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102例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研究组应用FX玻璃离子充填。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FX玻璃离子 光固化树脂 牙龋洞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圈套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50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通过阑尾圈套器丝线悬吊方法行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采用门诊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结果5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其中1例穿孔性阑尾炎腹膜外位,暴露不清,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不包含麻醉前后及准备器械时间)为(35±4)min(25~75min),术中出血量为5~8mL,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0±1.6)h(6.0~20.0h).术后无肠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病理检查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7例、穿孔性阑尾炎1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门诊随访17例、电话随访33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6~18个月),未发生戳孔疝、粘连性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阑尾圈套器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是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二孔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龋齿采取不同充填材料充填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牙龋齿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患儿,共患有龋齿120颗,根据型冲填材料不同120颗龋齿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C组、D组均为Ⅱ类,A、B组均为Ⅰ类,各组患牙均有30颗,其中B组、D组充填复合树脂,归为光固化组,A组、C组充填玻璃离子,归为玻璃离子组,观察治疗疗效及操作时间。结果2年复查,A组、B组充填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充填成功率较C组显著要高(P<0.05);在Ⅱ类充填上,玻璃离子组患儿充填失败率显著高于光固化组(P<0.05);光固化组操作时间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对于乳磨牙I类,可采取操作时间较短玻璃离子充填,而对于乳磨牙Ⅱ类型,应选择强度较高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 标签: 玻璃离子 乳牙龋齿 光固化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患儿乳牙龋齿应用玻璃离子与光固化材料进行填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乳牙龋齿治疗患儿82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1例应用光固化材料充填,试验组41例应用玻璃离子材料充填,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较参照组患儿,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儿乳牙龋齿进行填充时,选用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填充治疗成功率更高,填充效果更好,减少治疗后不良症状,对保障患儿牙齿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玻璃离子 光固化材料 乳牙龋齿充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科修复材料耐磨及硬度与天然牙齿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口腔科收治58例牙齿修复患者,其中,29例患者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29例患者采用镍合金材料修复,采用万能摩损试验机进行纯钛、镍合金摩擦磨损试验,以29颗天然牙釉质作为对照,对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耐磨及硬度。结果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磨损量与硬度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磨损量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硬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磨方面,镍合金材料与天然牙齿相似,硬度方面,镍铬合金与天然牙齿最相似,而密度方面,钛合金与天然牙齿最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 标签: 齿科 天然牙齿 修复材料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树脂充填材料对乳牙治疗效果。方法:筛选乳牙病患儿90例(144颗患牙),时间范围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72颗患牙,光固化膏体树脂充填治疗)观察组(45例,72颗患牙,光固化流动树脂充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充填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90.28%)充填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6.94%)继发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牙病治疗中,光固化流动树脂具有充填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继发龋发生率低等应用优势。

  • 标签: 乳牙龋病 充填治疗 光固化流动树脂 光固化膏体树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小儿乳牙为判定对象,观察分析开展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效果。方法 病例对象取116例小儿乳牙患儿,以数字号形式随机进行患儿划分,即甲组(n=58)、乙组(n=58)。行低速涡轮转修复技术治疗甲组,行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乙组。分析治疗疗效、外观恢复时间牙齿功能恢复时间,对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后,在治疗疗效率统计中,甲组、乙组所占比分别是87.93%、98.28%,较前者,乙组所占比更高(P<0.05)。外观恢复时间、牙齿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后,较甲组,乙组用时更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龋齿充填过程中运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儿为玻璃离子充填,观察组患儿则为复合树脂充填。结果:施治前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70%,对照组13.51%,P<0.05。结论:对于儿童龋齿患儿采用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效果优于玻璃离子,且更有利于提升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龋齿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 儿童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3期)、EMbase、CNKI、CBM、VIP及WanFangData数据库,查找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12个研究,包括3744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2年后脱落率无明显差异[OR=1.19,95%CI(0.70,2.02),P=0.53],光固化复合树脂组表面磨损率明显低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PetoOR=0.31,95%CI(0.22,0.44),P〈0.00001],但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微渗漏或继发龋发生率[OR=1.83,95%CI(1.11,3.01),P=0.02]及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发生率[PetoOR=2.84,95%CI(1.82,4.45),P〈0.00001]明显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2年后磨损程度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但发生微渗漏或继发龋机率及对牙髓刺激程度比光固化复合树脂小。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状缺损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氟化氨银在非充填病治疗中应用。氟化氨银是一种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病相关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氟化氨银与非充填式治疗方法结合,可以通过促进坏组织再矿化抑制致病菌生长,实现治疗控制。研究对于改进病治疗方法,减少对患者牙体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氟化氨银 非充填式 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乳牙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口腔科2014.3~2016.3收治乳牙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传统窝洞预备技术,观察组(n=45)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1.7%,明显低于观察组之88.9%,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治疗小儿乳牙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强度玻璃离子 无创伤修复技术 小儿乳牙龋
  • 简介:由于光固化树脂材料色泽好,无汞对人体毒性,微创等特点,它在临床治疗后牙中应用越来越多[1]。由于它操作步骤多,材料本身有聚合收缩等特性,使其治疗复杂程度高于银汞合金充填,尤其对后牙邻合面治疗,使用普通成形片固位易出现邻接关系,邻面形态恢复不佳等问题。而帕拉垫系统属于分段成形片,它在邻面固位成形上原理普通成形片不同,能有效减少治疗后出现食物嵌塞牙周炎发生。作者在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探讨帕拉垫普通成形片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邻合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后牙龋洞 临床治疗 成形 光固化树脂材料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银汞合金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修复乳牙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儒乳牙患儿11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55)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传统充填技术进行修复,观察组则采取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12个月失访率、失败率、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12个月继发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修复乳牙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儿疼痛,是可行性较高乳牙修复方法之一。

  • 标签: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修复 乳牙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技术应用于儿童牙科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治疗4~8岁患儿童148颗乳磨牙充填,分析半年、12年复查ART充填物以及继发龋情况。结果 有95.6%患儿在治疗时候配合度良好;I类半年、1两年完整保留率为94.7%、92.0%84.1%,II类半年、1两年完整保留率为94.4%、90.4%82.3%。I类II类两年后复查发生继发龋发生率为4.5%8.4%。结论 经过ART治疗儿童病具有无痛简便优点,能够提高患儿牙齿充填物完整保留,对预防及控制早期病较为有利。

  • 标签: 非创伤性 充填 治疗技术 儿童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