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液紧缺时,供需矛盾突出,血站面临来自社会、用血单位、患者家属等多方面压力。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出现矛盾转移,风险转嫁,原本是简单的供需矛盾,可能会演变成血站与患者家属、临床科室、甚至是用血单位的矛盾。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就处在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可能使矛盾激化,演变成医闹事件或医疗纠纷,不仅影响血站的日常工作和声誉,也威胁到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调节血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标签: 缺血 供需矛盾 有效沟通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体重的预测方法,对比不同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实际临床经验及有效资料总结归纳出不同的胎儿体重预测方法,将其优势与不足之处确定出来。结果超声诊断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但所需成本较多;宫剖预测方法无需成本,但其胎儿体重预测结果的精确度较低。结论在临床胎儿体重预测工作中,医院需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预测方法。

  • 标签: 胎儿 体重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孕产妇纳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分均分为对照组(n=125)和研究组(n=125)。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进行评估结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对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中高危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h、12h、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可对产妇做出精准评估,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具有临床采纳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针对性护理 宫缩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预测巨大儿方法。方法:对106例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各种预测方法比较,超声测量胎儿准确性高,但在计算方法上应予以统一

  • 标签: 巨大儿 预测方法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关于子痫前期的预测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回顾了子痫前期的预测因素,包括生物学标志物、免疫因子和炎症反应,以及借助现代医学技术进行早期预测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子痫前期 预测 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同输液量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于我院行脑外伤止血手术的患者6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在有效止血后以10-12ml/(kg?h)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则以3-5ml/(kg?h)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段氧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动静脉氧含量差(arteriovenousoxygencontentdifference,Ca-vO2)、脑氧摄取率(Cerebralextractionofoxygen,CEO2)等氧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输液量进行控制可有效促进脑氧供需平衡。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不同输液量 脑氧供需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75~15.53%,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其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胎儿的4~6倍。患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高,如胎粪吸入综合征、低氧血症、多动症、言语和阅读困难等,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嘲。因而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干预,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学的不断发展,超声在预测FGR及为临床提供生长受限胎儿宫内情况,决定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法提供依据。现将近年来超声预测FGR的研究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超声预测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胎粪吸入综合征 远期并发症 围生儿死亡率
  • 简介:目的预测未来某医院的入院人次,为医院管理服务.方法应用指数平滑法对2001~2004年该院的入院人次建立预测模型,并预测下一年各月入院人次.结果发现该院人次呈上升趋势;指数平滑参数α=0.45,2001~2004年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9.88%.结论指数平滑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入院人次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可用来对未来入院人次进行预测,为拟定医院管理方案提供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 标签: 指数平滑法 入院人次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 时间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的3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和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因素。建立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为:咯血、呼吸困难、中度或者高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P<0.05)。 BMI<18.5kg/m 、咯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合并慢性肺部疾病、血清白蛋白<40g/L均为肺结核患者发生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发生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时,积极分析影响原因,及早进行治疗,有利于短期内控制感染。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菌 肺部感染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与早产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妊娠28-36+6周并诊断为先兆早产的孕妇(研究组)和42例同期且孕龄相仿的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宫颈阴道分泌物,使用ELISA法测定fFN。结果(1)先兆早产组的fFN的含量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早产组的fFN的含量高于足月产组,P<0.05。(2)fFN预测早产及一周内分娩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结论fFN与早产有关,可作为预测早产及一周内分娩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早产
  • 简介:目的探讨被动抬腿实验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差值(ΔMAP、ΔCVP、ΔHR)、每博心输出量变异度(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等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7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以容量负荷实验结果分组,心指数增加≥10%为容量反应阳性,数据纳入有反应(R)组,<10%为容量反应阴性,数据纳入无反应(NR)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R组ΔMAP、ΔHR高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0、5.24,P均<0.05),R组容量负荷实验后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大于负荷实验前,SVV、HR小于负荷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75、8.23、3.76、16.26,P均<0.05),ΔMAP、ΔHR、SVV预测容量反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0、0.86,最佳切点分别为ΔMAP≥6.50%、ΔHR≥7.50%、SVV≥11.50%,特异性分别为83.81%、73.02%、70.31%,敏感性分别为70.72%、73.23%、87.81%,ΔCVP、GEDVI、CV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5、0.48、0.57。结论ΔMAP、ΔHR、SVV能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性,而ΔCVP、GEDVI、CVP不能很好地预测容量反应性。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被动抬腿实验 容量反应性
  • 简介:脐带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而脐带异常可引起胎儿循环功能障碍而致严重后果,以往有报道脐带异常新生儿病死率为28.5%[1]。由此可见,准确评估脐带异常非常重要。故作者回顾性分析200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电子监护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胎心电子监护中脐带异常的表现,探讨分娩期胎心电子监护对脐带异常预测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 脐带异常 临床观察 预测 循环功能障碍 物质交换
  • 简介:中医学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着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发展趋势的几点预测与思考。

  • 标签: 中医高等教育 历史回顾 发展趋势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电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于术后12个月时,是否存在CRT反应划分为两组,有反应者28例纳入观察组,无反应者28例纳入对照组,回顾两组术前及术后24h接受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了解QRS时限、QTc间期、Tpe间期等指标与CRT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CRT术后24h的QTc间期明显缩短、Tpe间期缩短是CRT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P

  • 标签: 心电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