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来,我校生源充足,而学生索质参差不齐,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大体标本损坏过快,每年均有…些废旧标本淘汰,从经济角度出发,近几年我教研室利用废旧标本取材,制作了一些瓶装标本,效果良好.

  • 标签: 废旧标本 制作 瓶装标本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液涂片镜检法与液罗氏培养检验法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80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早、中、晚三次液进行检验,分别采用液涂片法和液罗氏培养法进行操作。将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0例患者通过涂片细菌检验,阳性537例(29.83%),阴性1263例(70.17%);通过培养检验,阳性980例(54.44%),阴性820例(45.56%)。培养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液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液涂片在结核病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痰液涂片 痰液罗氏培养 结核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排法对ICU危重患者的排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机排,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排,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 振动排痰 传统扣击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养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到我院治疗的72例病患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四组对照A组、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B组,对照A组使用自然采集方法,而研究A组使用改进的标准采集方法;对照B组病患在采集谈标本前曾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B组没用使用抗生素。两组采集方法和研究A组相同。结果对照A组标本经过检验合格率是34.33%,病原菌阳性率是38.89%;研究A组标本经过检验后分别为58.33%、75.57%,对比对照A组和研究A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B组标本经过检验病原菌阳性率是43.89%,研究B组为68.89%,对比研究B组和对照B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标准方法所采集标本经过检验后可以提高病原菌阳性率,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培养的微生物变化并探讨影响老年患者患病的因素。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重症感染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治疗前标本作为对照,且对治疗后液每隔1周进行采集、培养、记录,共采集4次。通过对比分析培养的动态变化分析患病因素。结果治疗前培养得到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株57株占60.64%,阳性菌株30株占31.91%,真菌菌株7株占7.45%;治疗后1、2、3、4周检出菌株数分别为72、43、25、17,提示培养所得菌株中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病原菌数量减少。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在患者治疗时应适当根据病情加入抗菌抗感染类药物。

  • 标签: 重症感染 老年患者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分泌物培养中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泰安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因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儿1 124例送检的合格标本,通过平板筛选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Cefinase纸片检测检出菌株的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结果1 124例住院患儿中感染流感嗜血杆菌143例,其中≤6个月的儿童80例,占比高达55.94%,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10,P<0.05),夏季时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42.00%,高于其他三个季节,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筛选出的143例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及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均>60%),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等药物最为敏感(均<5%),且检测出β-内酰胺酶阳性率36.36%。结论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其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噁唑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β-内酰胺酶阳性是造成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儿童 痰培养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β-内酰胺酶阳性率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 标签: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痰培养
  • 简介:目的:通过对598例复治涂阳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了解复治涂阳患者的分枝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复治患者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方法:对598例复治涂阳培养和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98例复治涂阳共分离结核分枝杆菌53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9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链霉素26.9%、异烟肼35%、利福平30.7%、乙胺丁醇15.5%、氧氟沙星12.9%、卡那霉素1.5%;MDR耐药率为23.2%;XDR耐药率为1.1%。结论:复治涂阳患者的耐药率比较高,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部分复治涂阳患者为NTM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标签: 分枝杆菌 耐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出院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培养所取标本合格程度,培养阳性率,以及所培养出的细菌与临床吻合度。结果对送检的458份标本进行分级结果A级标本128份,细菌培养阳性53份,阳性率41.41%,临床吻合率75.47%,B级标本140份,细菌培养阳性40份,阳性率28.57%,临床吻合率80.00%,C级标本123份,细菌培养阳性33份,阳性率26.83%,临床吻合率60.61%,D级标本67份,细菌培养阳性9例,阳性率13.43%,临床吻合率66.67%,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最高,D组最低,四组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临床吻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有限,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痰培养 儿童 支气管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检测。结果4096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2009例,占49.05%,其中解脲支原体(UU)1552例,占37.89%,人型支原体(MH)32例,占0.78%,UU+MH425例,占10.38%。UU对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率都在90%以上,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率都在90%以上,UU+MH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率都在80%以上。结论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推荐为临床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抗生素 敏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本院胆道疾病患者细菌种类和药敏情况,得出结论本地区胆道系统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产ESBLs)多重耐药菌易见,不能靠经验用药,须依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

  • 标签: 胆道疾病 胆汁细菌培养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ICU病房真菌感染现状,调查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将酵母样真菌转种到法国科玛嘉生产的显色培养基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真菌336株,其中首位为白色念珠菌占77.6%,检出真菌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以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药敏结果显示多数真菌对于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较敏感。结论ICU是医院细菌耐药菌的重灾区,并导致真菌感染等多重感染,真菌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株,应重视用药前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

  • 标签: 真菌 耐药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摘要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儿科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来自全国40家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检验专家共同编制。前期专委会在来自全国的240家医院(三级医院占86%)发放调查问卷384份,收集到被调研医院的日均血培养量、采集血培养前操作流程、儿科血培养采集的时机以及采集的血培养瓶/套数等信息。在汇总问卷信息、了解目前我国儿童血培养采集现状的基础上,专委会查阅国内外相关指南、标准和文献,充分咨询微生物检验专家、儿科感染相关专业临床及护理专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现状,先后4次组织专家讨论与修订,完善儿童血培养采集的临床指征、明确儿童血培养采集规范,最终形成了共识文本。本共识为儿科临床血培养规范化采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儿科血流感染诊治能力奠定基础。

  • 标签: 血培养 血样采集 参考标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二代测序(NGS)检测方法在标本和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耐药性的诊断效能,从而探讨NGS方法检测标本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50例肺结核患者的标本和相应的临床分离菌株。用NGS方法分别检测标本和相应的临床分离菌株katG、inhA、rpoB、embA、embB、rpsL、rrs、gyrA、gyrB、tlyA的基因突变。采用比例法对菌株进行表型药敏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DST)。以DST结果为参考,分别计算临床菌株NGS方法、标本NGS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与表型DST的一致性统计量(Kappa)。对于NGS检测在标本和菌株样本中的准确性比较用χ²检验。结果在各种突变基因中,rpoB(63.83%,30/47)与rrs(57.45%,27/47)最常见,其次是katG(46.81%,22/47)、rpsL(29.79%,14/47)、gyrA(27.66%,13/47)、embB(21.28%,10/47)、tlyA(12.77%,6/47)、gyrB(8.51%,4/47),以及inhA启动子区(19.15%,9/47)、embA启动子区(12.77%,6/47)突变。NGS方法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二线注射类药物(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表型相比,在样本中,敏感度分别为85.71%、91.67%、77.78%、81.82%、100.00%、87.50%、100.00%、69.23%,特异度分别为100.00%、94.12%、87.50%、89.47%、97.06%、96.97%、94.29%、89.29%。在菌株样本中,敏感度分别为92.86%、100.00%、81.82%、86.96%、88.89%、80.00%、100.00%、85.71%,特异度分别为100.00%、92.86%、87.10%、94.74%、100.00%、100.00%、97.14%、92.86%。与表型药敏结果相比,在标本中,NGS方法对异烟肼、利福平、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Kappa值≥0.75);在菌株中,NGS方法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Kappa值≥0.75)。以NGS方法检测菌株的准确度为参照,检测的所有药物耐药情况在菌株和标本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NGS技术检测标本及菌株基因型来预测异烟肼、利福平及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耐药均具有较好的效能,提示NGS方法直接检测标本作为早期耐药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潜力。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二代测序 痰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液检查。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临床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作出诊断。结论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分泌物。正常人量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量增加。量和液性状与呼吸器官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液检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液 检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