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应用体表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共计60例,分别计算V2导联R波振幅指数以及时限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SV2/RV3 指数,分析与射频消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V2导联R波振幅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对照,实施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胸部引线移位区、SV2/RV3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应用V2导联R波幅度指数、时间指数和V2导联的移位指数可实现疾病鉴别。

  • 标签: 体表心电图 流出道室性早搏 定位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体表定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1月,对76例胫骨腓骨折进行手法复位体表定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并观察期临床疗效,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9.2个月。65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不愈合,经植骨接骨板治疗后愈合。临床疗效优5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7.0%。结论手法复位体表定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法复位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辅助定位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椎管麻醉的作用,探析其应用于下肢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90例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椎管麻醉,予以对照组(45例)传统体表标志定位,观察组(45例)则接受超声辅助定位,观察指标:穿刺情况、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穿刺针方向调整次数、平均穿刺次数更少,穿刺时间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老年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和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椎管麻醉的应用可提升麻醉效果与穿刺成功率,使穿刺时间缩短,降低穿刺频率。

  • 标签: 超声辅助定位 传统体表标志定位 椎管麻醉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定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6年3月4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资料,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体表定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获随访平均13.6个月。临床疗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5%。结论PFNA髓内钉结合体表定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生物学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骨折 体表定位 PFNA内固定 老年
  • 简介: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的关联性。方法对5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各项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颅内结构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头部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关联性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在手术入路及体表判定颅内结构定位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表定位 颅内结构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体表标记定位技术相比,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旁正中入路腰麻的效率。方法拟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1∶1的比例随机进入超声辅助定位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数量、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腰麻操作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88例受试者进入随机分组。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0(1.0,3.0)次比5.0(3.0,8.8)次,Z=-4.708、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40.9%(18/44)比4.5%(2/44),χ2=16.565、P<0.001)],穿刺点数量和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腰麻操作总时间长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52(218,317)s比168(143,195)s,Z=-5.592、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脑脊液回流带血的发生率低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0%(0/44)比18.2%(8/44),χ2=6.738、P=0.009)]。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提示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可以被推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处理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定位方法将导管置入右心房的准确程度,比较导管尖端不同位置在透析中泵控血流量的差异。方法108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初次置入或更换右颈内静脉TCC透析导管,随机分为体表标记定位(A组)64例和彩色多普勒定位(B组)44例,观察两种定位方法的导管尖端位置和观察透析中泵控血流量的差异。结果A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46例(71.8%)、右心房20例(28.8%),透析泵控流量(220.5±30.2),B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1例(2.3%),右心房43例(97.7%),透析泵控流量(250.4±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导管尖端位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条件在透视下插TCC透析导管的透析中心,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TCC透析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保证透析泵控血流量,其他透析中心使用体表标志定位导管尖端位置也能达到透析的目的,术后拍胸部正侧位X线是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方法。

  • 标签: TCC导管 尖端位置 血液透析 血流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6月收治的46例使用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的颅内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48.2±10.6)岁(范围:28~72岁)。术前患者头部随机贴附2枚电极片(人工基准点)后行颅脑薄层CT检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图像分别测量各基准点到鼻根和同侧耳屏的直线距离。在患者头部,使用圆规分别以鼻根和同侧耳屏为圆心,以测量的距离为半径在基准点附近绘制弧线,两弧线在头皮表面的交点即为基准点。两名神经外科医师按照“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分别记录测量时间和识别结果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46例患者共采集基准点92个,第1名医师测量每例患者的时间为(8.1±2.3)min(范围:5~15 min),第2名医师为(8.9±3.5)min(范围:4~17 min);第1名医师经“双圆法”定位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为(4.4±2.4)mm(范围:0~12 mm),第2名医师的定位误差距离为(4.2±2.6)mm(范围:0~14 mm)(t=-0.575,P=0.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医师定位误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等(Kappa=0.517,P=0.001)。其中8例患者分别在“双圆法”和神经导航下进行病变投影位置定位,患者病变直径为(3.8±0.9)cm(范围:2.6~5.1 cm),双圆法定位与导航定位误差为(4.0±1.9)mm(范围:1~6 mm),且所有患者术中均证实定位准确。结论“双圆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简单方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的定位方法。

  • 标签: 脑肿瘤 临床方案 双圆法 神经影像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体表触诊法和超声双平面法对环甲膜定位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接受颈部超声检查的受试者107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使用超声观察颈部气道结构,选取超声下可清晰显示环甲膜结构的受试者,分别由耳鼻喉科医师使用体表触诊法、超声科医师使用超声双平面法对环甲膜中点位置定位。使用直尺测量两种方法定位之间的距离,将受试者分为准确组(两点间距≤3 mm)和差异组(两点间距>3 mm)。使用超声测量环-甲间距(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距离)、环甲膜-皮肤间距(环甲膜中点与皮肤间距离),使用直尺测量平视时颈部长度、仰头时最大颌下间距。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定位方法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选取清晰显示环状软骨和环甲膜的受试者104例。2组性别比例、BMI、环甲膜-皮肤间距、颈部长度、最大颌下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091,P<0.001)、BMI>28.0 kg/m2(OR=11.214,P=0.001)、环甲膜-皮肤间距增大(OR=5.649,P=0.015)为两种环甲膜定位方法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肥胖(BMI>28.0 kg/m2)、环甲膜-皮肤间距增大是超声双平面法与体表触诊法定位环甲膜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对存在上述因素者,建议使用床旁超声定位

  • 标签: 环状软骨 超声检查 体表触诊法
  • 简介:目的通过X线骨盆平片测量,计算股骨头中心与这两点的关系。分析其特点,找到一个简便、相对准确的体表确定股骨头运动中心的方法。方法门诊选取健康男女性各20人﹙无腰髋症状及病史﹚,得到年龄、身高、体重。摄标准骨盆正位片,拍照前体表找到髂前上棘、定位,于其上放置参照物。使用测量软件测量骨盆宽度、高度、髂耻线及股骨头中心数据。将各项参数收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股骨头中心距髂耻连线距离平均为2.72cm左右。股骨头中心在髂耻连线的投影点均位于髂耻连线中点的外侧,距离髂耻中点1.08cm左右。结论股骨头运动中心是髋膝关节置换及骨折手术的重要标志,通过髂前上棘、耻骨联合等体表标志确定股骨头中心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可作为临床手术定位的辅助。

  • 标签: 髋关节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 形态学 测量
  • 简介:耳垂皱纹与动脉硬化症您观察过自己的耳垂吗?如果您已届不惑之年,建议您不妨在空闲时持一面小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耳朵,若发现耳垂上有了皱纹,即使无甚症状,最好还是上医院看看,查一查血脂和胆固醇,因为您可能已患了早期的动脉硬化症.

  • 标签: 自我保健 动脉硬化 胃肠疾病 自我诊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入路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置入手术中,应用体表标志定位法确定导管尖端正确位置(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20例TIVAP置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8例采用经颈内静脉入路,根据术中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VC)长度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体表标志定位法的136例为研究组;采用术中X线定位法的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入后即刻的CVC尖端定位优良率以及置入手术时间的差异等,并对右侧与左侧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身高、年龄、导管尖端距气管隆突距离因素与CVC留置长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TIVAP导管留置长度为因变量,身高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理想导管留置长度与患者身高的关系方程。结果CVC尖端位于第2肋间、第3胸肋关节、第3肋间时,分别有34.8%、83.3%、95.0%的机率位于正确位置。CVC尖端在第3胸肋关节或第3肋间的正确定位机率高于第2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VC尖端位于第3胸肋关节与位于第3肋间时的正确定位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研究组较对照组(未调整导管位置前)可明显提高导管位置优良率(94.1%比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9,P<0.001);显著缩短手术时间[(33.04±6.69) min比(42.50±5.54)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C留置长度与身高呈线性相关,右侧颈内静脉入路导管留置长度(cm)=0.159×身高(cm)-1.284(r=0.597,r2=0.356,P<0.001);左侧入路导管留置长度(cm)=0.097×身高(cm)+12.139(r=0.322,r2=0.104,P=0.020)。结论经颈内静脉TIVAP置入手术中,采用体表标志定位法,导管尖端对应的体表标志为第3胸肋关节或第3肋间。体表标志定位法较术中X线定位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确定导管长度、导管尖端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解剖标志 导管尖端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前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确定下肢力线的精确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12月—2017年2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进行初次单侧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UKA)的26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手术.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UKA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假体内外翻角(E角)及相对于胫骨轴线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F角).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观察组E角绝对值1.25°±0.52°、F角绝对值1.08°±0.51°,对照组E角绝对值4.02°±0.53°、F角绝对值3.88°±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13.592,P值均〈0.01).两组力线均良好.结论通过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的患者假体安放更加精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单髁置换 定位标记 胫骨
  • 作者: 董芳芬 戴立言 黄妙云 翁星 江柳清 徐本华 李小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 20002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监测及校正的应用价值,并计算PTV外放边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25例患者,利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系统基于金标配准算法进行图像引导定位,分别记录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和腹背(z)的初始摆位误差以及图像引导校正后的残余误差统计分析,进一步比较图像引导校正前后误差对计划剂量的影响,最后计算合理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结果25例患者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下进行150次摆位验证,x、y、z轴向残余摆位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53±0.96)、(1.30±0.99)、(1.34±0.92) mm,均小于初始误差值的(2.63±2.12)、(2.41±2.45)、(3.07±2.77) mm (P<0.001)。残余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百分比也比初始误差的小,在PTV的D98%、D2%、Dmax,心脏Dmax、健侧乳腺Dmax、患侧肺及双肺Dmean等具有显著差异,与原计划偏差百分比分别由2.18%、3.19%、10.66%、8.75%、48.21%、10.50%、3.66%降低到0.38%、0.23%、2.31%、0.04%、13.78%、6.35%、0.41%(P<0.05)。图像引导后PTV外放边界估算得x、y、z轴向外放边界分别为1.87、1.75、1.69 mm。结论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放疗体位验证及校正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且为临床PTV外放边界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体表铅点标记 iSCOUT系统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 简介:【文题呈现】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00字。提示:1.应介绍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服。2.明确倡议书的主题,如'低碳生活我行动'等,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注意倡议书的使用场合、对象,做到表达得体。【写作点拨】这是一道应用文写作,要求以

  • 标签: 得体表达 规范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