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8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在3~5d后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19例在24h~48h内行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血清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常规组(15.79%),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促进疾病康复。通过对住院病人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的调查,对营养问题提出了合理膳食建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135名住院病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统计,对135例住院病人按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分为两组。病人对营养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差异很大,最高是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为91.8%,最低是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选食仅为14.1%,两组病人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正确回答率也仅占61.3%。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住院病人的营养知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正确回答率偏低。住院病人膳食摄入情况膳食中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摄入偏高,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结论加强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医疗机构通过营养知识的传播和膳食行为干预,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建立健康的膳食行为。在面对丰富的食物面前有能力选择出有益于健康的食物以增强疗效,促进康复。

  • 标签: 住院病人 营养知识及行为 膳食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及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收集两组住院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日使用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肠内营养 不耐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州镇留守儿童知识和饮食行为,以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所小学的28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一日三餐相关问题、富含营养素的食物、营养素与食物的分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100%的儿童构成比分别为8.19%、6.05%、7.47%、7.1%;留守儿童性别、年级、是否寄宿及学习成绩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具有关系。结论全州镇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掌握较少,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 标签: 留守儿童 营养知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含量影响变化。方法本院所探究的100例病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是用定量测定法、双夹心放免测定法来测定两组脑梗塞急性期病人100例,并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50例。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0天以内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患者在进行常规用药时,常规用药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塞 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米洛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组(治疗组)和氢氯噻嗪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于入院当天、入院后第10天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清NSE的水平,并对各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NIHSS评分、血清NSE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3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组的△NIHSS值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三组血清NSE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米洛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米洛利 NIHSS评分 血清NSE
  • 简介:摘要建立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3nm。小檗碱在0.0061~0.0243mg?mL-1范围内,黄芩苷在0.038~0.152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文中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同时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

  • 标签: 三黄片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联合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到我院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对象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脂蛋白a含量为(318.4±38.59)mg/L,对照组为(189.7±21.47)mg/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分别为(9.5±3.07)umol/L、(4.1±1.03)umol/L,对照组为(14.3±5.83)umol/L、(4.6±0.97)umol/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脂蛋白a、胆红素含量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导致溶血,出现血浆发红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血液制品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血液中心制备成分血液情况,对发红血浆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原因,探讨影响血浆发红质控的关键环节。结果成分科血浆发红报废的主要原因是采集的全血在待检库低温冰箱保存时间过长。其次是血液采集的源头和成分滤白过程指控不到位。结论血液中心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关键环节的质控,从而减少血浆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溶血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哺乳等,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正确喂奶体位以及饮食护理与睡眠护理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2、3d时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天和第3天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84%、9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58%、60%;观察组产妇母乳充足的例数为4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乳充足例数2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产后母乳喂养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住院确诊的69例PIH患者和同期住院的53例妊娠健康妇女(正常组)的血浆样本在日立7600P模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imer、UA和hs-CRP,比较分析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PIH组检测D-Dimer、UA和hs-CRP含量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IH组、中度PIH组及重度PIH组检测D-Dimer、UA和hs-CRP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mer、UA和hs-CRP均参与了PIH的发病进程,可作为监测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含量对PIH的预防、治疗、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及相关围产期的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尿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患者复发腹股沟疝与患者腹横筋膜组织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择取22例健康体检志愿者构筑健康组,22例斜疝患者构筑斜疝组,22例直疝患者构筑直疝组,22例复发疝患者构成复发组,运用氯氨-T法针对向所有入选对象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的含量水平展开测定。结果复发组的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低于直疝组、斜疝组,以及健康组。结论成人腹股沟疝疾病复发患者腹横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远远低于其他类型腹股沟疝患者和健康人群,值得关切。

  • 标签: 成人 复发型腹股沟疝 腹横筋膜组织 胶原蛋白含量 关系
  • 简介:目的用HPLC法建立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氟罗沙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5ml与磷酸7ml,加水至1000ml)-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氟罗沙星在0.05-1.0mg的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N=6)。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准确,适合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法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威露士白令漱口水中薄荷脑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ZB-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柱温100℃,保持7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至200℃,保持1分钟。氮气流速1.0ml.min-1。结果薄荷脑在4.48~448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0.49%(n=9)。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威露士白令漱口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威露士白令漱口水 GC 薄荷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营养不良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我院自拟的测评问卷对两组患儿家长关于儿童营养不良相关专业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营养不良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为94.67%(142/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115/150)(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儿童营养不良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贵州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49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及护理,比较两者患者的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且P<0.05;结论对ICU患者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作推广和运用。

  • 标签: ICU 早期胃肠内营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早产儿主要是指未足月(37周前)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时间相对足月儿较短,出生后早产儿更容易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神经发育迟缓,对早产儿后续的生长发育均较为不利,因此,在早产儿出生后往往需要对其实施营养干预,这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早产儿的院内营养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分别是指静脉营养干预和胃肠道营养干预。为更好地了解早产儿院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本文首先对早期营养状况对早产儿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再针对早产儿院内营养干预中的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这两种营养干预方式及其营养剂进行分点阐述。

  • 标签: 早产儿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治疗ICU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86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对照组)、肠内营养治疗组(研究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炎性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ICU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