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不同镇痛方案,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子宫复原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顺产率为88%,对照组是68%,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时间的影响较小,能够降低我国的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

  • 标签: 分娩全程镇痛对 分娩产程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医院收治的72例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生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40例采用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比不同生产方式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不同产程分娩时间、完全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分娩产程,可提高母婴分娩质量,

  • 标签: 待产姿势 分娩模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焦虑对产妇对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本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产妇的焦虑程度,以焦虑评分<8分为无焦虑组,共50人;以焦虑评分≥8分为焦虑组,共50例;以视觉模拟评分作为测量分娩疼痛指标,比较两组的产痛、产程长短、剖宫产率的高低、产后出血量等。结果焦虑情绪的产妇出现产痛剧烈,潜伏期、活跃期延长,剖宫产率高,产后出血率高等特点。结论应对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和预防产妇的焦虑状态,实施适当的医疗干预,降低因为产妇情绪异常而产生的产科不良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焦虑产妇 分娩疼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临床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7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镇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35例和对照组(镇痛分娩+传统体位分娩)35例,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室息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479.61±137.80)min、第二产程(37.10±12.07)min、第三产程(8.12±2.55)mi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vs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结合自由体位能够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镇痛分娩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分娩与自然分娩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足月妊娠(孕37~41+6周)分娩的产妇共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临产将其分为计划分娩组60例和自然分娩组102例,对比两组产时经过、分娩方式。结果计划分娩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阴道顺产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计划分娩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分娩增加剖宫产率,并且延长了产程时间,应以自然分娩为首选。

  • 标签: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计划分娩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74例为对象,按照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助产方式;无痛分娩组(36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  结果: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无痛分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分娩可以缩短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产妇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7年 01月~ 2019年 01月收治的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不给予镇痛措施,观察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两阶段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 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4%。两项结果均具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待产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足月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仰卧位待产。观察组43例,采用自由体位待产;观察两组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一产程使用药物干预例数、发生软产道裂伤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平均8.0±1.25小时,对照组为10.0±1.33小时。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平均1.25±0.25小时,对照组为1.5±0.50小时。观察组第一产程中药物干扰率为20.9%,对照组为27.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分别为2.3%、5.0%。结论自由体位待产可以缩短产程、减少第一产程的干预、及减少新生儿产伤的发生。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分娩结局的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6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是11.7%与对照组(66.7%)相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30%)、阴道助产率(58.3%)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种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是38.3%,高于对照组8.3%;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5%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时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的几率升高,对产妇和新生儿产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给予此类患者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孕妇进行分组,实行常规护理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在常规护理上实行产前护理干预的孕妇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护理前后的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孕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进行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孕妇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身体状况评分,在临床护理应用上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阴道分娩 疤痕子宫 产前护理干预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护理干预在改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中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缓解焦虑、紧张心理,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观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联合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不同产程中的宫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分娩的2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产妇在常规待产室待产,无任何陪伴分娩分娩镇痛的应用,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联合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在不同产程中的宫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不同产程中的疼痛感、产程时间、剖宫产率、胎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分娩 导乐陪伴 宫缩疼痛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孕妇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产前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分娩的信心,消除内心的消极心理,有利于缩短孕妇的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 标签: 产前 健康教育 孕妇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头位脐带绕颈对分娩结局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对108例脐带绕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绕颈周数、脐血流S/D值异常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剖宫产率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增多,脐血流S/D值异常剖宫产率增高。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脐带绕颈不是绝对剖宫产指征,但脐带绕颈可给围生儿带来不良影响,应加强产前诊断及产时监护,一旦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脐带绕颈2~3周以上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 标签: 脐带绕颈 剖宫产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脐血流S/D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巨大儿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主要以我院收治的2518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巨大儿有276例,对276例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分娩在剖宫产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比正常分娩要高,在阴道助产率方面,巨大儿分娩明显高于正常分娩,但不具统计学意义。巨大儿分娩的出血情况以及巨大儿窒息情况均与分娩方式无关。结论巨大儿分娩容易导致母婴并发症,因此在产前需要对巨大儿进行合理预测,加强产时工作。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畸形子宫晚期妊娠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先天性畸形子宫妊娠患者30人。探讨其娠妊娠结局,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在妊娠结局中的作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预后及产后出血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早产,终止妊娠在31周~35周,仅有2例足月终止妊娠。采用阴道分娩5例,新生儿窒息的占60%,产后出血在300~500毫升,剖宫产25例,新生儿窒息只有12%,产后出血3例,均为试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达500~800毫升。结论畸形子宫妊娠。早产率高,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超声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羊水指数法(AFI)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分析比较同期本院妇产科190例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妇女(观察组)和20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纽)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纽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 标签: 羊水过少 超声检查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妇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程、分娩结局以及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产后并发症、产道损伤发生率,有利于产后母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仰卧位分娩 母儿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在河池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共1162人,其中到过孕妇学校全程听课一次或多次的有390人,从未到孕妇学校听课的有559人,随机抽取以上人群各200人,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产妇的产检次数、分娩方式的选择、孕产并发症、产后母亲乳汁分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孕检次数、自然分娩率、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率、孕产并发症、产后母亲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产妇全面掌握围产保健知识,提高孕妇的遵医行为,促使其正确应对分娩,有利于产后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剖宫产 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