无羊水 利凡诺羊膜腔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实施低位水囊引产法的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8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作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静滴缩宫素引产,B组施予低位水囊引产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妇产后2h的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产妇诱导产程与总产程的时间均短于A组,分娩结局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积极施予低位水囊引产法,不仅可以缩短产程时间,而且还能获得满意的分娩结局。

  • 标签: 低位水囊 足月妊娠 引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中晚期引产的护理心得,为其临床护理方法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现将我站34例中晚期引产患者选取为观察对象,年龄范围在23岁~38岁指,怀孕16周~22周孕妇,选取对象中初次产妇28例和两次产妇6例,均行中晚期引产,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34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所有产妇均安全生产,未有子宫破裂事故发生。结论中晚产期的产后护理对产妇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阴道出血的症状,以完整得当的护理措施为产妇的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 标签: 中晚期引产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足月妊娠引产和自然临产的临床资料,探讨足月妊娠引产成功因素。方法共纳入260例单胎孕足月初产妇,引产组138例,自然临产组122例,两组的年龄、分娩孕周、头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以及不同宫颈条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引产组宫颈评分越低,剖宫产率越高,引产组宫颈不成熟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P<0.05)。引产组宫颈成熟剖宫产率与自然临产组无明显区别(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成熟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进行引产,可行有效,引产成功率高,无增加剖宫产率。

  • 标签: 足月妊娠 引产 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妊娠中期引产在妊娠围生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住院的妊娠中期引产患者320例,将全部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每组160例,且全部患者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片进行药物引产。并对全部患者在治疗是采用积极的护理,观察患者的院内效果以及护理效果。结果2组经比较,实验组Bisop评分、子宫过度刺激、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度污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得出实验组护理满意人数为14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例,且患者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3种引产方法均可以用于延期妊娠引产。对母婴影响不大,较安全。但在引产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谨慎操作,确保引产安全性。

  • 标签: 妊娠中期 引产 母婴结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综合引产用于足月延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符合引产指证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75,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和实验组(n=75,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综合引产),比较两组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实验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足月延期妊娠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综合引产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标签: 足月延期妊娠 人工破膜 COOK双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共用于硬膜外引产镇痛麻醉的使用方法、临床应用疗效,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分别选取各136例引产分娩产妇,观察组136例引产分娩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方式镇痛;对照组136例引产分娩产妇,则是采用常规静脉镇痛方式镇痛。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均出现下降(P<0.01),引产时间出现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也出现明显下降(P<0.01)。结论观察组136例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引产镇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且缩短了产妇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体征指标更加平稳,且暂未发现此镇痛方法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左布比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在各种原因所致要求终止妊娠产妇引产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因过期妊娠、延期妊娠或因妊娠合并症要求终止妊娠产妇60例,观察人工破膜结合催产素静滴引产对比单纯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率及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感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宫颈Bishop评分7分以上,引产成功率100%,宫颈Bishop评分7分以下,引产成功率89.2%;而据报道1单纯催产素静滴引产宫颈Bishop评分7分以上者引产成功率84.4%,而宫颈成熟度差的成功率73.3%。结论人工破膜引产成功率较单纯静滴催产素引产成功率明显增高。

  • 标签: 人工破膜 引产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期患者引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通过对134例妊娠中期患者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对孕妇的引产过程的密切观察和护理,使孕妇顺利生产,引产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对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才是保护和引导产妇顺利生产的关键。

  • 标签: 中期引产 产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三药简称复合药物)对中期引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到我服务站受理终止中期妊娠者,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传统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B组在A组处理的基础上,于次日在其阴道后穹窿塞入米索前列醇100ug~200ug;C组在B组处理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150mg。结果引产时间C组为12.91±2.32小时(h),B组为18.23±4.60h,A组为23.18±5.20h;完全流产率C组为93%,B组90%,A组51%;后一组与前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引产,可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并明显减轻引产者的痛苦,很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中期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