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治疗迅速发展,消化息肉治疗可根据息肉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如、热活检、微波、激光、套扎等,但对术后并发出血仍有待进步完善。我院自2001-06/2003-07采用金属对大肠息肉电子肠高频术后出血者52(68颗)止血,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术 出血 并发症 治疗方法 金属钛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除消化息肉方法多种,但在摘除直径>2cm息肉时易造成摘除不全、活动性出血甚至穿孔等,使其普遍开展受到限制,不少患者只能接受手术治疗.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内镜 金属夹 高频电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胃镜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治疗溃疡性上消化出血疗效,探讨其优点操作注意事项。方法2013720149入选108溃疡性上消化出血患者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胃镜治疗组(57常规治疗组(51),胃镜组于入院12h内行胃镜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止血,常规组予静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冷生理盐水等内科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输血例数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胃镜组术中即时止血100%,2胃镜血管裸露患者术后48h发生再出血,该行外科止血,5溃疡面较大者出现脱落。常规组10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者改行胃镜止血措施,8成功止血2改行外科止血治疗中,胃镜组输血比例(1.8%)明显低于常规组(11.8%)(P〈0.05);治疗48h后两组总体止血效果构成差异显著(P〈0.05),胃镜组总体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常规组(84.3%)(P〈0.05),平均住院时间[(5.4±1.7)d]显著低于常规组[(7.7±2.1)d](P〈0.05)。结论胃镜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放置金属治疗溃疡性上消化出血具有协同止血作用,较常规内科药物止血效果明显提高,且极大减轻外科手术

  • 标签: 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肾上腺素 钛夹
  • 简介:目的评价内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出血疗效、适应证以及初步探讨其疗效相关因素。方法采用OlympusHX-5LR—Ⅰ置放器和MD850金属对20急性上消化出血病人在内下作钳夹止血治疗。结果20急性上消化出血病人均治疗获即时止血止血成功率为100%,无复发并发。结论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出血具有高效、快速、安全并发少等特点。

  • 标签: 治疗 内镜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止血夹 并发症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高频和微波切除十二指肠息肉临床疗效,分析息肉分布、大小、形态组织学特征。方法对130十二指肠204枚息肉进行高额或/微波灼除术。结果切除成功率100%、有效率95.1%,4并发出血出血3.1%。息肉好发部位为胃窦和体.以〈2.0cm广基息肉为主:十二指肠好发部位为球部,以〈1.0cm为主。回收率为63.5%。其中腺瘤性息肉88枚,占6.15%;炎性息肉82156枚,占76.4%;增生性息肉4040枚,占19.6%。多发息肉均为炎性息肉。1后其中95息肉和6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复查胃镜,共发现5复发,复发为4.9%,且均非原位复发。结论无痛高频切除术和微波灼除术具有简便安全,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重复实施等特点,两者合理使用,不失为消化息肉治疗首选方法

  • 标签: 无痛内镜下 高频电 微波 息肉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治疗消化广基息肉方法找到息肉后,肾上腺素液用注射针沿息肉基底边缘注入黏膜使局部黏膜发白、肿胀隆起后,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用高频凝、法摘除息肉,对于个别>2cm广基息肉分两次圈套切除息肉凝、指数均为2.5,息肉摘除后如发现有渗或涌穿孔危险时,采用金属钳夹止血。结果58颗息肉以上方法摘除后,均无出血穿孔及其它并发。58颗息肉病理检查,炎性患肉28颗,腺瘤性忠肉19瘕,增生性忠肉11颗,其中10颗合并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论消化广基息肉采用高频摘除,配合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和止血钳夹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消化道 广基息肉 内镜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为探索治疗溃疡病并出血方法,我们采用血管钳类加止血合剂注射治疗消化性物异出血,并以药物治疗为对照,加以分析。20溃疡并出血病人采用钳夹血管止血合剂注射治疗(治疗组)。中胃溃疡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重度出血15人,占75%,中度出血5人,占25%。注射用止血合剂由3%高渗盐水、立止血、肾上腺素组成。另20溃疡并出血病人采用静脉药物注射作为对照(药物治疗组)。

  • 标签: 止血 注射治疗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内镜下 血管钳 合剂
  • 简介:消化出血临床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高,既往去多采用内科或手术治疗。近年来,采取胃镜止血,疗效满意,并发较少,已逐渐成为上消化出血首选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良好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重要因素,现将我们近年来治疗消化出血病人28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经内镜治疗 护理体会 治疗效果 胃镜下止血 临床常见
  • 简介:背景:消化出血息肉摘除术最常见并发。目的:观察金属联合尼龙套圈对内带蒂大息肉摘除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620128上海市第人民医院分院89带蒂大息肉患者,分为尼龙套圈组(A组)和金属联合尼龙圈套组(B组),回顾性分析息肉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并发发生。结果:A组和B组息肉形态均以山田Ⅳ型为主,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顶部、蒂部平均直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发生(12.8%对10.0%)、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10.3%对4.0%)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出血均停止。A组2患者术后3个月息肉复发,B组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无息肉残端残留。结论:金属联合尼龙套圈能有效预防带蒂大息肉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

  • 标签: 尼龙套圈 金属夹 结直肠息肉 息肉切除术 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治疗胃肠息肉安全有效性。方法对45胃肠息肉行射频治疗。结果所有息肉脱落消失,治愈为100%,均为次性治愈,37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结论射频对胃肠息肉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胃肠息肉 射频治疗 经内镜 治愈 随访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穿孔修补术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穿孔患者疗效。方法78肝硬化合并消化穿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和对照组39。给予治疗穿孔修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8.34±15.33)min、(287.38±100.87)ml、(2.00±2.75)d和(6.25±2.95)d,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23.87±15.77)min、(444.39±124.88)ml、(4.50±3.00)d和(9.85±4.66)d,P〈0.05];治疗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塞、腹腔感染等并发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生存时间为(47.44±6.44)个月,1a生存为97.4%,而对照组分别为(34.98±5.29)个月和82.1%(P〈0.05)。结论穿孔修补术用于肝硬化合并消化穿孔患者具有微创,术后并发少等特点,从而改善远期生存情况。

  • 标签: 肝硬化 消化道穿孔 内镜下穿孔修补术 生存
  • 简介:为了探索基底部宽大、无蒂直径大于3cm消化息肉治疗方法,本研究果用吸引圈套息肉摘除法。在内前端安装吸引套,圈套丝沿活检孔道插入并安放在吸引套槽中.插入消化到达拟摘除息肉部位.吸引套顶端对准选部位,将息肉吸入套并收紧圈套丝,然后将息肉送出吸引套行凝切除。32病人采用吸引圈套法共切除消化息肉37人。

  • 标签: 内镜下 消化道息肉 电凝切除 吸引 摘除 基底部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氩离子凝固术对息肉患者疗效和各项因子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520175收治息肉患者9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有效率,次性切除成功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血清泌素-17(G-17)等因子水平,术后2并发总发生以及半年后并发发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8.9%(P〈0.05);观察组次性切除成功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7%(P〈0.05)。术后,两组PGⅠ、PGRG-17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PGⅠ、PGRG-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并发总发生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并发总发生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31.8%(P〈0.05)。结论胃镜氩离子凝固术对息肉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胃蛋白酶原和泌素水平,且术后并发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临川疗效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背景:息肉检出逐年增高,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有定癌变倾向。目的:了解胃镜息肉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010120131新疆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检出111息肉患者、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患者(≥60岁)为息肉高发人群(56.8%);单发性息肉80(72.1%),多发性息肉31(27.9%);息肉主要位于体(52.3%);息肉直径≤0.5cm多见(69.4%);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40.5%)和炎性息肉(33.3%)。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30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联合高频摘除54黏膜切除术(EMR)治疗6黏膜剥离术(ESD)治疗4,余17行外科手术治疗。12患者接受随访,其中2复发。结论: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体,以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可能性,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胃镜检查 息肉 治疗 回顾性研究
  • 简介:高频切除目前治疗消化息肉最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方法,且病人痛苦小。当今应用最普及和技术最成熟项技术,这方法已基本取代外科开腹手术。本文总结124高频切除大肠息肉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大肠息肉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癌变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析早期肠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营养指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5收治60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以及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67±4.38)分,对照组患者为(21.43±4.39)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为18%低于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34%,P<0.0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发现,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肠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营养指标的疗效明显,为患者预后做出了较好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具有很大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脑出血 预后 营养指标
  • 简介:结肠检查已成为诊治大肠疾病常规手段.对于大肠息肉,结肠不但能诊断,而且能在治疗.我院2207次结肠检查中,检出大肠良性隆起病变232,检出10.5%.对其中218大肠息肉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内镜 治疗 大肠息肉 并发症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