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走私毒品是我国最早进行禁毒活动的内容之一,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时至今日,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新形势下的走私毒品犯罪又重新成为一个困扰我国的难题,如何从实体法角度认识该行为,以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助益,就成为当代刑法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走私毒品罪 主观明知 武装掩护走私 抗拒缉私 既未遂
  • 简介:<正>为了有效地同毒品犯罪作斗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法律中将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1985年我国加入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在这两个国际公约中,要求缔约国应当将非法持有毒品与贩卖、制造、运输、过境寄发、输入与输出毒品等行为一并作为犯罪惩罚,而且“尤应科以徒刑或其他褫夺自由的刑罚”。全

  • 标签: 非法持有毒品罪 毒品犯罪 精神药物公约 国际公约 麻醉品 缔约国
  • 简介:制造毒品在我国刑法中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相并列,制造的内涵及外延是该客观方面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出现的一些关涉“制造”的情形产生了较大分歧,司法实践中需要对毒品的分包、在毒品中搀杂、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乳汁、提纯或稀释毒品等较为常见的行为进行准确界定。从实定法的角度出发,在制造毒品的本质属性——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 标签: 制造毒品罪 搀杂 提纯 稀释
  • 简介:为了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我国刑法应该保留运输毒品,应根据案件的证据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区别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是动态有位移的持有还是静态无位移的持有;主观上是为了流通还是吸食;毒品数量是否达到较大以上。运输毒品的主观要件内容:运输毒品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且大部分是间接故意;明知毒品包括确切地知道是毒品和很可能知道是毒品;运输毒品的行为人不需要明确认识到毒品的种类和数量。

  • 标签: 运输毒品罪 立法价值 非法持有毒品罪 主观要件
  • 简介:运输毒品是一种抽象危险犯,其侵害法益为人民健康。贩卖毒品行为一方面表现为毒品在行为人支配下实现了空间位置的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毒品的移动从始至终在我国领域之内。贩卖毒品主观上应当具有对毒品种类的认识与违法性认识方能成立故意。

  • 标签: 运输毒品罪 法益 行为方式 故意
  • 简介:非法持有毒品是查获毒品而不能证明实施其他毒品犯罪时兜底适用的罪名。刑事推定是在无法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前提下,根据已查明事实以经验法则做出合乎常理的推论,刑事推定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唯一的标准。

  • 标签: 贩卖毒品 非法持有 刑事推定 人权保障
  • 简介:贩卖、运输毒品的数量以及复杂疑难程度在毒品犯罪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控制下交付和诱惑侦查作为司法实践中侦破贩卖、运输毒品案件最常用且有效的特殊侦查措施,前者已经得到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认可,对于利用其侦破的毒品买卖案件,按照毒品是否被侦查机关替换,可以区分为原物的控制下交付和替代物的控制下交付,原物的控制下交付可以构成贩卖毒品的既遂,以无毒物替代毒品由于对象不能则只能构成贩卖毒品的未遂,而对于利用后者侦破的毒品案件则需要区别对待,利用犯意型诱惑侦查收集的证据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范畴,而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则可以作为侦破毒品案件的有效、正当措施。另外“以牟利为目的”不是贩卖毒品的必备要素,贩卖毒品既遂的标志是毒品的交付,运输毒品根据运输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别为“为走私、贩卖而运输”、“为转移而运输”、“为吸食而运输”三种形式,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

  • 标签: 贩卖毒品 运输毒品 控制下交付 诱惑侦查 既遂 疑难案件
  • 简介: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少学者质疑运输毒品存在的合理性,并主张废止运输毒品。我们认为,运输毒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公众健康,运用其他制裁手段无法保护法益,且在刑法中规定运输不会禁止有利于社会的行为、限制公民的自由。另外,根据现行刑法中运输毒品的规定,可以对运输毒品的行为进行公正地处理,并能有效预防、抑止该种犯罪再次发生。因此,我国刑法中的运输毒品符合刑法的谦抑原则,应当予以保留。

  • 标签: 运输毒品罪 刑法的谦抑原则 法益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而被判处死刑的人数高居不下,这与我国现行的死刑政策相抵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社会危害性迥异,因此,应对刑法典第347条规定的罪名进行分解,实行条文单一、罪名单一化立法,配置不同的法定刑,并不能对制造毒品配置死刑。同时,从运输毒品的性质来看,其不应当作为独立的罪名,而应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共同犯罪或非法持有毒品论处。从而,毒品犯罪的死刑在立法上得以严格而合理的限制。

  • 标签: 选择性罪名 运输毒品 死刑 立法控制
  • 简介:非法持有毒品,是指行为人明知是毒品,仍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以占有、携带、藏有或者其他方式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的行为。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该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它既包括明知是毒品仍非法持有的直接故意,也包括明知他人委托保管的物品中藏有毒品而持放任态度仍予以保管的间接故意,而过失则不构成该;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的行为,即行为人持有的毒品既违反了国家毒品管理法规,且已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中该的数量起刑标准。

  • 标签: 非法持有毒品罪 刑法规制 法律适用 犯罪构成要件 管理法规 直接故意
  • 简介:<正>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与病痛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了一些能起麻醉作用、减轻疼痛或改变情绪的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又发现这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如使用得当,可以缓解病痛,发挥药物的作用:如果滥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而有害健康,成为毒品毒品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上述药物能使人对其产生依赖性、或瘾癖性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 标签: 毒品犯罪 注射毒品 制造毒品罪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犯罪分子
  • 简介:<正>我们必须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毒品之所以非法是因为它造成问题,而不是因为毒品是非法的才成为问题。——科菲·安南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李斯特一、引言近几年来,受国际毒情影响,制毒、贩毒、吸毒在我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禁毒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禁毒法草案的起草工作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顽疾,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几乎影响世界每个国家。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6年度世界禁毒报告》,毒品贩运已涉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消费问题;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

  • 标签: 毒品滥用 毒品问题 禁毒工作 毒品消费 刑事政策 禁毒法
  • 简介:<正>我国刑法第171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称《严惩决定》)、《海关法》、《关于惩治走私的补充规定》(以下称《补充规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称《禁毒决定》)中对毒品犯罪都作

  • 标签: 打击毒品犯罪 注射毒品 罪状 补充规定 犯罪问题 我国刑法
  • 简介:在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犯罪中.应区分居间介绍行为的不同情况,对居间行为人分别定罪处罚,不能一概认定为贩卖毒品的共犯。其中,为毒品的出卖方推销、介绍毒品的居间行为人,应认定为贩卖毒品;受吸食毒品者委托,帮助吸毒者购买毒品的居间行为人,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

  • 标签: 非法持有毒品罪 贩卖毒品罪 行为人 居间 买卖 毒品案
  • 简介:毒品犯罪与洗钱犯罪是密不可分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毒品洗钱犯罪活动日益严重。毒品犯罪集团绞尽脑汁,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与手段进行洗钱活动,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分析研究毒品洗钱犯罪的未来发展趋势,使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其危害性,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打击这类犯罪活动。

  • 标签: 洗钱犯罪 毒品犯罪 犯罪活动 打击 问题研究 手段
  • 简介:本文用改良的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对走私贩毒的大麻毒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均能完全分离出大麻的3种主要成分:大麻酚(CBN)、四氢大麻酚(THC)及大麻二酚(CBD),灵敏度:薄层法0.15μg,气相色谱法10ng

  • 标签: 大麻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 简介:刑事推定已在刑事法律中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刑事推定理论的论述,阐发了肯定刑事推定证据规则的观点,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李新华窝藏毒品案发表了与生效判决截然不同的意见。

  • 标签: 刑事推定 窝藏毒品案 毒品犯罪 案例 证据 刑事诉讼法
  • 简介: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对关系到罪与非、刑罚轻重的关键问题要慎之又慎,如毒品数量和明知认定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的不合理规定需引起反思,毒品累计应区分同种和异种毒品计算,有吸毒情节的贩卖、持有毒品中应不同对待吸毒行为来确定毒品数量。在毒品犯罪中只要行为人达到认识到犯罪的对象是“毒品”即可认定为明知.需注意的是对推定明知应谨慎使用,排除合理怀疑。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行为应该分情况予以界定此行为性质和居间人地位。提供机会型和犯意引诱型的诱惑侦查不可一概作为合法辩护的理由。毒品犯罪数问题应予以区分认定。

  • 标签: 毒品数量 明知 居间介绍买卖 诱惑侦查 罪数认定
  • 简介: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尽管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禁毒工作,但毒品问题依旧严重,甚至呈现出不断发展、恶化的趋势。中国作为受毒品毒害最深的国家之一,从古到今,可以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禁毒历程,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禁毒道路,其中原因不是没有很好的进行禁毒活动,而是对中国毒品犯罪的原因认识不够。

  • 标签: 毒品犯罪 禁毒工作 毒品问题 国家 中国国情 社会问题
  • 简介:毒品犯罪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毒品犯罪的形式越来越趋组织化。分析毒品犯罪组织形成的原因。总结为社会文化的趋同性是毒品组织共同的行为纽带,追求最大利润是毒品犯罪组织合作的根本,毒品犯罪的合法化是毒品犯罪组织的社会心理冲突。

  • 标签: 毒品犯罪 组织形成 合法化 根本 冲突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