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视紫红质是感光细胞中的一种视色素,在光线的接收和视觉电位的产生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视紫红质接到的过度光信号传导是光性视网膜变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就视紫红质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视网膜变性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视紫红质 视网膜变性
  • 简介: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所收治的4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将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的防治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2,P=0.032)。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SUI(压力性尿失禁)与POP(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SUI与P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力,减少SUI与POP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防治作用显著,在临床上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作用
  • 简介:近年来,神经、内分泌以及激素变化对皮肤修复与再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皮肤是一个具有极大活性的“生物工厂”,能够合成或者参与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人们对皮肤功能的认识变的更加明确和完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交互作用,为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方面的研究开辟了诸多新领域,引发了许多新思路。

  • 标签: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皮肤修复 再生 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变化 皮肤功能
  • 简介:皮肤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门课题之一,以往临床常采用的同种或异种皮片和皮瓣的移植,虽可暂时覆盖创面,减轻感染程度,减少并发症,但有显著抗原性,导致移植后2周左右被排斥[1].

  • 标签: 活性皮肤替代物 皮肤缺损 组织工程学 皮肤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胚胎背部皮肤β-NGF和p75NTR的表达规律。方法使用冰冻超薄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显色半定量统计方法。结果大鼠胚胎背部皮肤呈现逐渐增厚的趋势,其中毛囊隆突区并不明显,但可明显观察到基底层细胞的表达变化。结论形态学观察说明毛囊发生初期毛囊于细胞(hairfolliclestemcell,HFSC)不仅仅定位于毛囊上段β-NGF和p75NTR的表达有差异。背部皮肤基底层细胞具有于细胞特性,未分化为表皮细胞或者毛囊中的各种细胞。β-NGF和p75NTR的表达变化可能与毛囊于细胞以及毛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 标签: 大鼠胚胎 背部皮肤 基底层 Β-NGF P75NTR
  • 简介: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达90%,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EB病毒相关性免疫缺陷病及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肿瘤(如鼻咽癌、胃癌、伯基特淋巴瘤、何杰金病、T/NK细胞淋巴瘤等)等。EB病毒感染导致人体发病的机制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本文将对EB病毒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EB病毒 缩主克服 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5.3~2016.4月间我院ICU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该阶段科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4.1~2015.2月ICU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普通组,该阶段科室仅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两年度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8%,干预组为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干预组为96%,干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ICU科室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肯定。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61例),详细记录其患者年龄及肺基础疾病等各项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基础疾病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昏迷和卧床时间、年龄均较高,其GCS评分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应用抗生素和抑酸剂、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间均具有差异(P〈0.05),然而两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会引起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需加强医疗管理,提高相关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提高其临床疗效,并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对比邮票皮、meek微型皮与微粒皮三种植皮方式在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132例大面积皮肤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对创面修复所用植皮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邮票植皮组、meek植皮组以及微粒植皮组,每组均44例。运用三种不同植皮方式对患者进行植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1%烧伤面积(1%TBSA)治疗费用以及一期创面愈合率、死亡率、康复效果等。结果(1)三组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1%TBSA治疗费用均存在明显差异(P〈0.001);邮票植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meek植皮组,meek植皮组明显高于微粒植皮组(P〈0.001);邮票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meek植皮组,meek植皮组明显低于微粒植皮组(P〈0.001);邮票植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meek植皮组,meek植皮组明显低于微粒植皮组(P〈0.001);(2)三组一期创面愈合率、死亡率以及康复药效,康复效果均存在差异(P〈0.05);邮票植皮一期创面愈合率高于meek植皮、meek植皮高于微粒植皮(P〈0.05);邮票植皮与meek植皮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低于微粒植皮(P〈0.05);邮票植皮与meek植皮康复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微粒植皮(P〈0.05)。结论三种植皮方式对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修复效果均不尽相同。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植皮方式。

  • 标签: 皮肤修复 邮票植皮 meek植皮 微粒植皮 临床疗效
  • 简介: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参与急性时相反应及调节炎症反应。本文概述了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糖尿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升高机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小鼠脾保留、脾切除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作用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候会池,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对脾脏抗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手术方式脾保留后的脾脏功能及结构改变进行了研究。366只昆明株小鼠随机分为6组:脾切除组(n=72),半脾切...

  • 标签: 脾保留 脾切除 抗疟原虫感染 免疫 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