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程先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0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 机构:仙桃市陈场卫生院 湖北省仙桃市 433016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术后膨胀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到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 80 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腹胀情况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腹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 P<0.05 ),且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对比常规组患者均有大幅度缩短( P<0.05 )。 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腹部术后膨胀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 标签: [ ] 术前护理干预 妇科腹部手术 腹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磺酸多沙唑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12月门诊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甲磺酸多沙唑嗪治疗,2~8mg/d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2~8mg/d口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查记录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离子、血尿常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显著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SBP下降11.25%,DBP下降12.36%,对照组SBP下降11.32%,DBP下降12.8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79%,主要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心悸、乏力,症状比较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经χ2检验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磺酸多沙唑嗪 高血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者 32例。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 T2100活动平板对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男 27例 ,女 5例 ;年龄 4.5-14.0岁。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 ,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结果 :32例患者除 2例出现严重面色苍白 ,体力不支不能耐受外 ,余 3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 ST段改变 :其中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 14例 ;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 8例 ;出现收缩压下降≥ 10mmHg(1mmHg=0.133kPa)5例 ;出现典型心绞痛 3例。且 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度相关。 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的随访与诊断 ,可重复多次检查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损害 ; 观察 评价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coronary artery damage in 32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exercise test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kawasaki disease of coronary artery damage. Methods: choose between September 2017 and September 2018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2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of coronary artery damage. Using the American GE company's tablet T2100 activity exercise treadmill test carried out on the patient. (27 male and female in 5 cases;Results: among the 32 patients, except 2 patients showed severe pallor and physical insufficiency, the remaining 30 patient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ST segment changes: among them, 14 patients showed ST segment changes that met the positive criteria; 2 patients showed severe paleness and physical insufficiency that could not be tolerated.ST segment changes did not meet the positive criteria in 8 cases.There were 5 cases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10mmHg(1mmHg= 0.133kpa).Conclusion: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s a safe and feasible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follow-up and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which can be repeated for multiple examinations. Key words: plate motion test;Coronary artery damage;To observe the evaluation 川崎病临床上以持续 5d以上的发热、球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弥散性潮红、颈淋巴结大、指 (趾 )端的硬性水肿及膜样脱皮为主要表现。冠状动脉损害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 ,其诊断与随访至关重要。运动试验是在检查中人为施加一定负荷 ,测定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状动脉循环供氧的能力 ,诱发潜在的心肌缺血发作 ,明显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的检出率 [1]。本文就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者 32例。患者均系本科出院随访患者 ,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 1987年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 ,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男 16例 ,女 16例 ;年龄 4.5-14.0岁 ,平均 (10.9±6.2)岁。冠状动脉扩张采用日本厚生省 1987年颁布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 :<5岁患者冠状动脉内径 >3.0mm,≥5岁患者冠状动脉内径 >4.0mm,或任一段冠状动脉内径是临近段的 1.5倍。冠状动脉瘤诊断标准 :动脉瘤内径 <5mm为小型动脉瘤 ,5-8mm为中型动脉瘤 ,>8mm为巨大型动脉瘤。 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 T2100活动平板进行试验。运动终点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AHA)2002年公布的运动试验指南标准。患者于运动中实时监测心率及血压 ,并记录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运动终点 :(1)收缩压下降≥ 10mmHg(1mmHg=0.133kPa);(2)出现心绞痛 ;(3)出现晕厥等恶性神经系统症状 ;(4)出现低灌注症状 ,如发绀、面色苍白 ;(5)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6)ST段抬高≥ 1.0 mV 。运动停止后 ,根据有无 ST改变 ,观察心电图。运动前分别记录卧位、站位心电图 ,测定运动前血压 ,运动中每一级记录一级心电图 ,运动后即刻、 50s、 2min、 4min、 6min分别记录一次心电图 ,再测定一次血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判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1)患者在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患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 ,心电图在 J点后 80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 0.1 mV 、持续时间≥ 2min,或原先 ST段下降者运动后在原来下降基础上再下降 0.1 mV ;(3)患者在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 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将患者分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瘤组。其中左侧冠状动脉扩张 11例 ,左侧冠状动脉瘤 3例 ,右侧冠状动脉扩张 7例 ,双侧冠状动脉扩张 8例 ,右侧冠状动脉瘤 1例 ,双侧冠状动脉瘤 2例。 见表 1。 表 1,患者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程度 组别 n 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组 左侧冠状动脉扩张 11 右侧冠状动脉扩张 7 双侧冠状动脉扩张 8 冠状动脉瘤组 左侧冠状动脉瘤 3 右侧冠状动脉瘤 1 双侧冠状动脉瘤 2 32例中除 2例出现严重面色苍白、体力不支不能耐受外 ,余 30例心率均达各年龄段预计最大心率 ,具体结果如下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3例 ,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者 5例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者 8例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者 14例。出现心绞痛 3例 ,其中双侧冠状动脉瘤 2例 ,左侧冠状动脉瘤 1例。提示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患者。见表 2. 表 2,患者试验结果 组别 严重面色苍白、体力不支不能耐受 典型心绞痛 运动中收缩压下降≥ 10mmHg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 双侧冠状动脉瘤 左侧冠状动脉瘤 例数 2 2 1 5 8 14 3.讨论 目前诊断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依靠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但其很难发现狭窄或血栓性病变及远端冠状动脉的病变。近年来有报道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及 64层螺旋 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7],但均为损伤性检查 ,重复操作性差 ,不宜作为首选方法。运动试验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的随访与诊断中非常有用 ,可重复多次检查 ,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非侵入性检查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层次的划分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 ST段降低出现的时间越早 ,持续时间越长 ,降低数值越大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 [5,6]。运动可增加心脏排出量 ,引起心肌耗氧量及心率增加 ,而心肌需氧量的增加仅能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满足 ,因此当冠状动脉存在病变时 ,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随心肌需氧量的增加而增加 ,即可产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3]。

    综上所述 ,运动试验对于诊断、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又存在局限性 ,对于年龄小无法合作者或因心脏病活动受限的川崎病患者无法完成试验。但运动试验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服务的满意度 ,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易岂建 .川崎病的诊断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9):716-718. [2] 陈新民 .川崎病的诊断治疗现状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9):719-720.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对绿色草莓(FragariaviridisDuch.)及其自交后代5个株系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发现与亲本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观察的67个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等42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其中15个差异明显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植株高度、冠径、小花梗长、小花梗粗、花序梗粗及花粉生活力是区分绿色草莓及其自交后代株系的主要指标。5个自交一代株系自交坐果率差异明显,其中株系Ls-S1-4坐果率最低。本研究为绿色草莓自交亲和/不亲和系的创建奠定基础。

  • 标签: 绿色草莓 自交后代 植物学性状 主成分分析 自交不亲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与溶栓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总结超声诊断效果,评价超声诊断在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10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中10例直接征象,70例间接征象,20例无征象,超声诊断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治疗之后通过超声监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改善。结论临床中通过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存在无创、可靠以及安全等优势,能够成为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可靠工具,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溶栓治疗效果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原因及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玉田县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妇科门诊患者180人,随机分为2组A组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组用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及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阴道菌群密集Ⅱ-Ⅲ级、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过氧化氢)。结果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并且A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正常的百分比远高于B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率低。2.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原因为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未能恢复正常。3.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不能因症状消失而停止治疗,而应治疗至阴道微生态正常才能减少复发。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乳酸菌阴道胶囊 复方沙棘籽油栓 阴道微生态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治疗腋臭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50例腋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调查6个月,观察分析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术后,疗效评定为优的患者有47例,评定为良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有效率为100%,术后,没有患者出现治疗无效而再次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均经清创换药治疗后恢复。结论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治疗腋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 疗效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Ashworth评价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眼针与局部中药方剂舒筋方外敷相结合,对脑血管病病人痉挛模式、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临床收集存在痉挛模式的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眼针及舒筋方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并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对肢体肌肉张力的变化进行评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Ashworth评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上、下肢Ashworth评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舒筋方外敷对脑血管病病人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Ashworth 舒筋方 眼针 痉挛模式
  • 简介: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mg·L-1,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啶虫脒、毒死蜱和敌敌畏3种农药的LC50值分别为1.2371、1.0438和4.9641mg·L-1,属高毒级药剂,对家蚕有高至极高风险性;家蚕的农药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吐液、拒食、体缩、摆头、身体扭曲呈"S"或"C"形等,但不同类型农药其家蚕中毒症状表现各异.

  • 标签: 农药 家蚕 毒性评价 中毒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评价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中药熏蒸疗法单独使用或中药熏蒸联合牵引、针灸、推拿、拔罐、西医治疗与牵引、针灸、推拿、拔罐、西医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36篇研究涉及32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中药熏蒸疗法单独使用,中药熏蒸联合牵引、针灸、推拿、拔罐、西医治疗与牵引、针灸、推拿、拔罐、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祛风湿药为主的外用中药方剂采取中药熏蒸的疗法单独使用或者联合其他疗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中药熏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小儿高热惊厥应用阶段性镇静用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 50 例入组,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对照组 25 例给予普通镇静药物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性镇痛用药治疗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惊厥次数、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疗效显著,满意度高,可推广。

  • 标签: 高热惊厥 阶段性镇静用药 护理
  • 简介:摘要:教学评价是中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将英语教学目标和任务作为出发点,依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继而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评价内容,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我国基础义务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课堂观察 中学英语 教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者32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T2100活动平板对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男27例,女5例;年龄4.5-14.0岁。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结果32例患者除2例出现严重面色苍白,体力不支不能耐受外,余3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T段改变其中出现ST段改变达到阳性标准14例;出现ST段改变未达到阳性标准8例;出现收缩压下降≥10mmHg(1mmHg=0.133kPa)5例;出现典型心绞痛3例。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度相关。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用于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的随访与诊断,可重复多次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损害 观察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杞菊地黄汤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我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氨氯地平基础上加用中药杞菊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压方面,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杞菊地黄汤治疗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效果,其安全性也相对可靠。

  • 标签: 高血压 杞菊地黄汤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touch)评价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偿期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24周前后两组患者的Fibrotouch数值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Fibrotouch数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优于单药恩替卡韦治疗。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系统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针对幼儿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渐渐成为了培养的目标。幼儿在开展自主游戏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通过观察评价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幼儿最真实的一面,能够与幼儿进行进一步沟通,发现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只有具备优秀的抉择水平、观察水平与根据现实情况作出反应的水平才能够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更好的观察评价,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观察评价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进行观察评价

  • 标签: 学前教育 幼儿培养 自主游戏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急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抢救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以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26例患者依据不同的急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常规急诊护理63例患者为常规组,按照优质急诊护理的63例患者为优质组。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我院就诊的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运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同时记录对比优质组与常规组的抢救效果。结果:与常规组对比,优质组的总体护理满意情况更高(P

  • 标签: 急诊护理 脑卒中患者 抢救 效果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