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病人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约有300多种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治疗中传播,口腔病人和医务人员可能通过血液、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到多种微生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交叉感染,以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现参考美国CDC的建议报告,提出口腔科医务人员要了解口腔科常见的感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预防。

  • 标签: 口腔科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性疾病 预防 呼吸道分泌物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感染疾病科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56例,比较两组的再次感染率和漏报率并记录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肺部感染疾病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湖北某县城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60例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实施全面护理,分析其护理疗效;结果:A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B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0.00%。A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取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联合全面护理后,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疾病病症,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支气管镜灌洗 肺部感染性疾病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采取母乳方式进行婴儿喂养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婴儿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人工喂养)、观察组(接受母乳喂养),对比两组婴儿腹泻情况、感染疾病发生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母乳喂养与婴儿患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整体婴儿腹泻率、感染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母乳喂养 婴儿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疾病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构建与效果。方法:取感染疾病科在2020年5月阶段,构建的消毒隔离制度,进而重点管理患者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完善病房环境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感染疾病科消毒隔离管理质量等评分。结果:实施前各项管理质量明显低于实施后,有意义(P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感染疾病护理中的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以改善疾病传播和感染控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感染疾病传播机制、卫生消毒管理和现有的技术研究,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 数据收集:收集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卫生消毒管理数据,统计感染发生率和相关因素。3. 卫生消毒管理方案:根据研究结果和现有的管理要求,制定一套有效的卫生消毒管理方案,包括隔离措施、清洁消毒程序和个人防护措施等。4. 技术研究:探索新型的卫生消毒技术,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声波消毒等。比较不同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应用于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结果: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和卫生消毒管理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感染发生率与环境清洁程度密切相关。采用有效的清洁消毒程序和个人防护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另外,我们发现新型的卫生消毒技术在杀灭病原体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感染疾病护理中,卫生消毒管理和技术研究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合理制定卫生消毒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同时,引入新型的卫生消毒技术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并进一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这些研究结果为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实践中的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指导。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护理团队在感染疾病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参与感染控制的护士的个人背景信息和工作满意度数据。其次,选取几个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感染控制中的角色、协同工作和团队合作情况。最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以确定护理团队在感染控制中的协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护理团队在感染疾病科院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士通过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培训和宣教,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同时,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同工作也促使护理团队在感染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护理团队在感染疾病科院内感染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和培训、知识宣教和团队合作等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强护理团队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鉴于本研究仅涵盖了局部区域的数据,未来需要更广泛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 62 例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选择,利用专项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 结果: 对比对照组组间数据,观察组明显改善了凝血指标、炎性指标、满意度, P < 0.05 。 结论: 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 ,效果理想。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专项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在感染疾病护理中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在感染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对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和人员消毒情况进行观察和问卷调查。最后,我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得出相关结果。结果: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在感染疾病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使用和管理消毒剂、消毒设备和消毒程序,可以有效杀灭致病菌,减少感染疾病的传播。此外,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习惯和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应该定期进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培训。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在感染疾病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医疗机构加深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完善消毒程序和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以降低感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卫生消毒管理与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感染疾病形势。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感染疾病门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择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内本院感染疾病门诊内进行留观的52例患者为主要对象,实施电脑程序均分所有患者为传统组(n=26)和人性组(n=26)。传统组进行常规性护理,人性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比人性组更低,数据比较后具有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人性组更低,数据比较后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疾病门诊当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感染性疾病门诊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诱发感染疾病科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心理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防范处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于 2019年 2月展开,在感染疾病科科室当中抽取 30例护理工作人员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取我院非感染疾病科室即其他普通护理人员 3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纳入对象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分析对感染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结果 在调查后提示相对于普通科室护理人员,感染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处于焦虑状态例数明显更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纳入对象社会支持度情况,观察组所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数据归纳后认为导致其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被理解与支持程度不足、担心受到疾病传染及传染家人、物理化学的刺激及经济收入不高。结论 感染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该职业社会支持程度相对较低,应该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及防护工作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负担,保障身心健康。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人员 焦虑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HFMEA在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HFMEA团队,以“发热门诊风险防控”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发热门诊风险防控的失效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风险指数,制定失效模式调查评价表,拟定改进计划,实施并评估效果。结果:开展HFMEA活动后,我科发热门诊潜在失效原因均得到改善,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结论:应用HFMEA质量管理工具能发现能够避免和减少发热门诊风险防控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形成过程控制计划,从而预防失效模式的产生,规范接诊流程,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感控意识,优化医院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科室、医院的影响力均有所提升。

  • 标签: HFMEA 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情景模拟带教学对传染病科护理带教学的影响。该方法是从2018级学校传染病科挑选50名学员,讲授传染病科的护理带,按照传染病科的不同护理带方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方法(n=25), 情景模拟方法(n=20),采用模拟带进行传染病科护理带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评价。 因此,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中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评价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传染病科护理带教学中,使用模拟带可以大大提高实习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满意度和协调性,效果理想。

  • 标签: 情景模拟带教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带教 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社会特殊企业,因此,工作环境安全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感染疾病科,作为医院当中主要部门之一,但该科室由于环境较为特殊,而医护人员在此环境当中长时间留存,可能导致感染及损伤风险较高,而护理人员也需要承受社会及生活压力,更易导致不良情绪。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及时在感染疾病科进行有效干预措施,对于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制定适宜护理方法,降低感染疾病科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风险因素 策略 研究进展
  • 简介:我科2010年1~7月应用留置针3000例,25例出现皮肤感染,表现为表皮出现脓点、红斑、渗液、水疱,采用碘伏联合氯锌油治疗后,效果好。

  • 标签: 碘伏 氯锌油 皮肤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患者进行静脉治疗,随后分析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78 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方案,分析护理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住院时间 为( 16.5±2.9 ),对照组为( 22.4±1.9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 综合护理治疗疗效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患者的病情,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病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合并天疱疮 皮肤感染 静脉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皮肤感染预防中应用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价值。方法:选择82例新生儿(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奇偶数法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41例常规干预,研究组41例进行新生儿沐浴。对比皮肤感染发生率。对比新生儿家长对临床干预的满意度。结果:皮肤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更低的组别是研究组(P<0.05)。研究组家长对临床干预有更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新生儿沐浴可以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沐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皮肤感染预防中应用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价值。方法:选择82例新生儿(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奇偶数法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41例常规干预,研究组41例进行新生儿沐浴。对比皮肤感染发生率。对比新生儿家长对临床干预的满意度。结果:皮肤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更低的组别是研究组(P<0.05)。研究组家长对临床干预有更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新生儿沐浴可以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