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教育评价中多元主体评价的互动与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3
/ 2

浅论幼儿教育评价中多元主体评价的互动与整合

刘珏

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多元主体评价的概念是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幼儿以及其家长都是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人员,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各方人员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完成。基于多元主体的背景下,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及家长需要从多情境、多方位的搜集幼儿发展信息,通过民主、科学、公正的切入点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本文将简要阐述多元主体评价的概念以及提升幼儿发展评价质量的相关策略。

关键字:幼儿教育;多元主体;评价策略

引言

多元化指的是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教师、家长、幼儿以及对于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所有人员都应参与到评价当中,多元化的主体评价更加有利于教师与家长获得幼儿多方面、多样化的发展信息,便于提升幼儿发展评价的个性与全面性。另外,多元化的概念是指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各个主体评价价值的多元化,不同的评价主体对于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所以,多元的主体可以产生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价值。

一、应用幼儿园档案袋评价法

幼儿园档案袋评价项目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区别于以往的评估方法。教师不再作为独立的评估主体,不再控制整个评估流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档案袋评估模式有机融合,让幼儿成为评判中心之一积极参与到评判活动中。幼儿可以和教师、父母一起参加评价的全部流程,其主人角色应该得到肯定与重视。

在档案袋评价法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教学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有关教学文件的要求规定,结合当前教学评价实践现状,充分考虑幼儿评价成长的要求及其众多评估主体对评价效果的期待,聘请领域专家开展全面评价,建立富有导向意义的全面评估指标。教学主管部门要定时举办有关培训班,给教师创造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在幼儿园内部建立共享平台,强化工作流程监管,形成长效机制,使教师们在沟通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稳步提高对幼儿档案袋评价的质量。

其次,幼儿教师应更新评价观念。档案袋评价法在实践操作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功能非常关键。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有关知识,并深刻领会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根据幼儿实际成长需求,从评估目的、范围、内容等角度进行教学。另外,教师也应根据教学评估的基本目的,积极吸收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并反躬自省,勇于创新,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档案袋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评估,需要在实际的情境中对问题做出评估。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可以先让父母认识档案袋评估功能的重要性,然后请父母向教师们提交幼儿的资料,包含幼儿的家庭情况、幼儿的成长情况、幼儿的成长照片等等。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初步分析出幼儿的行为特质并制定相关教育计划,如果某幼儿对下棋、拼搭玩具等动手游戏非常感兴趣,教师们可以针对他在逻辑智能等方面的潜能,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的优势智能逐渐凸现起来。在其中,父母时刻关注的幼儿的情绪情况尤其关键,如果父母反映某幼儿在近期心情比较焦虑,那么教师就应将情绪观察作为这名幼儿接下来的评估要点。父母与教师共同参与并思考幼儿的发展过程与活动开展,在家庭教育中与教师共同实施有利于幼儿个体成长的家庭教育,通过和幼儿一起活动,用正向的积极的情绪引导幼儿,并使幼儿们的引导能力、观察能力提高。

二、创新多元主体评价方式

首先是,幼儿自我评价。这一评价模式通常适宜在幼儿中班和大班中使用。教师利用"我最棒"、"我加油"二项内容,指引幼儿进行个人评价。在"我最棒"的评价中,幼儿可说一下这段时间自己感觉做得特别好的方面。而在"我加油"的描述中,幼儿则可对自身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某些做得还不是很好的地方予以指出,并提出自我完善的目标。幼儿根据个人评价,在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前提下,确立努力方向。

其次是,伙伴评价。幼儿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幼儿园这一群体中度过,他们在这一群体中肯定会和小伙伴产生沟通与交流。所以,伙伴相互之间的彼此评价是幼儿关键的学习的机会,幼儿可以通过伙伴评价从中获得很多有效信息与经验。比如,大多数的幼儿都有喜欢"打小报告"的习惯,借助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幼儿将告状转变为对小伙伴的关心。在开展伙伴评价环节的时候,就可以对小伙伴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伙伴评价就真正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

再次是,教师评价。教师是幼儿成长路上的引领者、拥护者与鼓励者,其专业视角的评价可以通过表象剖析问题根源,进而采取有力措施,协助幼儿健康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记录的幼儿档案、游戏纪录、成长故事、学期评语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幼儿所实施的客观分析,进而发现幼儿总体发展状况。根据教师的评价,父母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关于幼儿的发展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得到更适合的教育辅助。

最后是,家长评价。幼儿园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各类家园主题活动,如家长委员会、幼儿家长日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为家长提供幼儿发展评价表,让家长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给出客观评价。此外,还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按时为家长派发"主题教育活动测评表"、"幼儿生活方式与认知发展测评表"等,随时随地让家长对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得。这样不但能够让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并且还可以检验教师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多渠道评价交流机制

评价共同体形成的重点在于个评价主体之间要实现评价信息的顺畅交流。这种交流形式应贯穿于评价中的每个环节,各主体交流的内容不局限于评价计划,幼儿发展信息的整合、分享以及意见。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应通过交流解决。所以,幼儿园要建立多渠道的主体评价交流平台,推动评价共同西的形成,进而发挥多主体合作评价的最大作用。多渠道评价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交流模式,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采用线上交流的方式,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与教师的工作,积极参与幼儿发展评价。而幼儿园与教师之间则可以采用线下交流的方式。

此外还可以建立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多主体的合作评价不仅需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还要多元化的管控主体。因此,幼儿园可以成立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拥有两大权力,第一:在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准备阶段拥有决策导向权。第二,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拥有监督权在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准备阶段,委员会应明确参与评价的主体并给予各主体相应的权利。同时评价委员会应制定相关的评价方案,评价的内容要设计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做到全面性。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中,传统的监督模式是幼儿园监督教师、教师监督家长这种模式常常会使得评价主体之间缺少平等的关系,而幼儿发展评价委员会因多元化的人员及结构,所以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监督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阶段教学评价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多元评价视角下,幼儿园也应当积极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的过程当中,完善幼儿园多元评价体系,从幼儿的实际教育需求出发,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自然角课程建设[J].钟春祥.幸福家庭.2020(05)

[2]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施城梅.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

[3]幼儿园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虞永平.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