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水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从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入手,分析了蔬菜水果 残留的危害。并根据实际情况,就现在流行的几种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利弊分析,为全面进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情况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 ;原因 ;检测方法   我国基层农产品产业存在经营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规模小、法治意识薄弱等情况,经常出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除了生产条件、环境因素等客观原因外,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量过多是大多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研究蔬菜水果 中农药残留原因,进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已经刻不容缓。   一、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蔬菜水果 农药种类及喷洒频率使用不规范。种植户作为蔬菜水果 种植的主体,大部分没有经历过高等知识水平文化教育,传统地认为“喷的越多,效果越好”。同时无法掌控农药配比比例,滥用、误用、多用农药使得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情况加剧,严重影响蔬菜水果 质量。用药时机不合理,往往在病虫害已经泛滥的时候,养殖户才開始进行农药防治,严重影响了农药的使用效果,导致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   常年的农药防治使得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种植户常年以高毒性甚至剧毒性杀虫剂作为蔬菜水果 农药,这会消灭绝大部分的病虫害。但是在长期的农药防治过程中,依然会有一小部分的病虫害存活下来,这些害虫体内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并且它们繁衍的后代对农药的抗药性效果更强。这就需要养殖户加大农药的药剂量,产生农药残留,无法发挥农药的实际功效。   菜园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蔬菜水果 自身抵抗力降低,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在菜园长期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肥力降低,营养成分慢慢消失,菜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病虫害问题加剧,农药使用次数增加。久而久之,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蔬菜水果 上农药残留含量增多。   二、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一)现场测定法   现场测定法主要是通过测定仪器,将样本与反应试剂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反应,检测仪会计算出样本中蔬菜水果 残留农药的具体数值。如果检验结果低于 50%,说明蔬菜水果 中农药含量符合标准,反之则说明蔬菜水果 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例如:在进行土豆农药残留情况分析实验中,在比色皿中分别加入 5mL的待测液进行对照,然后依次加入 200微升酶试剂以及 200微升显色剂,将其摇匀并静置 20分钟,随后加入 100微升底物,再次摇匀后进行上机检测。部分农药检测情况如表 1所示。根据检验结果显示,此样本农药残留比例低于 50%,属于合格蔬菜水果 。   现场测定法操作便捷,对场地设备要求不高,简单培训即可进行检测,且灵敏度高,实验结果较有说服力。不过,农药测定法仅限于检测氨基甲酸脂类、有机磷类等常见农药,无法检测其他农药残留情况。   (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不发生反应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实验最好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对于沸程很宽的样本要采取升温操作。将提纯、浓缩、气化后的农药分离,由特定仪器扫描得出气相色谱图,通过所得图像与标准曲线的对照来计算出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比例。气相色谱法可基本分为内标准法、绝对标准曲线法、峰面积百分率法。   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分离效率较高,且花费代价较小,性价比较高。不过其无法对汽化以外的,以及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进行检测。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毛细血管分离技术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使得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检测成为现实,气相色谱法将会在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酶抑制技术   酶抑制技术是利用酶的功能基因易于受到某种物质的影响,从而导致蔬菜水果 内所含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其原有作用,进而进行检测的方法。将有机磷与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可抑制昆虫中枢神经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神经的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的这一科学原理。将酶抑制剂与样品进行反应,根据酶抑制剂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分析样本中所含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含量。常用的酶抑制剂是乙酰胆碱酯酶,其对有机磷农药反应较为敏感,实验效果较好。   酶抑制技术是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应用较为广泛地一种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其实验力度强,实验结果具备说服力。但乙酰胆碱酯酶价格较为昂贵,进行实验往往“得不偿失”,若使用丁酰胆碱酯酶以及动植物酯酶替代乙酰胆碱酯酶,其实验结果效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验。   (四)光谱反应法   光谱反应法是指从有机磷农药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征入手,通过光谱技术对样本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方法,可具体分为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通常情况下,使含有有机磷这种成分的农药中的某些结构发生水解反应,或者其还原产物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检测人员根据反应的具体波长颜色,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物质进行定性,如果波长存在颜色,则证明实验样本中存在一定含量的农药残留。   光谱反应法具有无损、高效、高精准等检测特点,具有普遍应用性。但目前光谱反应法技术还在研究当中,随着各种先进的理论、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便携式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开发,都将为光谱反应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药使用不合理、生态环境的破坏、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都是导致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当这些有农药残留的蔬菜水果 流入市场后,将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从而防止“问题蔬菜水果 ”流入市场,保证食品绿色、健康。   参考文献:    [1]果布次仁,索朗曲珍 .蔬菜水果 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J].农技服务, 2019, 36( 12): 22-2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准确性。方法以0.4mol/LNaOH溶液为溶剂,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该检验方法在1ug/ml~8ug/ml范围有较好线性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分别为0.59%、0.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5μg/ml、0.76μg/ml。平均擦拭回收率大于72.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残留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 标签: 清洁残留 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分光光度
  • 简介: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农药,因此会存在农药残留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极为重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问题,所以本文根据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 标签: 农产品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优化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给人体和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因而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我国食品检测部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各界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零容忍,在现行的食品检测标准规定中,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其中农药残留量的监测。在此背景下,本篇文章先指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标签: 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技术探讨
  • 简介:摘要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我国会不断研发更绿色、更环保的农药,而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结合国情,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让人们吃上“放心菜”。

  • 标签: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当药品中残留溶剂超过一定标准时,可能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卫生部门越来越重视对药品中残留溶剂的检查。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药品中常见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我国药品残留溶剂的管理水平。R981

  • 标签: 药品管理 残留溶剂 卫生监管
  • 简介:据卫生部通报,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256起,中毒9021人,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且死亡人数最多;这说明化学性食物中毒危害性最大,其社会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是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投毒以及天然毒素等。

  • 标签: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 简介:【摘要】随着胆总管结石发病概率的迅速增高,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几率的增大,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性地探究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进展具有关键的临床研究意义。然而,对于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规范性研究开展较少,其治疗机制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治疗术后残留结石的三种内镜处理方式,即胆道镜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十二指肠镜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以及腹腔镜再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进而探究三种内镜处理方式在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研究进展,为改善临床中残留结石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术后 残留结石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是世界农产品安全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农药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为此,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 食物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不仅仅只有温饱的需求,而且还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当今社会的共同问题是食物农药残留问题。因此,食品加工技术是需要改进的,它可以减少甚至解决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标签: 加工过程 食品农药残留 影响
  • 简介:摘要:目前,人们生活水平发展迅速,对食品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场对于畜禽类产品需求量逐渐扩大,使得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兽药使用不合理、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养殖场存在滥用兽药、违章用药等情况,这样不仅容易提升动物的耐药性,影响其机体免疫力,同时兽药残留也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兽药残留带来的危害,探究规模化养殖场的兽药残留控制措施。

  • 标签: 规模养殖场 控制兽药残留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 100例宫颈锥切术后再次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切缘状态、锥切术史等术后残余病变患者,分析宫颈锥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40岁以上患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7.14%, 40岁以下为 18.06%,绝经后为 64.00%,绝经前为 17.33%,微创癌为 62.50%,晚期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为 18.42%,切缘阳性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3.13%,阴性者为 17.65%,有锥切史者为 75.00%,高于无锥切者的 20.24%( 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微创癌、切缘阳性、年龄 >40岁、绝经期、有锥切病史的患者中风险较高。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管理和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残留病灶并及时处理。

  • 标签: 锥切术后 残余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近日,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承担的“射线降解茶叶中有毒农药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支撑项目通过了项目结题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辐照对茶叶农残的降解效果,分析辐照后的主要降解产物,评价其安全性,以促进辐照降解茶叶农残的产业化,为提高茶叶品质,增加四川省茶叶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标签: 茶叶品质 降解效果 农药残留 射线 辐照降解 科技支撑
  • 简介:“3年内,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要从目前的807项达到7000项.探索建立由国家标准、临时标准、豁免物质名单和一律限量标准等组成的农药残留限量框架.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今年4月.在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下一步农药残留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寄予了厚望。

  • 标签: 农药残留标准 标准体系 农业部 农药残留限量 国家标准 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