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血管超声对糖尿病足发生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3-2022.3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足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35例)和非糖尿病足组(35例),两组均接受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合糖尿病足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愈合好转及无效组,将不同预后结局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足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与非糖尿病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糖尿病足组足背动脉内径显著小于非糖尿病足组(P<0.05)。不同预后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下肢动脉狭窄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肢血管超声对糖尿病足发生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下肢血管 超声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血管超声对糖尿病足发生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3-2022.3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足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35例)和非糖尿病足组(35例),两组均接受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合糖尿病足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愈合好转及无效组,将不同预后结局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足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与非糖尿病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糖尿病足组足背动脉内径显著小于非糖尿病足组(P<0.05)。不同预后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下肢动脉狭窄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肢血管超声对糖尿病足发生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下肢血管 超声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联合中医辨证对喉癌的临床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6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通过中医辨证诊断理论与窄带成像内镜联合诊断,对比不同诊断的诊断准确率。60例喉癌患者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回访,3年内死亡人数19例,将其分为死亡组,生存人数41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分析窄带成像内镜联合中医辨证对喉癌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由于中医理论比较复杂,因此本文中医辨证诊断检出率为中医疑似喉癌情况,最终诊断对比发现,中医辨证诊断喉癌检出率为60.00%,窄带成像内镜喉癌检出率为83.33%,联合诊断检出率为95.55%,联合诊断优于单一诊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中医辨证类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NBI诊断NI分型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单因素分析相关指标进行赋值:性别男为1,女为0;年龄≥60岁为1,<60岁为0,BMI≥23为1,<23为0;NBI诊断NI分型Ⅰ-Ⅲ为1,Ⅲ型以上为0;中医辨证类型气阴两虚型和火毒热结型为1,痰瘀互结型和痰浊凝聚型为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窄带成像内镜诊断为喉癌的预后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医辨证对于喉癌的病机和证型认识能够对喉癌的治疗与预防具有指导价值,但是并不能用于真正临床确诊中,但是通过窄带成像内镜联合中医辨证类型,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喉癌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诊断准确率。而且通过窄带成像内镜判断患者的NI分型能够预测喉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喉癌 窄带成像内镜 中医辨证 临床诊断 预后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CT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方法 选取100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疾病,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2年3月,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A组,30例)、微浸润腺癌(B组,36例)、浸润性腺癌(C组,34例),均行人工智能CT诊断,记录定量参数,分析定量参数与肺腺癌侵袭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P

  • 标签: 人工智能CT 定量参数 侵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92名ICU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平均分到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6名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ICU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输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能够提高ICU患者的输血质量,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ICU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ICU早期输血预测评分系统 ICU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Flt-1水平/PlGF水平比值在子痫前期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前往我院产前检查孕妇796202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前往我院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17901472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免疫荧光法对两组产妇血清中sFlt-1/PlGF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预测201例,阳性率为99.50%,对照组预测1例,阳性率为0.07%,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清中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的sFlt-1/PlGF水平并对比两者比值变,能够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中期早期 sFlt-1/PlGF水平 比值变化 重度子痫前期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发生风险,并基于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通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出影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一个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年龄60岁以上、手术时长超5h、术中出血量≥500ml是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上因素是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因素。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预测指标,为早期预防和治疗 延迟性肠麻痹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 延迟性肠麻痹 风险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侵袭性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深入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其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现状,本研究揭示了侵袭性子宫肌瘤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并评价了其在评估子宫肌瘤侵袭性方面的效能。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超声弹性成像指标与子宫肌瘤预后之间的关联性,并构建了基于超声弹性成像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准确评估子宫肌瘤的侵袭性,并有效预测其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子宫肌瘤的诊断手段,也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弹性成像 侵袭性评估 预后预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与分析 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进行复治的肺腺癌患者 70 例 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进行 整体疗效观察 ,对比血清CEA、LDH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血清CEA、LDH与预后联系,研究 血清CEA、LDH与预后联系 , 得出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方式对 复治的肺腺癌患者产生的治疗与预 后价值。 结果:① 肺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 的总有效率为 30.00 。 ② 治疗前CEA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15.00% ,治疗前CEA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36.00%; 治疗前LDH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37.84% ,治疗前LHD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24.00% 。 ③治疗前CEA≥20.0ng/mL患者PFS 为 8.3±1.2 月, CEA<20.0ng/mL患者PFS 为 5.2±0.9 月; 治疗前CEA≥20.0ng/mL患者OS为 17.2±1.3 月,CEA<20.0ng/mL患者OS为 14.2±1.5 月。 结论: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向治疗模式在 提高 临床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清 CEA LDH 肺腺癌患者 LDH 肺腺癌靶 临床疗效 预后的预测价值
  • 简介:对于诊断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的勃起功能障碍是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纽约大学的MarienT等通过研究确证了几个可以预测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功能是否保留的预测指标。作者选择2000年10月到2005年9月间接受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11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20项前列腺指标(UCLA—PCI)作为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由患者在入组时,及术后的第3、6、12、24个月时自行填写。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勃起功能保留 预测指标 根治术后 耻骨后 局限性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术后碘131治疗预后的预测。方法选择91例接受术后碘131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1年后WBS评估结果分为阴性组、阳性组。给予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结果阳性组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甲状腺球蛋白检测预测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43μg/L。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 碘131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术后碘 131治疗预后的预测。方法:选择 91例接受术后碘 131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 1年后 WBS评估结果分为阴性组、阳性组。给予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结果:阳性组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甲状腺球蛋白检测预测甲状腺癌术后碘 131治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 1.43μg/L。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术后碘 131治疗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 碘 131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I组)和高血压肾损害组(Ⅱ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含量,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关指标作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评价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I组、Ⅱ组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组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血尿素和血肌酐阳性率(P〈0.01)。此外,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的升高早于血尿素和血肌酐。结论血尿酸和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其敏感度高于血尿素和血肌酐,在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尿酸 胱抑素C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心脏手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因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的成年患者(既往无慢性肾脏病病史),以28天为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并分析心脏手术前及接受CRRT治疗首日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t〉15%或〈15%为界进一步分组,探讨RDW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力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例心脏术后AKI并接受CVVHDF治疗的患者。其中6例存活,11例死亡。死亡组RDW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O.048,0.014)。RDW和SOFA评分预测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848(P=0.024,0.0002),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RDW≥15%患者28天死亡率显著高于RDW〈15%患者(P=0.038)。结论RDW可能是心脏术后AKI接受CRRT治疗患者的死亡预测因子。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一套有效的腹腔镜低体温的评价体系,评估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并在院内对该路径进行管理和验证。方法前瞻性纳入某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各类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变量为自变量绘制nomogram图,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相关验证。结果共196例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基础体温、手术种类、室温、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晶体液、胶体液、术中输液、CO2流量与低体温发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础体温、手术种类、麻醉时间、室温与低体温发生相关,最终拟合的模型为logit(P/1-P)=56.893–1.216*基础体温+0.377*手术种类+0.009*麻醉时间-0.653*室温。结论基础体温、手术种类、麻醉时间、室温可能与低体温发生相关,根据这些变量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有效的预测腹腔镜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风险。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低体温 评估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孕早期空腹血糖预测实际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出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实验组,100例同期检查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并且两组孕妇接受相同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比两组孕妇的不同孕期空腹血糖的变化水平和孕24-28周OGTT检查的空腹血糖实际测量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妊娠期的空腹血糖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孕妇随后开始出现空腹血糖上升,到24-28周OGTT检查的空腹血糖值,实验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孕早期如果对孕妇进行空腹血糖的测量,可以及时诊断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从而及早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 标签: 孕早期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技术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另设定20例正常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病理均对其行颈动脉超声以及检测其血清中hs-CRP含量.所有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7.0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出现率以及IMT、CIMT增厚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出现率以及IMT、CIMT增厚出现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高灵敏度地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增高,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血清hs-CRP水平测定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与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hs-CRP 急性冠脉综合症 诊断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11-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胎儿窘迫预测中应用胎儿心电图联合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产科接收的 40例妊娠期 34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行胎心监护无任何反应的行胎儿心电图对胎儿窘迫进行诊断;在术前采用胎儿心电图联合胎心监护应用于胎儿窘迫的预测,观察不同诊断方式胎儿窘迫的诊断准确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胎儿心电图检测正常者 16例、异常者 24例,其中异常者主要存在宽大的 QRS波群变化,正常者 1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心电图联合胎儿监护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胎心监护的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胎儿窘迫预测中应用胎儿心电图联合胎心监护的诊断效果极其显著,其能够及时的对胎儿窘迫进行处理,避免胎儿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 标签: 胎儿心电图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