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微创手术穿孔治疗应用效果。方法201512~201711我院治疗104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发生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发生、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利用45只墨汁乳胶混合液灌注大鼠脑标本,观测大脑中动脉起始,行程表面投影,大鼠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中段较长,分支较少,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最佳阻断部位大脑中动脉中段,蝶骨大翼行颅骨开窗可达此部位。

  • 标签: 大鼠 大脑中动脉 蝶骨大翼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手术方法并发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混合痔患者310,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55。对照组采纳外剥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纳PPH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对照组并发发生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手术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病情,加快切口愈合,且并发较少,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然而,随着抗血小板治疗人群基数加大之相关消化损伤出血事件也有增多趋势,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合理评估每个患者获益和风险,正确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有效预防消化损伤同时,避免可能由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引起出血事件增加,使更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也成为了临床医生面临新问题。

  • 标签: 抗血小板治疗 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 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皮穿刺心室腔注射术,临床抢救病人或人体解剖学专业灌注尸体常用。不宜损伤胸廓血管、胸膜、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前区注射点在左侧第4或第5肋间间隙,距胸骨左缘旁开0.5-1.0cm处沿肋骨上缘刺入左心室腔。剑突下区点位于剑突左侧肋弓1.0cm处,针尖朝心底方向,穿刺针腹前壁成45℃角,刺入左或右心室腔。本文就皮穿刺心室腔注射术进展作综述。

  • 标签: 心脏 心室腔 注射术 胸壁
  • 简介:介入放射学妇产科领域中应用,结束部分产妇因产后出血常规治疗失败不得不切除子宫历史,开创治疗产后出血新技术,为产后出血治疗提供个简单方便、有效、损伤小方法。1979Brown首次介入治疗成功用于产后出血。目前用盆腔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成功率高达85%~95%。但介入栓塞治疗作为手术,对患者来说仍是较强应激源,引起患者系列心理改变。所以别对产后出血介入术后产妇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患者手术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41~201712我院医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患者(60)作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0。此次研究乙组外固定治疗,研究甲组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总结VAS评分、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并发。结果甲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关节活动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并发总发生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患者中,钢板螺钉固定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明显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发生风险。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输尿管软微通道经皮肾治疗肾结石上有效安全性。通过分析对比结果,选择最优治疗效果运用到临床治疗中。方法选取自本院20165~20185期间肾结石住院患者,利用抽签法选取160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0输尿管软组行输尿管软治疗,80微通道经皮肾组行微通道经皮肾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结石清除,术后舒适度结果。结果碎石手术过程中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通过对比得出如下结论:输尿管软组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好于微通道经皮肾组(P〈0.05),结石清除并发发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得出结论,临床碎石手术中,输尿管软手术更适合临床治疗和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微通道经皮肾镜 碎石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夹层动脉瘤患者人造血管置换术后护理体会方法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积极护理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1患者人造血管均成功植入,无1出现并发,患者均在术后2康复出院。结论正确护理有利于患者夹层动脉瘤术后康复。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人造血管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关节探查64(6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微创手术进行清理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34个,平均18.2个。随访优良81%;1~2,优良92%;2以上者,优良73%。结论关节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少等优点,为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带锁髓内针固定术近10固定治疗骨干骨折取得重大进展之.骨干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或普通髓内钉.但其结构不合理,并发较多.我通过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行走,无并发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基层医院开展适应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1-201112对36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6TVM均获成功,手术所需平均时间为96±48min,出血量平均为138±71.6ml,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1.45±3.7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0±1.36d。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子宫肌瘤。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TVM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安全可行子宫肌瘤剔除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剔除术 适应症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1~20171期间于我院行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治疗患者100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发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不增加并发发生机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探讨头部体表定位结构关联性。方法对5个颅骨外所需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各项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结构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标识区域。结论头部体表定位结构关联性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体表定位,在手术入路体表判定颅结构定位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表定位 颅内结构 关联性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脾切除手术经验,探讨切割闭合器腹腔脾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20175我院肝胆外科24行腹腔脾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取右侧斜卧位,运用超声刀、生物等多种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脾胃韧带。结果24患者行腹腔脾切除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5.45±34.21分钟,平均出血量274.83±80.61mL,术中3输血。术后2-3天进食,7天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24±2.01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胰漏等严重并发,1患者出现腹水,补充人血白蛋白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脾切除安全可行,灵活运用超声刀等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可简化手术操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 切割闭合器
  • 简介:目的对血管内降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安全有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共30患者,均于伤后12h内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体内温度控制33℃~35℃之间,持续4~7d平均(21.5±13.7)h。患者均于伤后6个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6个随访,良好11,中残5,重残6,植物生存6,死亡2、本组患者没有出现血管内降温系统相关严重并发。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维持稳定、波动性小以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管内亚低温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手术方法阻断羊心淋巴引流后,于急性期内用光,电镜观察冠状动脉主干,前室间支和心壁小动脉结构改变,光下发现动脉壁水肿,外膜及其周围组织淋巴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可见动脉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结果表明心淋巴引流障碍急性期内造成冠状动脉壁病理改变。

  • 标签: 淋巴瘀滞 冠状动脉 微细结构
  • 简介: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常见晚期妊娠并发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关系。方法对190妊娠晚期合并并发孕妇和50晚期健康孕妇PCT、WBC、NEU%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M、PIHS、ICP患者PCT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WBC、NEU%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GDM患者单纯PIHS患者比较,GDM合并PIHS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见晚期妊娠期并发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增高,应引起临床关注,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降钙素原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