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对培养留取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流程改进前2个月培养留取情况进行分析,修订培养留取流程,分析流程改进后的谈标本留取情况。结果流程改进有效,医嘱当日留取率由改进前的7.38%提高到改进后的48.48%,培养留取时间缩短。

  • 标签: 留取 痰培养标本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方法对2012年04月至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0230例标本中,共发现不合格标本9016例,不合格率为44.57%,其中普外科、门诊、肿瘤科、五官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内科送检的标本的不合格率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均p<0.05),而ICU、神经内科、颅脑外科及呼吸内科送检标本的不合格率低于全院平均水平(均p<0.05)。结论加强临床与护理的沟通,强化护理的临床宣教,加强医护、检验及运送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培养的分析前质控。

  • 标签: 痰液 不合格率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即自然咳痰法以及改进后的培养采集方法分别对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取60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用常规咳痰发采集标本,改进组用改进方法采集标本。观察不同采集方法的培养阳性率及标本的合格率。结论相比之下,常规咳痰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差,改进后的培养采集方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好。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查
  • 简介:临床上常对肺、气管、支气管疾病的患者采集标本,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重症、昏迷、不能自主咳嗽等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标本时,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采集,往往因留取方法不正确、容器不规范、环节多等因素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因此,我科对试管式标本采集器进行了改造,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采集器 痰标本 试管 肺部感染患者 支气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送往检验科的200例标本作为研究标本,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选中的标本,比较不同培养基分离细菌菌株情况。结果1例标本在923TBL液体培养基中出现浑浊,有细菌生成;在7H9L半固体培养基中有菌株出现;而在罗氏培养基以及923TBB培养基上则没有菌株生成。结论采用高渗半固体培养基可以从标本中分离出结核杆菌L型菌株,表明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痰标本 细菌学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式培训对呼吸内科标本送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12月进行参与式培训的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以及参与式培训组,传统组主要采用“灌输”授课的形式进行标本采集的宣教;参与组亦接受“灌输”授课,但增加了责任心宣教、分组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提升方案制定,在培训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进行测试,同时对比2013年1月份两组护理人员的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参与组和传统组在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得分分别为(3.85±0.88vs3.00±0.97)、(3.90±0.85vs2.90±0.79)、(11.40±2.56vs8.60±2.41),差异显著,p<0.01;参与组与传统组的送检率以及停留时间分别为(92.9%vs79.5%,χ2=19.776,p=0.000)、(3.4±0.26vs4.8±0.31,t=7.693,p=0.000)差异极为显著。结论护理人员进行参与式培训后可以提升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的理论水平,并提高送检率以及送检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参与式培训 传统培训 痰标本 送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142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标本质量。方法Zienhl—Neelsen染色法(AFB)。结果即时检出201例(72.3%);晨检出253例(91.01%)夜间检出265例(95.32%)。结论不同时间,不同性质的标本对结核菌的检出结果也不同,因此,留取标本时一定对受检者严格要求,留取合格的样,只有把好标本的质量,才能提高结核菌的阳性检出率,另外规范的操作也是关键之一。

  • 标签: 标本 质量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2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1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 标签: 痰培养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210例标本菌群分布情况和其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经培养阳性患者210例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VITEK2细菌鉴定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10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155例,占73.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是革兰阴性杆菌的首选药物。革兰阳性球菌55例,占26.2%。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100%敏感。结论培养联合药敏,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多重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标本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80份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快速结核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RT-PCR法、菌培养法、染色法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71.25%、56.25%。RT-PCR检出率高于菌培养法及染色法,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因为抗生素的多样化和临床选择抗生素的随机性,人们对于抗生素存在着滥用的情况,尤其在急诊科,存在流水作业,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病人会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这同时也选择了细菌,导致了细菌的耐药率的逐年上升。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一大重要策略。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除了加强规范化的经验性治疗外,最重要的是明确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以便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因此快速而准确的细菌培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脓液标本阴性的原因,并对其相关环节进行分析,规范标本收集和运送,减少阴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脓性标本,通过阳性标本数,计算出阴性率加以分析。结果各种标本来源的阴性率分别为脓痰79.88%;脓液73.81%;脓性分泌物73.91%。结论脓性标本阴性的原因与标本收集方法和运送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在收集和运送标本时应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阴性率。

  • 标签: 标本 阴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MT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改良罗氏培养法及厚涂片法共同检测419例标本。结果419例标本,噬菌体法检测132例阳性,阳性率31.50%(132/419);厚涂片法检测64例阳性,阳性率15.27%(64/419);改良罗氏培养法126例阳性,阳性率30.07%(126/419),P<0.01,三种方法的检出率有差异,且噬菌体法检测率最高。64例涂片阳性改良罗氏培养阳性标本噬菌体法检测60例阳性,阳性率93.75%;62例涂片阴性罗氏培养阳性标本噬菌体法检测46例阳性,阳性率74.19%;293例涂片阴性罗氏培养阴性标本中噬菌体法检测26例阳性,阳性率8.87%。结论Phab法检测测标本MT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费用低廉,可作为MTB检测快速筛选方法。

  • 标签: 分枝杆茵噬菌体 分支杆菌 结核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以及准确率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肺部感染临床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在留取标本时采取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对照组则是采取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对比分析两组标本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标本病原菌检出率、准确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合理的标本留取方法对于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痰液标本 病原菌 阳性率 准确率 标本留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涂片法

  • 标签: 痰涂片 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在我院下呼吸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分布,并监测其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降低菌株的耐药率。方法对65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深部液进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敏感性试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384例,G-菌275例,占716%,G+菌73例,占190%,真菌36例,占94%。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均有较高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比铜绿假单胞菌低,但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比铜绿假单胞菌高。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程度高,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有较高耐药性。结论我院下呼吸道患者分离出的致病菌中G-条件致病菌为主要病原菌。要的的G-菌,G+菌均有较高耐药率,实验室应及时,准确报告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临床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合理调整抗生素使用,从而提高疗效。并对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菌株的耐药率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菌种 药敏分析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男性尿失禁患者留取尿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男性尿失禁患者在没有导尿情况下,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结果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伤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尿失禁 尿培养 保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