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标本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130例住院患者,均需留取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留取标本正确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送检时间、留取时间、漱口方法正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标本合格率、阳性标本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住院患者 留取痰液标本 正确率 合格率 阳性标本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涂片法

  • 标签: 痰涂片 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研究数据表明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且对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结核杆菌培养质量控制,提高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杆菌 培养 关键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矽肺患者液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发生、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制定各种感染治疗方案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职业病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的103例矽肺患者的196次液的细菌培养及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96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123份,阳性率为62.7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5.85%,革兰阳性菌占24.39%,真菌占9.76%。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升高,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仍敏感,而对泰能敏感率最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因此,临床可根据高效、低毒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结论对矽肺患者液中常见致病菌群的变迁及耐药性变化的检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矽肺 痰液培养 抗菌药 耐药性 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在我院下呼吸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分布,并监测其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降低菌株的耐药率。方法对65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深部液进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敏感性试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384例,G-菌275例,占716%,G+菌73例,占190%,真菌36例,占94%。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均有较高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比铜绿假单胞菌低,但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比铜绿假单胞菌高。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程度高,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有较高耐药性。结论我院下呼吸道患者分离出的致病菌中G-条件致病菌为主要病原菌。要的的G-菌,G+菌均有较高耐药率,实验室应及时,准确报告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临床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合理调整抗生素使用,从而提高疗效。并对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菌株的耐药率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菌种 药敏分析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型培养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04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标本,行普通细菌和L型细菌同步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L型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4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126株,其中普通阳性菌60例,L型阳性菌50例,混合感染的16例;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同时做普通型和L型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L型细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男性尿失禁患者留取尿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男性尿失禁患者在没有导尿情况下,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结果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伤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尿失禁 尿培养 保鲜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预防血培养标本污染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内关于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污染的证据,包括指南(BPG)、最佳实践信息册(BPIS)、证据总结(ES)、推荐实践(RP)及系统评价(SR)。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3月27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循证指南1篇,以专家共识为基础的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实践推荐1篇,系统评价6篇。最佳证据包括采血人员、采血时间、皮肤消毒、采血途径、采血部位、标本注入、无菌手套、标本转运等。结论护理部应与检验科合作,加强对于护理人员静脉血培养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教育,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要注意采血时间,采血过程中要使用无菌手套,正确进行皮肤消毒,选择合适的采血途径、部位,采血完成后要及时转运血标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静脉采血 血培养 污染 最佳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标本送检率。方法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开展以“提高呼吸内科标本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手法和品管工具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低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呼吸内科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由实施之前的70.37%提高到了83.3%,目标达成率119.05%,进步率28.74%。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的送检率,进而提升送检合格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痰标本 送检率
  • 简介:临床上在留取气管切开病人标本时,由于患者气管内液较深,留取有一定的困难,且不能保证无菌,致使检验结果有一定误差,我科在留取标本时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采集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次性1ML注射器 气管切开病人 痰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结核科住院患者标本留取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科130例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其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查率、查失败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查率及查失败率组间数据差异较大,且提高了患者对查工作的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改善结核科住院患者标本留取情况,提高标本质量和满意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结核科 住院患者 痰标本留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OCUS-PDCA在感染科提高住院患者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将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留取标本的患者资料为对照组,将科室2018年5至12月留取标本的患者资料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FOCUS-PDCA管理方法,对标本留取合格率的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比较两组标本留取依从性和合格率。结果采用 FOCUS-PDCA管理进行质量管理后,标本留取依从性由整改前的66.67%(110/165)提高到整改后的86.43%(242/280),标本合格率由整改前的81.29%(404/497)提高到整改后的95.52%(810/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 FOCUS-PDCA能确保护理人员健康宣教的同质化管理,能给予住院患者提供有效规范宣教,提高患者对标本留取的依从性,有效改进感染科住院患者标本的留取质量,提高标本留取合格率。

  • 标签: 痰标本 FOCUS-PDCA 合格率 感染科
  • 作者: 孙亚妮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提高病人留置样本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份住院的130名病人,按要求采集液样本,将其分成2组65名,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并对其留取标本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送检时间、留取时间、漱口方法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标本合格率和阳性标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病人保留标本的准确率明显提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干预 留置痰样本 准确率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优化送检流程对标本留取过程中合格率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标本留取及送检过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干预前后标本的合格率、培养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优化送检流程后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率均高于优化送检流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标本留取及送检的过程中优化送检流程,可明显提高培养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优化送检 痰标本 合格率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咽拭子与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可靠依据作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标本,共计收集到60例患者标本。比较咽拭子与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

  • 标签:
  • 简介:一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宣教在首次入院中老年患者留取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5-74岁,首次入院的中老年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口头叙述的宣教方式,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在留取标本时留取的正确性。结果:试验组正确留取标本的人次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宣教在首次入院中老年患者留取标本中的应用,能提高沟通有效率,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为诊疗更快的提供检验依据,提高满意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丰富ERAS内容,推动ERAS理念的临床落实。

  • 标签: 思维导图 首次入院 中老年患者 痰标本留取 应用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及液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涂片镜检、液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液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液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 诊断价值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