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蠕变实验得出了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蠕变数据、蠕变曲线,建立了各组试样蠕变函数方程,对比分析三种材料蠕变特性,为临床提供蠕变力学参数。取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1温度下,以0.1Mpa/s应力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力,每个试样采集100个实验数据,以归一化分析方法处理蠕变数据,拟合蠕变曲线。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为0.301%,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为0.262%,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7200s蠕变量为0.230%,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大于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7200s蠕变量差异显著(P<0.05)。各组试样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由于采用了光化处理,改善了其蠕变特性。

  • 标签: 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复合树脂 蠕变特性 对比分析
  • 简介:为了满足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融合器在高应力环境下应用,同时提高其与骨组织接合能力,采用压铸腐蚀方法制备孔径为0.4mm,多孔层厚度为1.5mm,开孔率达100%表面多孔PEEK(surfaceporous-PEEK,SP-PEEK),并研究了SP-PEEK单向压缩行为。结果显示:当SPPEEK孔隙率分别为30%,40%50%时,其在横向力(平行于多孔层方向)作用下,保留了实体PEEK53.6%~83.6%弹性模量(分别为9.2、7.95.9GPa)及87.1%~90.5%屈服强度(分别为57、55.854.9MPa);在轴向力(垂直于多孔层方向)作用下,SP-PEEK保留了47.1%~49.1%弹性模量(分别为5.4、5.35.2GPa)及64.3%~79%屈服强度(分别为49.8、48.340.5MPa)。制备SP-PEEK(具有与皮质骨相当弹性模量(4.9~28GPa),能够满足脊柱融合刚度要求。

  • 标签: 聚醚醚酮 表面多孔材料 脊柱融合 压缩行为 高应力环境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模拟体液对HA涂层体外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A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diffraction)、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等检测手段,分析涂层物相形貌,观察HA涂层在模拟体液中影响.结果XRD检测结果表明,在模拟体液浸泡过程中,涂层主要组成相相对含量结晶度不断发生变化.由SEM分析结果可知,在浸泡过程中,内送粉方式下制得HA涂层表面沉积物呈现近似网状结构.同时,在Ringer溶液中,可以观察到HA涂层溶解痕迹.结论通过适当热处理可以恢复HA结构完整性,同时提高涂层结晶度.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等离子体喷涂 模拟体液 碳复合材料
  • 简介:目的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优化方法研究进展,并从过程控制角度为涂层优化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从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进行后期热处理以及梯度涂层设计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涂层优化研究进展情况.结果通过改变喷涂工艺参数可以改善涂层组织与性能;通过对涂层进行后期热处理可以提高涂层结晶度;通过制备梯度涂层可以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结论研制出既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又有较好稳定性种植体材料是下一步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材料发展方向.

  • 标签: 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 涂层
  • 简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组不同摩尔比DL-LA/GA/TMC三元共聚物。通过GPC、1H-NMR、DSC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摩尔比对共聚物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摩尔比与投料摩尔比基本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DL-LA含量增加略有升高,而随TMC含量增加明显降低;共聚物拉伸强度随TMC含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改变TMC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材料韧性,当TMC含量≥35%时,共聚物显示了热塑性弹性体特征;当TMC含量为50%时,聚合物断裂伸长率达到1778.5%,拉伸强度仍保持在12.4MPa。

  • 标签: DL-丙交酯 乙交酯 三亚甲基碳酸酯 三元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ASTM直接接触法间接接触法对六种不同材料溶血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检测聚乙烯、丁腈手套橡胶#2溶血等级判定结果是一致,而乳胶手套、橡胶#1Buna橡胶用两种方法检测溶血等级判定结果不一致,且乳胶手套Buna橡胶溶血指数差异显著。我们分析了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测,导致结果不一致原因,为医疗器械或材料溶血性能检测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新标准发布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医疗器械 溶血性能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方法 直接接触法 间接接触法
  • 简介:合成了一种新原位凝胶化温度敏感型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丁酯)(聚(NIP-co-BMA)),通过改变两种单体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变温度可原位凝胶化聚合物。用FTIR1H-NMR对单体及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P合成及其提纯影响因素;讨论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分子量及相转变温度LCST相变时间影响;研究了外加盐浓度对聚合物相变温度影响,结果发现,随着NaCl溶液浓度提高,聚合物相变温度逐渐降低。利用聚合物温度响应性,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控制聚合物溶液在肿瘤部位沉淀,堵塞血管,切断肿瘤细胞营养供应而枯死,达到栓塞治疗动脉瘤目的。

  • 标签: 原位凝胶化 温度敏感型聚合物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丁酯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生物材料医用装置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以及生物学评价方法,并对生物学评价意义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了概述.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生物学评价
  • 简介:直流电导入药物离子,可以解决口服注射药物难以到达组织部位以及剂量不足问题。我们介绍了采用高频方波导入法,大幅度提高有效导入脉冲平均电流峰值电流,且无极化现象发生,不会引起皮肤电化学灼伤,明显提高了离子导入治疗效果,并探讨了反向离子导出临床意义。

  • 标签: 高频方波 离子导入 人体组织 给药方式 疾病治疗
  • 简介:近年来,炭材料由于它独特结构、优异性能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炭材料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炭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有它独特优势。炭材料作为人工生物材料已经被广泛地研究。本文阐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碳纤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发展前景。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纳米碳管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学
  • 简介:目的研究明胶溶胀行为对多孔骨水泥性能结构影响.方法在α-磷酸钙骨水泥体系中加入生物明胶,研究明胶对骨水泥水化产物、抗压强度产物微结构所产生影响.结果利用明胶溶胀行为与水化过程中体系pH值变化相关性,可制备具有大孔微孔结构骨水泥.结论加入明胶促进羟基磷灰石成核,提高骨水泥抗压强度.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明胶 多孔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用铜离子微创疗法治疗痔出血及痔脱出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84例Ⅰ~Ⅲ期内痔患者(铜离子治疗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30~71岁;病程1天~30年;进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同时选择同期72例内痔患者(对照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30~71岁;接受药物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铜离子治疗组84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出血量约15ml)。对照组72例,治愈48例,好转23例,未愈1例。对照组24例(好转未愈)转为铜离子治疗组均治愈。结论铜离子微创疗法治疗痔出血及痔脱出,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应证广,无痛苦,不影响工作,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内痔 铜离子 微创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硼酸盐生物玻璃自体髂骨移植对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效果。方法取3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对照组(15只)实验组(15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植入自体髂骨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glass,BG)。术后4、812周行X线检查,观察材料降解新生骨生成情况。术后6周9周分别腹腔注射茜素红钙黄绿素。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Micro-CT检查。结果影像学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空白组,1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新骨完全修复缺损;实验组材料降解与新骨生成协调进行;术后12周缺损处组织学切片显示,对照组实验组缺损处有大量新生骨组织。结论硼酸盐生物玻璃可完全修复兔桡骨干大段骨缺损,其修复效果与自体髂骨移植接近,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硼酸盐生物玻璃 自体骨移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对骨科常用钛植入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赋予其高生物活性。方法利用酸碱腐蚀法对钛基体进行粗化与活化处理,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样品,在钛表面制备了含钙、磷生物活性无机涂层。通过腐蚀率测定、静滴接触角、SEM等方法研究了粗化及活化处理对钛合金样品表面能、润湿性、粗糙度、表面形貌等理化性能影响;通过MG63细胞培养实验观察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细胞粘附、分化增殖情况影响;并通过SEM、XRD等检测方法对不同方法处理样品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天后表面形成含钙磷沉积层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浸泡后样品表面形成无机沉积层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而且采用HCl/H2SO4混合酸于60℃下处理30分钟、5MNaOH60℃腐蚀24小时并在600℃下保温1小时酸碱热处理工艺所得到钛表面粗糙度高,润湿性好,细胞在其上粘附、分化、增殖情况最佳,且其表面沉积HA层更为致密均匀。结论通过对钛基体表面酸碱热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为后期生物学评价提供初步实验依据前期基础。

  • 标签: 钛基体 酸碱腐蚀法 表面活化 羟基磷灰石
  • 简介: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新兴二维碳材料,在生物传感、肿瘤诊断、药物基因载体、抗菌抗病毒、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同时,石墨烯材料能促进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具有抗菌性载药缓释性,在骨科生物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在骨科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相关研究细胞、分子机制,以期为未来基础临床研究提供可取信息。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生物相容性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抗菌
  • 简介:目的抗菌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对涂层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含磷酸锆载银抗菌剂HA涂层,就其对牙龈单胞卟啉菌(Pg)、具核梭杆菌(Fn)及伴放线放线杆菌(Aa)抑制作用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MTT法急性溶血实验检测涂层细胞毒性对红细胞破坏性.结果含抗菌剂5wt%以上HA涂层对Pg、Fn及Aa具有明显抗菌作用,抗菌力大小依次为Pg>Fn>Aa.含抗菌剂羟基磷灰石涂层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或l级,没有细胞毒性.涂层急性溶血率<5%,符合溶血实验标准要求.结论含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真空等离子喷涂HA涂层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生物安全性,是较有前途种植体候选涂层材料.

  • 标签: 真空等离子喷涂 HA涂层 磷酸锆载银抗菌剂 细胞毒性 急性溶血实验
  • 简介:Ⅰ型胶原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结缔组织中,其提取、分离、纯化表征方法日趋成熟。文章从原料选取、除杂、提取、纯化、灭菌等方面,比较了Ⅰ型胶原基本制备原理与常用方法,总结了Ⅰ型胶原结构表征方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展望了Ⅰ型胶原发展前景。

  • 标签: Ⅰ型胶原 材料制备 性能表征 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为了改善聚乳酸材料生物相容性韧性,在PLLA中混合卵磷脂材料进行电纺丝,以制备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使用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卵磷脂材料,利用红外拉曼光谱仪观察其共混性能,使用电纺丝方法制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并采用滴液法测定接触角液体渗透法测定孔隙率,最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考察卵磷脂浓度对共混材料拉伸性能影响。结果加入卵磷脂对电纺丝纤维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两种材料经过物理混合后,材料保持了卵磷脂生物活性。随着卵磷脂含量增加,共混材料接触角逐渐降低,由纯PLLA无纺布75.2°。降至10%浓度卵磷脂32.5°,证明材料亲水性逐渐增加。而电纺丝支架孔隙率为74.4%到81.8%,适合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最后,随着共混材料中卵磷脂浓度增加,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结论卵磷脂可以增加聚乳酸材料亲水性整体力学强度,使之更加适用于血管组织工程领域。

  • 标签: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 聚乳酸 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