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与增压辅助方法相结合建立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对大鼠骨骼肌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自然环境下恢复,B组0.2MPa增压1h恢复,C组0.2MPa增压2h恢复,D组0.3MPa增压1h恢复。4组大鼠在西宁(2260m)经过3天适应性训练和6天正式训练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24h所有大鼠实施腹腔麻醉取大鼠一侧腓肠肌,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结果: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干预后各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较自然恢复组呈上升趋势,其中B组增幅较大。结论:通过1周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的实验发现,各增压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表明高原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对增强大鼠低氧耐受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大鼠运动疲劳的快速恢复以及有效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

  • 标签: 增压辅助 大鼠 骨骼肌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本研究通过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与增压辅助方法相结合建立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对大鼠骨骼肌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Whiste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自然环境下恢复,B组0.2MPa增压舱内恢复1小时,C组0.2MPa增压舱内恢复2小时,D组0.3MPa增压舱内恢复1小时.4组大鼠在西宁(2260m)经过3天适应性训练和6天正式训练训练.在最后-次训练结束后24h所有大鼠实施腹腔麻醉取大鼠-侧腓肠肌,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结果: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干预后各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较自然恢复组呈上升趋势,其中B组增幅较大.结论:通过1周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的实验发现,经增压辅助方法干预后,各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表明高原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可能对增强机体低氧耐受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机体运动疲劳的快速恢复以及有效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

  • 标签: 增压辅助 大鼠 骨骼肌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目的:观察增压辅助训练对运动员体能及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中长跑男子运动员为16名,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8名);采用4周加压舱增氧的方法,实验组每日训练结束后晚19:00进入加压氧舱休息1小时,持续加压增氧休息4周,对照组不进仓;监测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酶(SOD)、谷胱甘肽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等指标。监测仪器为奥林巴-64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结果:过氧化氢酶(CAT)在整个是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过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组在进仓后第2周、对照组在第1周下降到最低值。实验组下降了37.88%;对照组下降了32.97%。LPO实验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分别为57.7%和41.43%,GSH-PX在整个实验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表现了不同的变化,实验组上升了6.59%,而对照组下降并低于基础值。NOS均表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实验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分别为42.53%和19-3%;5-HT对照组下降并低于基础值,实验组上升到最高值上升7.04%。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NOS在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AT、5-HT、NOS、GSH-PX、LPO生成及活性增多和升高。表明增压加氧辅助训练可提高运动员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从而也有利于机体疲劳恢复.并对提高运动员情绪、精力、记忆力的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地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OD呈下降趋势,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与本次试验在加压氧舱内休息仅为1小时时间过短,刺激深度不够有关。

  • 标签: 高原低氧 增压辅助训练 自由基代谢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对运动员肺通气机能的影响,为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应用于及运动训练效果评定提供理科学依据。方法:16名世居高原(海拔2366m)的青年男性中长跑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年龄等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常规训练后实施高压氧恢复,共进行4周,于实验前、4周实验结束后及4周高压氧恢复后3周观察期后的周一上午进行运动肺功能测试,共测试三次。在4周的高压氧恢复后进行3周观察,即运动员按照正常安排训练,不再进行高压氧的恢复。对照组与实验组执行相同训练内容、测试内容及作息时间,但训练后不进行高压氧恢复。结果:1.实验组VO2max/kg、RER、VO2\HR在实验中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基础值相比实验后V02max/kg提高了7%(P〈0.05);VO2\HR有大幅提高趋势(P〉0.05)。说明,高压氧恢复能够提高高原运动员心力储备能力,心脏更能适应大强度的训练。2.实验组VE、EqO2、EqCO2、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P〉0.05)。说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通过高压氧恢复后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并且VE下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有积极影响。结论:4周实验及3周跟踪观察后,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心率降低,表明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对运动员使用高压氧恢复手段进行恢复可以使心脏疲劳程度的恢复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从V02\HR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及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表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高佧氧恢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及摄氧量均有重要意义。但是高压氧恢复手段对运动员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建议应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制定恢复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体能恢复 世居高原 中长跑运动员 气体代谢 心力储备
  • 简介:在王良佐指导眼中,网球是一个智力竞技项目,力度、速度、高度、弧度、深度、角度则是衡量击球效果的六个"度",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六个"度",也就意味着更加接近你预想中的击球效果

  • 标签: 击球效果 击球动作 网球运动 击球点 来球 预判
  • 简介:在诸多钓草鱼的方法中,笔者对串钩钓草鱼情有独钟。因为这种钓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好。众所周知,草鱼是中上层鱼类。海竿挂串钩(坠在钩前,不用漂)投入水中后,钩在水中呈阶梯状排列,可用于钓中下层鱼。由此可见,串钩钓草鱼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笔者近几年的垂钓实践,也证实了这种钓法的优越性。

  • 标签: 钓鱼 串钩钓 草鱼 钓具 钓位 鱼饵
  • 简介:采用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指出用起跳时间,水平速度损失率来评价起跳技术的不足,提出了蹬伸时间指数和水平速度转化率两个新的综合指标,并对其起跳效果技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起跳效果 水平速度 跳远 蹬伸 起跳时间 起跳技术
  • 简介:苍茫碧海,一叶扁舟,地盘有限,翔距不够。特别台岛中、部,东西海岸,横连纵贯,终是不便,只有翔海,别无良策。虽海翔亦不能恣意挥洒,以台湾位置,只宜北放东放,西放近大陆,南放近吕宋(菲律宾),非政治原因,乃自然原因——邻近另一片陆地,倘海翔之鸽群未及定向,离船履水惊恐之时。径飞彼陆避水落脚。永不续返,则海翔失败。是故台岛翔海,北、东两向为正选,做台岛陆地的竞翔延长线,台湾岛本土为海上竞翔鸽群离船后最近的陆地.则海翔易为成功。

  • 标签: 效果图 海峡 政治原因 自然原因 台湾岛 西海岸
  • 简介:我国女排和苏联男排取得“四连冠”和“五连冠”的经验证明: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的胜负,不但取决于运动员的生理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心理因素。可见心理因素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很多,念动训练、也叫运动表象演练,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念动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唤起运动表象,在运动员大脑中进行表象演练的一种

  • 标签: 念动训练 排球运动员 排球比赛 运动表象 心理训练 运动技术水平
  • 简介:<正>技能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体操教学训练工作中如何运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论述。一、技能迁移与干扰的概念及其在体操教学训练工作中的意义。上体操训练课时,往往发现运动员想的只是如何记住所学的技术要点,而动作过程的基本姿态本身却很少需要去考虑。如果回想他们初学体操姿态时的情况却大不相同。那时要特别注意压腿和绷直脚尖,压得很吃力,有时教练员压重了还要哭鼻子,流眼泪。以后由于反复练习压腿绷脚尖,才使得腿部的动作姿态达到近乎自动化了。这种由于练习而养成近乎自动

  • 标签: 技术要点 迁移规律 新技能 体操教学 技能迁移 动作技能
  • 简介:一、根据肌肉收缩的状态来分析近来,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是等运动性肌力训练,就是从人们早以注目的肌肉锻炼法,分成向心的和离心的。但是,直到把它统称为动力训练之前,人们议论的中心就是肌肉收缩的状态不同,对骨骼肌产生的效果是有显著区别的。的确,为增强肌力,从基础性训练这一观点来看,这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可

  • 标签: 肌力训练 肌肉收缩 中心话题 肌群 快肌纤维 慢肌纤维
  • 简介:为了在有效的教学时数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复杂的运球技术,本文提出加强诱导性练习的具体作法,通过试验对比,新的教法有更多的优点。

  • 标签: 运球手法 反复强化
  • 简介:运用实验比较方法,旨在通过运动保健课教学,为体弱大学生的终身健身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思想基础。实验证明,开设运动保健课,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深入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尤其在体弱大学生的思想上,更加深了加强锻炼意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素质,提高学生健身意识及手段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体弱学生 运动保健课 健身意识
  • 简介:柔道是将对手摔投并直接制服的两人对抗性项目。它是通过手法控制,使身体产生最佳力从而达到其目的。为此,出手角度在手法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的出手角度,仅提高柔道训练中的手法效果,加强运动员的有效进攻意图和竞技能力。

  • 标签: 出手角度 柔道 竞技能力 进攻 运动员 训练
  • 简介:通过三维高速摄像法和二维摄像法对篮球运动员的罚篮动作进行拍摄,运用Motion视频分析系统对受试者的罚篮随球动作进行解析,界定投球后发力侧上肢随球动作的不同类型,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揭示其与投篮效果的关系,结合对专家的访谈,探讨投篮效果好的随球动作技术标准,为今后投篮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1)对上臂外展角度和对应投篮得分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P=0.027〈0.05,列联系数值为0.376;2)对肩关节屈角和相对应投篮得分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P=0.000〈0.01,列联系数为0.56;3)对大小臂夹角和相对应投篮得分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结果P=0.172〉0.05;4)对腕关节屈角和投篮得分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P=0.027〈0.05,列联系数值为0.329;5)对投球后手腕内收角和相对应投篮效果两个分类变量间进行卡方检验:P=0.012〈0.05,列联系数值为0.337;6)对手型分类和相对应投篮得分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结果P=0.028〈0.05,列联系数值为0.41。研究结论:投球后保持轻微的手臂外展,相对较大的肩关节屈角,较小的腕关节屈角,适度的手腕内收,较大的食、中指和无名指屈角,体现了上肢在投篮过程中合理的关节运动和用力特征,投篮效果较好。

  • 标签: 随球动作 手臂 手腕 手型 投篮命中率
  • 简介:在现今人们开始注重追求健康生活的大环境下,各项武术运动被传承发扬。木兰拳作为一项新型的健身拳操,其在内涵上表现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在内容上丰富了武术肢体的表现形式,在作用上不但可以起到强身健体、自娱自乐功效,而且有效提高了海内外广大健身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操。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菏泽市木兰拳练习者与非练习者之间的身体素质情况,根据调查数据,研究分析木兰拳对中老年妇女的健身效果,对木兰拳的练习提出改良意见,对菏泽市中老年妇女在练习木兰拳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推动木兰拳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木兰拳 中老年妇女 健身运动
  • 简介:对2013—201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期间“鹰眼回放”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范围、挑战“鹰眼回放”技术的时机、用时及挑战“鹰眼回放”技术给参赛队员及裁判员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等。结果表明:“鹰眼回放”技术的运用减少了误判、错判,使排球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裁判的权威受到较大挑战,影响了比赛的节奏和流畅性。

  • 标签: 世界女排大奖赛 “鹰眼回放”技术 试用效果
  • 简介:江苏省南通投掷训练基地的教练员为了更好地提高训练效率,帮助标枪运动员更有效地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及运动成绩,针对运动员专项力量较差,技术训练与力量训练脱节等薄弱环节,在训练手段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发明了新型的标枪专项力量练习器。

  • 标签: 标枪运动员 专项力量 练习器 使用效果 训练效率 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