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动态评估理论认为,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评估不是静态的、单一的结果,而是评估与发展的结合。动态评估的结果可以体现学习者的发展潜力、学习的迁移能力等多方面的状态,而不只是一个静态的测量分数。因此,不同于传统心理测量学方法,动态评估更强调学习者的发展潜力,即学习者现有水平和学习者通过专家、计算机等帮助调节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发展程度。自1997年社会学转向开端,动态评估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特殊教育、学科教育、心理诊断以及心理康复领域,动态评估在语言评估与测试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学者、测试开发人员以及教师的关注,然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评估领域却鲜有研究。和动态评估相关的已有研究和理论评述中,大多将动态评估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估或档案袋评估,这是对动态评估理论基础与实施方式的误解。动态评估植根于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本文首先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第二语言能力发展的本质,阐释动态评估的理论构建过程,并通过对动态评估和与之相关的其他重要理论的梳理,解读动态评估的真正内涵。通过对比动态评估和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传统评估方式,总结动态评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提供评估语言能力的新思路。

  • 标签: 社会文化理论 动态评估 语言能力评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 简介:行政公文是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交流信息的文字载体,记载着国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政策情况,也反映着国家和政权执行机关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倾向。因此,行政公文在国家的政策制定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结果、政府公共政策的传递工具以及政策执行依据,行政公文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行政公文 评估 政府公共政策 国家政府 政策倾向 交流信息
  • 简介:本文通过对前人相关论文的分析和各类文化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德姓氏来源的对比问题,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中德姓氏来源具有相同(如来源于地名、职业等)、相似(如统治者的赐姓等)和相异(如是否有宗教的影响等)的部分,说明文化具有相通性和差异性。这种异同可以作为文化教学的一部分为对外汉语教学使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且在教学中应注意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辅助性等原则。

  • 标签: 中德 姓氏来源 对比 对外汉语
  • 简介:“工具”是语言表达中经常涉及的一个语义范畴,朝汉语里都有格标出现在工具成分的前后。本文主要考察朝鲜语里的“”和汉语里的“用”在介引工具、材料成分时表现出的异同,并描写了“”和“用”由可带具体成分到可带抽象成分的隐喻过程。

  • 标签: 工具 材料 隐喻
  • 简介:本文从组成手段、相同项的省略规则等方面对比韩汉语的选择问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解释。

  • 标签: 汉韩语 选择问句 对比
  • 简介:《尔雅》有云:“肉倍好谓之璧。”所谓“肉”指圆边,“好”指圆孔。令人惊讶的是,英语中有几个单词和它们对应的很好:“肉”对应“roll/round圈/卷/轮”,而“好”对应着“hole/hollow(孔洞)”,含义相近,发音相似,颇为有趣。继续寻找,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对应关系。许多字母h开头的英语单词和声母h开头的汉字发音相似,具有孔、圆、天、神圣、英雄、完美、美好、大、程度、疑问等含义,而这些含义均彼此相关。

  • 标签: “好”字 汉英对比 对应关系 英语单词 汉字发音 《尔雅》
  • 简介: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龚海燕潘文国教授的新作《汉英语对比纲要》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说“新作”,是指这本专著刚刚出版;说“终于”则是因为该书凝聚着作者十年的心血,体现了作者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正如该书后记所说的,作者自一九八...

  • 标签: 英汉对比 汉英语 研究理论 汉英对比研究 重大突破 语言观
  • 简介:以汉语动词“吃”和韩国语动词“(掣吁)”为例,对汉韩动宾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语料库的例句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语义、句法、文化层面的分析,研究了汉韩动宾结构中名词性宾语的类型、属性、语义、句法限制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汉韩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 标签: 动宾结构 (掣卧) 名词性宾语
  • 简介:目前各级教研室都以'管理、研究、指导、服务'为指导思想,事实上各地区教研室对其解读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结合本区域特点,积极转变教科研方式,在工作方式上坚持四个结合,在研究视角上实现四个转型,在工作重点上着力四项行动,在教研机制上推行四个创新,真正做到为行政决策,为学校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高效的推动力。

  • 标签: 区域 教科研方式 转型 教研机制
  • 简介: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均具有父权家长制的文化传统,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量吸收欧美文化,两国的亲属称谓开始形成不同体系。本文从亲属称谓的概念及体系为基点,试归纳两国亲属称谓相异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对比汉日亲属称谓从构成体系到使用特征上产生的不同原因,以及亲属称谓与其各自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伦理观息息相关之缘由。

  • 标签: 中日 亲属称谓 尊卑 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
  • 简介: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 标签: 汉韩对比 强调 强调方式
  • 简介:本文讨论了对比修辞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对比修辞学与翻译学的关系。对比修辞学的两个层面--各语言拥有的修辞手段,修辞资源的对比和各语言拥有的语体和言语体式“言语体裁”的对比,以及对比修辞学的研究顺序,并结合汉俄,汉英等实例阐释了对比修辞学的功用。

  • 标签: 汉外对比 对比修辞 翻译学 修辞学 对比语言学 修辞资源
  • 简介:在汉语教学中,口语课程的成绩测试一直存在着不够规范、缺乏客观性和评分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本文考察了12位汉语专职教师的评分过程,通过分析他们对10名学生口试样本的评分及评分依据,探讨了教师标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于考察汉语口语水平的5项1l点评估标准。

  • 标签: 流利性 口语成绩测试 标准
  • 简介:2012年12月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发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9(2012年版)。本文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9(2012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师标准9(2007年版,以下简称《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框架、具体内容、总体特点三方面来论述新、旧标准的异同。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在原有标准框架上进行了凝练,突出了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技能,更加注重学科基础、专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增强了实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新标准》展望其对未来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影响。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对比分析
  • 简介:内容简介:韩国语和汉语祈使句的本体研究比较全面,但对比研究相对薄弱,深入研究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祈使句成立的条件和范围,分析和对比了韩汉肯定祈使句、否定祈使句、强调祈使句及间接祈使句等在句法语义、认知、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基于从外国留学生汉语口语教材中搜集的320名语料,本文对汉英文化中的称赞语及其应答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它们有高度模式化的不同语言公式,包括语义公式、句法公式和常见应答公式;并分析了汉英称赞语的社会功能,归结出汉英文化底层某些文化设定差异。

  • 标签: 称赞语 语言公式 社会功能 文化设定 文化差异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汉语和越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有声调;都是孤立型语言,基本语序都是SVO,语法意义的表达主要靠虚词和语序。加上长期的语言接触,越南语中出现大量从汉语借人的词语,汉越词占了越南语词汇的60%以上,使两种语言有了相似性。

  • 标签: 语言对比研究 语序 论文集 语法意义 越南语 语言接触
  • 简介: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中性、期望],与同类的“遭”字句分工明确,而与“被”字句则多有交叉。“获”字句的结构类型少于“被”字句和“遭”字句,在大陆与台港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与融合表现。

  • 标签: 两岸四地 被动句 “获”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