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患者在发病时予他汀治疗,其生存及神经功能预后好于不服用他汀药物患者。以色列Hadassah医学中心发言人RonenLeker表示,这可能提示他汀药物在ICH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他汀药物 预后 治疗 HEMORRHAGE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2006年1月7日因车祸致伤头面部伴意识障碍2h入院。伤后即昏迷,面部流血不止,伴有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有抽搐小便失禁。

  • 标签: 颅脑损伤 贯通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人龋齿患病情况研究,发现并总结其牙体损害情况,探讨精神病人牙齿保健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精神病人145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本院职工255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入组者逐个进行牙齿健康状况检查,记录龋齿缺失情况,包括病修复者,结果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龋齿总数、缺失总数缺失补指数(DMFT)比较中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别,在刷牙次数、患率、缺失率等方面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精神病人病患病情况严重,患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刷牙次数、时间、质量及服用精神药物影响较大,此外饮食及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 标签: 精神病人 龋病 患龋率 疾病调查 牙齿保健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l)B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毒整合位点基因(Bmil)在人类胶质瘤中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胶质瘤分化程度关系。方法制作由WHOⅡ级胶质瘤组织30例、WHOⅢ级胶质瘤组织19例、WHOⅣ级胶质瘤组织21例与正常脑组织13例组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nlBmil表达情况。结果PinlBroil在WHOⅡ、Ⅲ、Ⅳ级胶质瘤阳性率分别是(35±3.7)%,(63.7±3.9)%,(77.9±9.2)%(20.1±5.1)%,(55.1±6.3)%,(61.7±2.7)%,均高于各自正常组(10.7±2.9)%(7.9±1.3)%,均为P〈0.05。PinlBmil表达与胶质瘤等级呈正相关。结论PinlBmil可能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nlBmil表达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有效诊断指标。

  • 标签: 胶质瘤 PINL Bmil 组织芯片
  • 简介:癫痫(epilepsy)就是人们常说“羊角风”或者“羊癫风”,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约为7.0%,年发病率约为28.8/ 10 万,一年之内发作活性癫痫患病率约为4.6%,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40万。目前,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第二大常见病。

  • 标签: 癫痫;突然发作;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脑损伤后脑内5-羟色胺(5-HT)离子(Ca^2+)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对脑继发性损害。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5-HT及Ca^2-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测量脑含水量并作病理观察。结果:在脑损伤后4h,脑组织中5-HT及Ca^2-含量显著增高,伤后8h仍维持在高水平.伤后4h脑含水量递增,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受损逐渐加重。结论:5-HT过度合成释放可使脑组织内Ca^2+集聚增加.造成神经细胞严重损伤,并引起和加重继发性脑损伤。

  • 标签: 脑组织 5-羟色胺(5-HT) 颅脑损伤 脑含水量 5-羟色胺 实验性
  •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各个医院检查程序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际专家组织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开始规范TCD操作方法,统一诊断标准,确定使用范围.第一部分介绍脑血管疾病频谱TCD检查.颞窗常用于观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C1段(ICA)及前交通动脉(AComA)、后交通动脉(PComA)侧支循环;眼窗用于观察眼动脉(OA)ICA虹吸部;枕窗用于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尽管Willis环构成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但完整诊断性TCD检查还是应该评价双侧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范围30~40mm),M1段(深度范围40~65mm)[大脑中动脉M1段中点深度位于50mm处(范围45~55mm),平均长度约16mm(范围5~24mm)],大脑前动脉A1段(深度范围60~75mm),颈内动脉C1段(60~70mm),大脑后动脉P1~P2段(平均深度63mm,范围55~75mm),前交通动脉(70~80mm),后交通动脉(58~65mm),眼动脉(40~50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mm),椎动脉(40~75mm),以及基底动脉近端(75~80mm)、中段(80~90mm)、远段(90~110mm).经下颌下窗检测颈段ICA远端(40~60mm)可以计算VMCR/VICA比值或Lindegaard指数,用于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程度.诊断性TCD检查目的是探查上述动脉节段特征性频谱,确定动脉血液流动方向,计算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对于频谱多普勒具有M-模超声装置来说,建立标准化检查程序,诸如选择探头位置、角度深度及血管区分等,将有助于该项检查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疾病 操作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p21^Waf1/cip1p27^Kip1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关系。方法构建包含6例正常垂体、36例侵袭性腺瘤(侵袭组)58例非侵袭性腺瘤(非侵袭组)石蜡标本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21^Waf1/cip1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MALDI-TOF法分析p21^Waf1/cip1p27^Ki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析垂体腺瘤患者p21^Waf1/cip1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关系。结果侵袭组高表达p21^Waf1/cip1者为8例(22.2%),H-Score值为148±28.4;非侵袭组高表达p21^Waf1/cip1者为39例(67.2%),H-Score值为217.2±43.2;侵袭组高表达p27^Kip1者为10例(27.8%),H-Score值为122.1±31.1;非侵袭组高表达p27^Kip1者为37例(63.8%),H-Score值为187.2±36.6。两组p21^Waf1/cip1p27^Kip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00;χ^2=11.52,P=0.001)。p27^Kip1表达水平与血清促乳素水平呈负相关(r=-0.237,P〈0.01)。CpG位点甲基化检测显示,p27^Ki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50%为7/33,其中4个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垂体腺瘤p21^Waf1/cip1p27^Kip1表达水平降低与肿瘤侵袭行为有明显关系;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影响p27^Kip1表达水平。

  • 标签: 垂体腺瘤 P21^WAF1/CIP1 P27^KIP1 甲基化 侵袭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缺血外科治疗指征方法.方法对46例脑缺血病人手术前后临床、影像学、脑血流资料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随访期内有4例发生TIA,无一例发生完全性卒中.6例行颞浅动脉脑表贴敷术,随访期内4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无永久手术并发症.结论在适应证选择正确前提下,脑血流恢复重建手术可改善脑缺血症状,预防完全性卒中发生.

  • 标签: 脑缺血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影像学检查 脑血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CAG重复次数为19次)异常(CAG重复次数为8266次)atrophin-1[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致病基因]全长基因真核表达体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比较稳定转染瞬时转染两种细胞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建立良好细胞模型。方法基于已构建GFP-atrophin-1.019/Flp—InTREx293GFP—atrophin-1-Q82/Flp—InTREx293两种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Tet—on诱导表达。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正常与异常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表达定位,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脂质体介导法重组真核表达质粒GFP—atrophin-1-Q19GFP—atrophin-1-Q66瞬时转染293TSH—SY5Y细胞,HE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细胞形态结构、蛋白质表达定位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blotting检测atrophin-1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稳定转染体系中,绿色荧光信号大多位于细胞核内,异常蛋白质呈不均匀分布且有少数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胞核结构欠完整,核膜皱缩,核内结构紊乱。在瞬时转染293T细胞体系中,HE染色可见异常细胞核内形成粉紫色嗜酸性小体;大量atrophin-1融合蛋白在核内呈点状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核膜皱缩严重,核内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且核仁消失;Westernblotting检测均表达atrophin-1融合蛋白。在转染SH-SY5Y细胞体系中,蛋白质表达定位及Westernbloning检测结果与转染293T细胞基本一致。结论包含异常扩增多聚谷氨酰胺链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体系中可产生明显核内聚集现象,并引起细胞形态改变,此为研究DRPLA核内包涵体形成及其在发病中作用,以及进一步干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基因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显微镜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Aβ1-40、Bax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Pue)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Pue治疗组,以Aβ25-35。右侧杏仁核注射制备大鼠AD模型,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与海马组织Aβ1-40。Bax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内有Aβ1-40、Bax少量表达,两者均以皮层内为多,海马组织内少;AD模型组大鼠皮层海马组织Aβ1-40与Bax表达增加.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Pue能改善AD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ue治疗组大鼠皮层海马组织Aβ1-40、Bax表达减少,与A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e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Aβ1-40Bax表达,抑制β-淀粉样肽神经毒性,减轻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及抗痴呆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Bax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h及1、3、7、14d挫伤灶周围HIF-1αGLUT-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GLUT-3mRNA在伤后4h升高,12h达高峰,7d基本正常;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GLUT-3蛋白在伤后4h表达升高,1d达高峰,7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h~3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TBI后脑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PC12细胞生长凋亡影响.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建立稳定表达PS-1WT突变型L286V基因细胞克隆,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PS-1突变型L286V能使RA诱导PC12细胞增殖指数降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在正常培养条件无血清培养下,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PC12细胞均具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以无血清培养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PC1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 标签: Presenilin-1突变 RA诱导 PC12细胞生长 PC12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AD
  • 简介:目的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后脑创伤大鼠血清TNF-αIL-1β浓度变化,探讨白藜芦醇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h、12h、24h、48h、72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动物5只。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动物。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50mg/kg体重)腹腔注射治疗,伤前1d治疗一次,伤后每天治疗一次;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股静脉取血,静置分层后离心,取血清低温保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浓度。结果伤后治疗组TNF-αIL-1β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降低伤后血清TNF-αIL-1β浓度,对脑创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脑保护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低氧状态下血脑屏障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D,Aβ)转运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表达变化。方法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s)分别进行正常气体培养(正常对照组)以及24h、36h及48h低氧培养,用RT—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RAGELRP-1mRNA蛋白表达。结果低氧24h组RAGEmRNA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48h组RAGEmRNA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低氧24h、36h及48h组RAGEmRNA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低氧各组LRP-1mRNA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呈时间依赖性(P〈0.05);RAGE/LRP,1mRNA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结论在慢性低氧状态下,血脑屏障BMVECs表达RAGE上调,LRP-1下调,RAGE/LRP-1比值增高,推测可能由此增加了Ap净入脑量。

  • 标签: 慢性低氧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 体相关蛋白-1
  • 简介:目的探索运动作为抑郁症主要疗法可行性。方法咨询实践患者配合。结果案例表明,运动疗法有效地治疗了部分抑郁症患者抑郁。结论体育运动疗法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抑郁症方法被采用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运动疗法 心理咨询 生活方式 体育锻炼
  • 简介:2016年6月16日收治1例垂体腺瘤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糖尿病病人,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出现脑脊液漏、尿崩症,经过护理治疗,7月22日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女,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障碍、双眼视力逐渐减退、模糊4个月于2016年6月16日入院。外院头颅CT显示垂体腺瘤。入院时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8。术前白细胞总数13.09×109/L,血红蛋白浓度109g/L,血小板总数109×109/L,空腹血糖10.7mmol/L。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控制血糖,输注血小板,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6月20日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静脉滴注1单位治疗量血小板2单位A型红细胞悬液。6月21后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2.35×109/L;血红蛋白浓度108g/L;血小板总数173×109/L。术后体温正常,出现脑脊液鼻漏、低钠血症。

  • 标签: 垂体腺瘤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糖尿病 脑脊液漏 尿崩症 护理
  • 简介:目前,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证据与实践、指南与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尽管患者可能有个体化治疗方案,但其结果并未达到指南目标要求。脑卒中高额治疗费用也已成为全球关注问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优化当前医疗模式,全面认识并早期治疗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效果,增加预防、早期监护康复治疗投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才会在远期看到治疗费用节省。

  • 标签: 循证医学证据 脑血管疾病 临床实践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