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4月由同一术者实施eLRP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为150~410min,平均为(200±80)min;术中出血量为420-1100ml,平均为(500±220)ml,术中输血3例,术后引流时间平均5天,尿管拔出时间平均14天。术后病理结果切缘阳性2例。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11例,Gleason评分7分的患者15例,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5例。2例术后轻度尿失禁,1例直肠损伤,3例术后生化复发。结论eL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主要微创手段。其创伤小,出血少,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腹膜外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腹膜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在我院行经腹膜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并给予护理。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4小时,平均(3.1±0.25)小时,术中出血量为200~400毫升,平均(350±30)毫升,所有患者手术之后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治疗前列腺癌可以行经腹膜腹腔镜下进行治疗,同时手术室护理服务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唯有手术与护理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经腹膜外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手术护理效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主因“间断性胸闷2年余,再发1h”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脑梗塞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肺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53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为QS型。头颅CT:脑内多发陈旧性缺血灶。

  • 标签: 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介入术 脑梗塞病 湿性啰音 缺血灶 支架内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腹膜剖宫术应用与再次剖宫产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简易腹膜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膜内剖宫产,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实验组即腹膜剖宫产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1min,出血量为85ml,术后病率7%,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小时;对照组即腹膜内剖宫产的平均手术时间29min,出血量为110ml,术后病率10%,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小时。结论对于再次进行剖宫产术,腹膜剖宫产比腹膜内剖宫产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壁疝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老年人腹沟疝患者,对这61例老年人腹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宣教,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复发,少数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1~3周可自行缓解。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康复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护理 疝修补术 腹外疝
  • 简介:目的比较腹膜后和腹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152例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腹腔路径组78例,后腹腔路径组74例,比较这两种手术路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没有中转开放。腹路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肿瘤大小分别为(138.0±31.8)min、(118.0±72.6)ml、(1.8±1.3)d、(5.8±2.3)d、(6.8±3.2)cm,腹膜后路径组分别为(121.2±20.4)min、(109.4±67.2)ml、(1.7±1.5)d、(5.4±2.7)d、(5.3±2.1)cm。腹路径的手术时间、肿瘤大小和腹膜后路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根治性肾切除,无论是采用腹还是腹膜后路径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腹路径可能更适合。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对比完全腹膜疝修补术(TEP)与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181例成人原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术式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TEP组Lichtenstein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5±2.2)、(9.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4,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住院费用分别为(8601±1726)、(6922±20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2,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4%vs3.81%,χ2=0.002,P=0.962)、(0%vs0.95%,χ2=0.728,P=0.394),二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TEP与Lichtenstein术式均可较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原发腹股沟疝的治疗,但同样条件下优先选择TEP术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进一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共61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左侧及右侧腹股沟疝患者分别为22及23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8例,直疝及斜疝分别为23侧及38侧。共行61侧TEP手术,1例中转行TAPP术。单侧手术时间为45~130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5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2例,阴囊气肿或水肿13例,术后早期复发1例。结论TEP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可靠的疝修补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普一科(昆明疝与腹壁外科治疗技术中心)实施的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166例,分为TEP组79例,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8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随访观察术后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疝手术患者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T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较少,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但手术费用较高(P〈0.05),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TEP与开放腹膜前疝修补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麻醉风险相对高,手术费用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术式,进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前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腹膜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全腹膜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全腹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恢复快,但手术要求高,操作更加复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腹腔镜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选择适宜的剖宫产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60?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60例横切口腹膜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术后感染率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相对于横切口腹膜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短、Apgar评分情况好;横切口腹膜剖宫产术相对于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短、伤口愈合美观,两组术后感染率无差异。结论?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易控制,对于需要尽快娩出胎儿的情况下是较为理想术式;横切口腹膜剖宫产术损伤小、恢复快,应用广泛。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在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术中术后不同阶段效果以及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这种修补术,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降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没有修补失败病例的出现,在随访时期也没有病症也没有复发.结论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不同阶段中图分类号R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8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8月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68±19.2)min,术后住院5~8天,平均6.5天,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随访时间2~4个月,目前无复发。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及同时处理腹腔内其他病灶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58±11.62)min,住院时间为(5.98±1.8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65.25±10.69)min和(8.78±3.65)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切口感染、尿潴留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愈35例,显效3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患者治愈41例,显效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92.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用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 疝气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修补术与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传统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腹腔镜疝气少的优点,值得广泛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 疝气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修补术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程度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疝气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后解剖旁路术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A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膜后旁路术治疗4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将分叉型人工血管通过动脉瘤旁的后腹膜隧道引向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并做人工血管-肾下腹主动脉端端吻合及髂动脉端侧吻合,关闭后腹膜;切开动脉瘤清理瘤腔,缝扎腰动脉及髂总动脉远段(根据水肿情况尽量保留髂逆流血入髂内通路),双氧水及稀释碘液处理瘤腔,瘤腔置引流管并填塞缝固大网膜。除1例患者于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余3例术前给予抗生素4周,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本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3~5周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无发热、腹痛,情况良好。结论腹膜后解剖旁路术是治疗IAAA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感染性 解剖外旁路术 腹膜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并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穿孔并腹膜炎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操作方法分别为麦氏切口手术及旁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腹腔残余脓肿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临床效果显著,优势众多,可进行推广使用。但在手术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定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进而顺利的进行手术。

  • 标签: 经麦氏切口 手术治疗 阑尾穿孔 腹膜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