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放置腹膜前引流对术后血肿及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TAPP手术。试验组放置腹膜前引流管,对照组不放置引流管。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患者术后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手术及随访。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疝位置、疝分型、手术时间、住院花费、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发热发生率、急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和3个月血清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年随访均观察到1例复发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的病例。结论TAPP中,放置腹膜前引流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血肿和血清肿的发生率,同时并不增加感染和复发风险。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引流 血肿 血清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腹膜腹腔镜下泌尿系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分析10例泌尿系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结果本组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结论积极、主动的护理配合有利于保证后腹腔镜泌尿系手术的成功。

  • 标签: 后腹腔镜 泌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国人腹膜后间隙腰椎侧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以及重要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评价该手术入路在国人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具新鲜尸体标本,沿腹膜后间隙手术入路扩大、逐层解剖,观察该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及周围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评估该手术入路的安全性。结果该手术入路相对安全,穿刺过程中有损伤后腹膜风险、需做辅助切口以保护后腹膜,其余未见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结论国人腹膜后间隙腰椎侧方手术入路是安全的。

  • 标签: 腹膜后间隙 解剖 腰椎
  • 简介:摘要肾上腺肿瘤手术是高难度和高风险手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我院16例采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摘除术。强调完善的术前准备、良好的仪器设备状态,术中严密观察病情,随时调整药物用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肿瘤 护理配合
  • 简介:精索静脉曲张青春期发病率约10%左右。空降兵因职业原因,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其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自1988—05~2004—05,我院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10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术切口 经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普鲁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后腹腔途径入路及腹腔途径入路术式在肾上腺肿瘤切除当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途径入路术式(TLA),研究组应用后腹腔途径入路术式(RLA)。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研究组(RLA)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LA)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皮椎弓根脊柱固定术是用脊柱固定器治疗脊柱疾病,主要是指皮置人椎弓根螺钉,于体外安装支架,通过体外加压促使椎体形态恢复,并予以固定,以维持脊柱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皮椎弓根脊柱固定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最初简单的脊柱骨折的治疗,发展到现在多种脊柱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脊椎骨折整复固定、椎体感染、脊柱矫形和诊断性腰痛固定等。现就皮椎弓根脊柱固定器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及主要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脊柱疾病 外固定器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中应用纱块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7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TAPP治疗的腹股沟疝136例。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纱块游离组(36例)和直接游离组(100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游离腹膜前间隙所花费的时间、出血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中腹膜破损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36例患者术后通过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1年均未复发。纱块游离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直接游离组[(18.97±2.86)min vs(24.84±4.25)min],出血量少于直接游离组[(6.29±2.82)ml vs(8.94±4.17)ml],腹膜破裂发生率低于直接游离组[3.03%(3/36)vs 25.00%(25/100)],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181,P=0.027;t=-4.212,P=0.001;χ2=4.497,P=0.034)。结论TAPP术中应用钳夹纱块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腹膜破损的发生率也较低。

  • 标签: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纱块 钝性分离
  • 简介:丽江有国家公认的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成功模式,这个模式的经验积累始自丽江旅游的起动之日.丽江旅游始终坚持民族文化,把文化作为旅游的拓路者,同时这也是为民族文化搭桥、引渡展演了丽江旅游的大舞坛,充分彰显了民族文化是丽江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历经近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来民族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走过来了,但是近几年来,丽江民族难能有新的拓展,更没有民族文化深层处的研究开发与提升,大多研究成果都为历经多年的老文化重谈,弄得民族文化老化,缺乏深层处文化的内蕴活力,难以诱动激发旅游者的情怀.

  • 标签: 旅游文化 丽江 民族文化 经验积累 研究开发 研究成果
  • 简介:摘要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施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建筑投资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标签: 外装饰 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
  • 简介:摘要:目前,装修项目发展迅猛,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建筑装饰项目造价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效益的目的。

  • 标签: 外装饰 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
  • 简介:摘要在心内科临床中,左侧旁道的常规经典消融途径主要由两种,动脉逆性途径在二尖瓣环心室侧或心房侧标测消融和穿房间隔途径,为了评价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但两者孰优孰劣,国内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在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生发生率上对两种消融途径行对比研究,目的在统计学基础上给予结论。

  • 标签: 穿刺房间隔途径 经动脉途径 消融 左侧旁道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在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术中术后不同阶段效果以及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这种修补术,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降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没有修补失败病例的出现,在随访时期也没有病症也没有复发.结论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不同阶段中图分类号R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8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腹膜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的CT特点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腹膜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对不同亚型的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的影像特点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n=24):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5.4-98.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5例,不规则患者有19例,CT平扫后,密度不均患者有20例,合并团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的患者有19例,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17例,增强CT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轻度或者中重度的不均匀强化情况,通过静脉以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强化,11例包埋下腔静脉或者腹主动脉分支,9例合并淋巴结、骨骼或者实质脏器转移。L2期有15例,M期共9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n=7):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6.7-83.5mm之间,形态规则患者有1例,形态不规则患者有6例,通过CT平扫,密度不均匀患者有5例,合并条片状、斑片状或者不规则钙化反应的患者共有5例,存在囊性病变坏死患者有4例。通过增强CT扫描,其特点和神经母细胞瘤的特点相似,4例包埋或者向周围血管挤压。L1期共1例,L2期共6例;节细胞神经瘤(n=2)主要位于肾上腺以及脊柱旁,肿瘤直径在21.5-77.1mm之间,形态规则。通过CT平扫,密度均匀,合并斑点状钙化患者有1例,通过增强CT扫描后,通过动脉期无强化反应,静脉期或者延迟期存在均匀强化反应,L1期有1例,L2期有1例。结论:儿童腹膜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患者一般为合并钙化反应的单发病灶,肿瘤大小对于良恶性病灶的评估无明显提示意义,神经母细胞瘤以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两者影像学表现重叠之处较多,前者的发病年龄更低,恶性程度高于后者,且更加容易转移,预后效果差。

  • 标签: 腹膜后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 CT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探讨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入路的理想显露方法。方法尸体解剖:成人防腐尸体标本21具,行左侧腹直肌旁纵切口掀开三层腹肌,观察腹膜外间隙和腹膜特点,腹膜入路显露L2~S1节段椎间盘,观察大血管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影像学测量:收集100例成人腹部CT扫描,在L2~S1节段的腹前壁测量腹膜脂肪与腹直肌外缘和腹壁中线的距离。收集150例成人腰椎MR检查,在L2~S1节段测量大血管与椎间盘前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入路行腰椎融合术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29~71岁,平均46.3岁。L2~L4采用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4~S1行正中偏左横切口,长约8 cm,腹膜入路充分显露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减压后行椎体间融合术,评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果尸体解剖:L2~L4节段在弓状线近侧,腹直肌后鞘与腹膜粘连,分离时易破裂,自腹直肌鞘外缘向外腹膜逐渐变厚并出现腹膜脂肪。L4~S1可弓状线远侧显露,腹直肌后侧即为腹膜脂肪,L4,5需切开弓状线在外侧腹壁延展部,腰大肌内侧有多支髂腰静脉。L5S1在血管分叉远侧的右髂总动脉和左髂总静脉之间显露,骶正中血管细小或缺如,交感神经丛偏左侧。影像学测量:腹膜脂肪在L2,3、L3,4、L4,5节段分别距腹直肌外缘(36.2±9.9)mm、(35.2±11.6)mm、(27.6±11.2)mm,在L5S1节段覆盖腹直肌后侧达中线。腹主动脉左缘在L2,3、L3,4、L4,5节段分别距中线(14.9±5.1)mm、(13.9±4.6)mm、(19.7±5.9)mm;下腔静脉在L2,3、L3,4节段位于中线右侧,在L4~5节段跨过中线(4.6±8.7)mm;在L5S1节段右髂总动脉和左侧髂总静脉内缘分别距中线(14.6±6.8)mm、(17.6±5.3)mm。临床应用:56例均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入路顺利充分显露,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15~70 ml,平均30 ml;1例L4,5牵拉髂血管时髂腰静脉撕裂,双极电凝止血,均未发生神经或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入路创伤小、显露充分,具有较好的可行性,L2~4可采用仰卧位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4~S1可采用法式体位正中偏左横切口。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性、实用性及简便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并符合条件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5例均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40~115min(平均单侧55min,双侧118rain),术中出血15~55ml。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住院时间4~12d,平均5.0d。55例患者术后阴囊积液6例,穿刺2~3次后吸收。随访6个月至4年,4例斜疝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9个月复发,局部不适感7例,慢性疼痛2例。结论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操作更简便,更美观,分离腹股沟管后内侧壁间隙更容易,便于置入足够大的补片,利于防止术后复发,更符合腹股沟管缺损的解剖要求,修补更牢固,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