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效原代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4-6周SD成年大鼠处死并取出下颌骨,剪碎,用改良酶消组织块培养培养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等方法对所获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染色和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结论:改良酶消组织块培养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下颌骨成骨细胞,所培养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 标签: 下颌骨 成骨细胞 牙槽骨 细胞培养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和培养小鼠鲍曼囊壁层上皮细胞,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理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通过细胞筛联合磁性分离方法分离小鼠肾小体,原代培养后获取壁层上皮细胞,诱导壁层上皮细胞分化为足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壁层上皮细胞和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结果原代培养壁层上皮细胞呈现铺路石样,表达壁层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laudin-1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24,不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标志蛋白。体外培养传代至6代壁层上皮细胞仍表达Claudin-1、CD133和CD24。经过诱导分化后,壁层上皮细胞可表达足细胞特异蛋白WT-1和Synaptopodin。结论细胞筛联合磁性分离法提取肾小体,体外培养获得小鼠壁层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表达足细胞标志蛋白。

  • 标签: 肾单位 上皮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的 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将胚胎干细胞培养成能产生胰岛素胰腺组织新技术,从而为找到糖尿病新疗法取得重大突破。通常,干细胞大多数细胞会发育成神经元细胞,而只有不到1%%细胞会发育成能产生胰岛素胰腺细胞,这是目前科学家们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所遇到最大障碍,而研究出能让更大比例细胞发育成胰腺细胞技术就能克服这一障碍。

  • 标签: 干细胞培养 胰腺组织 曼彻斯特大学 胰腺细胞 神经元细胞 干细胞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台盼蓝染色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倍增时间,油红和VonKossa鉴定成脂成骨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成功从脂肪中分离纯化得到hADSCs,呈放射状、河流状梭形细胞。流式结果显示hAD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等,低表达或不表达CD45和HLA-DR。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显示自我更新及增殖能力强。成脂和成骨染色显示其有多向分化能力。结论实验表明建立了一种有效hAD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 标签: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 分离 培养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一直在进步之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具有运动营养和繁殖功能。细胞组成了除病毒以外所有有机体,且具有独立而有序自控代谢体系。细胞培养因其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相互关联,目前已经成为科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比如细胞自噬就属于其中一种常见现象,其通过隔离膜包裹细胞质和细胞器形成自噬体,像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是将从体内组织中提取细胞,模拟其体内生长环境,置于无菌、适宜温度及酸碱度环境中,保证充足营养使其不断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一种技术。因此,不断对细胞进行深入研究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所必不可少

  • 标签: 细胞培养技术 理论研究 应用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骼肌细胞Syncytin-1过表达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骨骼肌细胞-施万细胞培养模型炎性因子、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1(ASCT1)和神经保护因子影响。方法(1)体外原代培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骨骼肌细胞、施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结合蛋白B(S100B)表达进行鉴定。(2)将Syncytin-1重组质粒及空载质粒分别转染骨骼肌细胞后24 h,与另外2种细胞混合,分别建立3种细胞培养模型(Syncytin-1重组质粒转染组:Syncytin-1重组质粒转染骨骼肌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施万细胞混合;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质粒转染骨骼肌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施万细胞混合)。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细胞形态及连接变化。共培养48 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2组共培养细胞Syncytin-1、ASCT1、TNF-α、iNOS、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AT阳性表达细胞、骨骼肌细胞中α-SMA阳性表达细胞、施万细胞中S100B阳性表达细胞均占95%以上,且定位在细胞质内。(2)Syncytin-1重组质粒转染组及空载质粒转染组共培养细胞数量及形态未见明显差异。与空载质粒转染组比较,Syncytin-1重组质粒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上清液TNF-α、iNOS及VEGF浓度均增高,细胞TNF-α、iNOS、Syncytin-1、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ASC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细胞Syncytin-1过表达可以引起共培养细胞炎性因子释放、ASCT1表达降低、神经保护因子VEGF表达增高。

  • 标签: Syncytin-1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骨骼肌细胞 施万细胞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gingivalfibroblasts,HGF)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GF,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苷(0.001、0.01、0.1μg/ml)、不同时间(24、48、72、96h)作用下HGF增殖水平。结果淫羊藿苷(0.001~0.1μg/ml)对HGF增殖具有促进作用(P〈0.01),0.01μg/ml浓度作用最明显。结论淫羊藿苷有促进HGF增殖作用。

  • 标签: 淫羊藿苷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增殖
  • 简介:摘要由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生命活动直接执行者——蛋白质,因此更接近生理或病理本质。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很大潜力。随着细胞培养方法建立和成熟,其在基础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就肝细胞培养在蛋白质组学中应用作简要概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肝细胞培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意义。方法收集30例早产儿,留脐带血标记后进行分离、诱导、分化、扩增培养培养前后监测早产儿脐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结果培养前CD3(60.32±5.67)%,CD4(24.88±5.02)%,CD8(18.43±4.07)%,CD4/CD8(1.25±0.25)%;IgG(62.67±5.57)g/L,IgA(1.16±0.36)g/L,IgM(1.20±0.20)g/L。培养后分别为(70.32±5.71)%,(58.88±5.21)%,(26.43±4.08)%,(2.01±0.25)%,(70.65±5.61)g/L,(1.82±0.37)g/L,(1.80±0.23)g/L。t检验,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脐血干细胞可定向培养免疫体系,为干细胞移植作好准备。

  • 标签: 早产儿 脐血 干细胞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载玻片原位培养法在产前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2716例羊水细胞采用载玻片原位培养培养培养成功后制片,用GSL-120全自动核型扫描仪进行进行扫描拍摄和分析。结果2716例羊水细胞经载玻片原位培养后制片、核型分析,成功率达100%;原代培养成功率达98.42%,传代培养率1.58%。共检出异常224例、占8.25%,其中125例21三体、31例18三体、3例13三体、4例45,X、17例47,XXY、5例47,XYY、1例48, XXY, +18、1例48, XXYY、26例结构异常,并鉴别出1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真嵌合。结论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结果稳定,成功率高;能够鉴别真假嵌合,提高产前诊断精准性。

  • 标签: 羊水 载玻片 原位培养 产前诊断 嵌合体
  • 简介:目的探讨壬基酚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以及混合培养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体系,以不同浓度壬基酚(分别为0.2μg/L、1.0μg/L、3.0μg/L、5.0μg/L)作用于支持细胞和混合培养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采用MTT法测定支持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支持细胞凋亡率,RT-PCR法测定混合培养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中Fas和FasL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随着壬基酚作用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支持细胞活性下降,且支持细胞凋亡率随着壬基酚浓度增大而提高;混合培养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中Fas和FasLmRNA表达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壬基酚可引起支持细胞凋亡,进而通过Fas/FasL系统启动生精细胞凋亡.

  • 标签: 壬基酚 支持细胞 生精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RT—PCR法
  • 简介:摘要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体内各类型细胞能力,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巨大应用潜能和优势,了解和关注其培养环境和多能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增进人们对培养环境与多能干细胞状态之间关系了解。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多能性 环境 转换
  • 简介:乳酸菌培养是乳酸菌应用关键技术。传统乳酸菌培养采用游离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效率低,细胞密度低,细胞分离难,成本高。微囊化乳酸菌避免了传统悬浮发酵剂缺点和限制,细胞密度可超过10cfu/g,从培养基中分离细胞不需经过超滤或冷冻离心,而用普通离心或过滤就可进行,因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微囊化细胞技术可以防止氧对双歧杆菌伤害,防止噬菌体感染,以及在冷冻过程中有很好保护作用,用于浓缩乳酸菌生产效果比较显著。本文主要是从囊内细胞初始浓度影响、壳聚糖包膜后细胞定时更换培养基连续培养过程中囊内细胞增长、增殖培养筛选等方面对囊内乳酸菌浓缩培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细胞密度 初步研究 微囊化细胞 游离细胞 保护作用 伤害
  • 简介:摘要GMP,英文全称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其中文意思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作业规范”。它是用于制药,食品和其他行业中较为普遍强制性标准。本标准要求相关企业控制原材料质量,公司原有工作,设施设备,包装运输等。在标准要求下,可以形成一个系统有利于改善企业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问题1。在制药企业中,制药设备是制药过程中必不可少生产设备,制药设备GMP功能是制药生产过程中控制和管理功能,因此,本文对这个论题论述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细胞培养 生物反应器 GMP功能
  • 简介:目的针对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不足,建立一种理想原代培养成骨细胞方法,为骨替代材料研究提供成骨细胞.方法本实验用新生1~2天大鼠颅盖骨,采用多次酶消化法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对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细胞具有成骨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体内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结论本实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切实可行,可为骨替代材料研究提供种子细胞,也可为骨细胞生物学和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一种客观而有效实验手段.

  • 标签: 成骨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体外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增殖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影响,探讨该复方治疗银屑病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药物有效浓度;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处理前后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比率。结果凉血活血复方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aCaT细胞增殖,作用24、48、72h其IC50分别为155.83mg/mL、71.57mg/mL,41.27mg/mL。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药物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阻皆滞于G2/M期。结论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而治疗银屑痛。

  • 标签: 凉血活血复方 银屑病 HACAT细胞 增值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培养、纯化及鉴定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单份和混合UCB-MSCs区别。方法采用四联袋方法和试管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比较两种方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回收率、细胞数及红细胞混入量。鉴定UCB-MSCs向神经样细胞横向分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单份组和混合组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并方差齐,根据数据类型应用参数检验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非参数检验中秩和检验。结果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分别为(60.23±6.34)%、(71.92±11.30)%(P<0.05)。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MNC)数量分别为(6.12±1.21)×107、(9.29±3.11)×107个(P<0.05)。混合组培养液上清中IL-2和IFN-γ含量高于单份组。单份组和混合组IL-2水平分别为(0.52±0.13)、(1.50±0.23) pg/ml(P<0.05);单份组和混合组IFN-γ水平分别为(43.16±4.75)、(56.07±6.67) pg/ml(P<0.05)。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采用四联袋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和细胞数均高于试管方法,四联袋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安全分离方法,UCB-MSCs可以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混合组UCB-MSCs增殖活跃,分泌更多IL-2和IFN-γ细胞因子。

  • 标签: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混合培养
  • 简介: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和鉴定成年小鼠心脏干细胞方法并初探其离子通道特性。方法和结果:(1)分离Langendorff法灌流小鼠心脏,用胶原酶酶解法制备单个心肌细胞,差速离心法将较大细胞(如心室肌细胞)和较小细胞分离卉。取用较小细胞,用c-kit抗体孵育后,然后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心脏干细胞

  • 标签: 成年小鼠 心脏干细胞 培养鉴定 离子通道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羊水及绒毛细胞原位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对100例羊水和30例绒毛标本进行原位培养收获,制备好玻片于GSL-120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进行克隆识别扫描。结果结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平台,建立了条件稳定、操作简单、分析过程简化原位培养载玻片法。100例羊水标本均培养成功,其中异常4例,核型分别为2例46,XX,inv(9),1例47,XX,+21,1例45,XY,rob(13;14);30例绒毛标本中,10例为介入性产前诊断标本,均培养成功,核型均正常;余20例为流产绒毛,成功17例,其中5例异常,核型分别为2例47,(XX/XY),+16,1例47,XX,+14,1例45,X,1例47,XX,+3。结论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培养周期短,操作简便,染色体形态好,核型多且完整,配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大大缩短阅片时间,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得出产前诊断结果。

  • 标签: 羊水 绒毛 原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