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常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化方法包括化学交联、免疫共沉淀等,这些方法反映的是体外的情况而非体内情况,而且这些方法无法让我们直接克隆与某已知蛋白质作用的未知蛋白质的基因。最近一种新的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就是“Yeasttwo-hybridsys-tem”,我们姑且将其译为“酵母杂合系统”。该技术

  • 标签: 酵母双杂合系统 转录激活因子 报告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 转录激活区 启动子
  • 简介:戴尔发布了两款新的PowerEdge核服务器。PowerEdge830是一款塔式服务器,主要针对工作组或远程办公;PowerEdge850是一款1U机架式服务器,设计成为数据中心。由于使用核处理器,这些服务器可比上一代单核产品性能分别提升62%和79%。

  • 标签: POWEREDGE 机架式服务器 戴尔 核技术 远程办公 数据中心
  • 简介:目的:对毕赤嗜甲醇酵母工程菌inu-26高密度培养表达黑曲霉菊粉内酶的条件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的外源蛋白表达条件。方法:在摇瓶优化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培养,优化最佳产酶条件。结果:以葡萄糖为碳源、微量元素添加量100~200mL/L、甲醇浓度1g/L、pH6.0~7.0、诱导时间96h时酶的表达量最高;摇瓶模拟高密度培养表明影响酵母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葡萄糖和硫酸铵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45和11.5g/L;利用培养基F1进行高密度培养优于其他培养基,工程菌生长符合指数生长曲线,细胞生长延迟期为1.36h,比生长速率μ为0.4846h-1。结论: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葡萄糖-甲醇混合诱导和100%甲醇单一诱导相结合,在菌体鲜重约为280g/L时连续诱导96h,菌体生长良好,不会出现自溶,且酶的表达量最高,为摇瓶培养的3倍多,酶活最高可达540U/mL。

  • 标签: 毕赤嗜甲醇酵母 黑曲霉菊粉内切酶 高密度培养
  • 简介:歧杆菌凝固型无糖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接种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菌株进行发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于39℃条件下培养8h后,再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于42℃条件下培养3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的奶香味。

  • 标签: 双歧杆菌 无糖 酸奶 二次发酵
  • 简介: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及生理功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探讨了国内外关于歧杆菌中胆盐水解酶的生化特性、降胆固醇机理及其生理作用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研究歧杆菌胆盐水解酶,以及歧杆菌及其制品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歧杆菌 胆盐 胆盐水解酶
  • 简介:由于原核细胞mRNA3'端不存在ploy(A)结构,因而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不同于真核细胞。尽管不能根据oligo(dT)设计引物,但利用全基因中高度分散重复的短序列或回文序列却能有效克服mRNA分子结构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扩增全长cDNA;并且这2种引物设计方法还可以提高RNA指纹图谱的重复性,降低反应的假阳性,从而为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原核细胞 MRNA差异显示技术 引物设计
  • 简介: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对于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十分严重,而TRAIL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能够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TRAIL相关药物 抗肿瘤 临床研究 设计优化
  • 简介:目的:选择发酵系统中各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从而减少各种干扰的影响,以获得稳健的赖氨酸产量。方法:利用田口法的内外表与Box性能规则优化赖氨酸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得知,转速、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影响较大;结果稳定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0g/L、硫酸铵浓度为42g/L、转速为225r/min、初始pH值为6.7、接种量为8%。经实验验证,最优化发酵条件是低灵敏度的,最优目标值比较稳健。在10L自动发酵罐上培养65h,L-赖氨酸盐酸盐的产量为165.68g/L,比优化前提高了12.4%。结论:基于稳健性设计所得的最优发酵条件参数,可使目的产物产量稳定,便于生产操作。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信噪比 L-赖氨酸 发酵优化
  • 简介:高校电学实验设计在现代高校电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实验设计对于学生理论掌握的积极作用,并保证学生对于相关电学原理的准确掌握,就需要在加强对实验设计的优化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对学生思维转向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知识的实践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电学实验的设计与学生思维转向意识的培养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 标签: 高校 电学实验设计 思维转向意识 培养
  • 简介:颗粒剂的灌装是制药生产中关键的一环内容,设计和采取科学合理的灌装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制药生产水平和效率.本文就对于制药生产中颗粒剂灌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颗粒剂 灌装方式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之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也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与攻击图构建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增强计算机安全性能的相关措施。

  • 标签: 计算机网络安全 漏洞检测 攻击图设计 计算机技术
  • 简介:产生免疫原性的残基都是位于蛋白表面的暴露残基,为了消除鼠抗体对人的免疫原性,利用表面再塑方法对本室克隆的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单链Fv片断进行了人源化分子设计。首先确定了鼠及人Fv表面残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鼠与人Fv间表面残基的差异,将有差异的鼠表面残基换成人的。提出了残基最高频率人源化及最相似链人源化两种人源化方案。人源化后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单链Fv的结构经Profile-3D验证是合理的,置换的表面残基溶液可及性未变,且未影响CDRs的结构,应不会影响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为鼠抗体人源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 表面再塑 分子设计
  • 简介: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 标签: 空气湿度 实验设计 科学探究 探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新型2-喹诺酮类Polo样激酶1(Plk1)抑制剂。方法:以Plk1抑制剂ON01910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一系列2-喹诺酮类衍生物,用Autodock软件将该类化合物与Plk1进行分子对接和虚拟筛选,计算结合自由能;以取代的氯(溴)苄为起始原料,先后经巯基乙酸取代、双氧水氧化、与(对甲氧基)苯胺酰化,再经环合、水解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设计的化合物大多数与Plk1的结合自由能均比ON01910的低,结合强度高、稳定性好;合成了16个2-喹诺酮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H-NMR确证。结论:所得化合物中有15个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虚拟筛选结果良好,为后续实体筛选和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Polo样激酶1(Plk1)抑制剂 2-喹诺酮类衍生物 分子对接 设计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