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掌侧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有时称其为背侧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侧韧带撕裂;10例伴掌侧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侧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背侧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背侧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背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侧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伴系列掌侧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BARTON骨折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掌侧损伤 手术治疗 支撑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方法对50例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50例,48例存活,成功率达96%。结论前臂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 标签: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方法对50例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50例,48例存活,成功率达96%。结论前臂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 标签: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经肱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中30例采取Henry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0例采取经肱肌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桡骨远端形态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0.95±1.82)°,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1.58±2.14)°,两组患者掌倾角对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掌侧经肱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较高,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1999年以来收治的3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伤后立即表现有神经损伤者28例,肱骨干骨折行闭合整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神经损伤者8例。结果随访1-5、5年,平均3.5年。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55%。结论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以尽早手术为宜,引起神经损伤的原因有骨折断端的切割、挤压、牵拉,直接暴力,术中损伤,神经周围瘢痕绞窄及骨痂包裹。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桡神经
  • 简介:背景:以往对正中神经和神经与肘关节骨性标志的位置关系是通过宏观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但在肘关节弯曲时不能使神经保持原位,得到数据误差较大。目的:用X射线测量分析肘关节处于不同位置时对正中神经和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10具新鲜冷冻的上肢尸体标本。测量肘关节处于伸直、伸直半旋前、屈90°和屈90°关节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时对正中神经和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距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前臂伸直位与伸直半旋前位对正中神经和神经的位置没有影响(P〉0.05);(2)肘关节由伸直位变为屈90°位增加正中神经及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的距离(P〈0.05);(3)屈90°位关节囊注射生理盐水与注射生理盐水前比增加正中神经及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的距离(P〈0.05);(4)结果说明,肘关节不同位置会引起正中和神经的位置发生变化;屈关节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增加正中神经及神经与关节囊内骨性标志的距离。

  • 标签: 肘关节 正中神经 桡神经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与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98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192例采用闭合复位、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排除术前神经损伤3例,最终获得临床资料完整者180例。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其治疗效果,对于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性别、年龄、左右侧、受伤机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拔出克氏针时间、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均值比较或者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180例患儿手术时间25~162 min,平均68.2 min;住院时间2~7 d,平均3.6 d;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0.6个月。Flynn功能标准评价优153例、良2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177/180);外观恢复标准评价优152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175/180)。术后出现肘内翻畸形2例,针道感染7例,无Volkmann挛缩和尺神经损伤。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016,P=0.045)、手术时间(t=-5.530,P<0.001)、受伤机制(χ2=75.373,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χ2=9.449,P=0.009)与功能评价显著性相关;手术时间(t=-3.575,P=0.001)和受伤机制(χ2=102.350,P<0.001)与外观恢复评价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1.081,P<0.001)、受伤机制(OR=42.286,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OR=4.337,P=0.047)是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伤机制(OR=74.850,P<0.001)是外观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闭合复位与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能减少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和Volkmann挛缩等并发症,无切口、住院时间短,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受伤机制、受伤到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会影响患儿肘关节功能预后,同时受伤机制也是影响外观恢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术
  • 简介:侧游离前臂骨皮瓣(RFFF)应用广泛,过去常用于包括下颌骨的复合缺损。该文作者旨在介绍侧游离前臂骨皮瓣在非下颌骨头颈重建中应用的经验。回顾分析1998-2014年间采用RFFF骨皮瓣修复的患者。结果:142例接受头颈重建的患者中,25例采用RFFF骨皮瓣修复,包括上颌骨复合体(15例),上颌骨-眶骨复合体(4例),上颌骨-鼻骨复合体(4例),喉(1例)和锁骨(1例)。

  • 标签: 头颈重建 下颌骨 骨皮瓣 应用 前臂 游离
  • 作者: 熊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北咸宁4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骨骨折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护理后对其手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尺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康复训练联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康复训练依从性、DASH(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分;前臂关节活动度(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03±2.53)d、(86.33±5.75)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DASH评分分别为:(38.26±1.11)分、(21.34±5.6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分别为:(75.38±4.14)°、(75.38±3.14)°、(66.88±2.3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骨折患者通过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手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桡尺骨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手臂功能 生活质量
  • 作者: 熊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北咸宁4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骨骨折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护理后对其手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尺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康复训练联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康复训练依从性、DASH(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分;前臂关节活动度(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03±2.53)d、(86.33±5.75)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DASH评分分别为:(38.26±1.11)分、(21.34±5.6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掌屈分别为:(75.38±4.14)°、(75.38±3.14)°、(66.88±2.3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骨折患者通过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手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桡尺骨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手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在腕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评估。方法:本文选择本院2023.6到2024.1期间接受腕部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方法麻醉,观察组22例则实施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两组患者腕部术前麻醉效果的比较,以及对两组患者腕部臂丛神经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并对两组腕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腕部术中麻醉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臂丛神经主要分支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占4.55%,而对照组为30%,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腕关节外科手术中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改善麻醉精度,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胆结石手术 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动脉和腘动脉是下肢的主要动脉,损伤后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将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引起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本院自1995年至2005年收治各种原因造成的股动脉、腘动脉损伤共24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腘动脉损伤 股动脉 血液循环 诊断治疗 肢体坏死 下肢
  • 简介:患者男性,51岁,因"突发腹痛7h伴稀血便"于2010年2月24日凌晨人院.腹痛呈持续性剧痛并渐加重,伴左季肋部、左腰部疼痛,呕吐3次,排稀血便10余次.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史10余年,4年前有脑梗塞史.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180次/min,律不齐;二尖瓣面容,痛苦貌不能平卧,腹肌软,中腹及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脾区及左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8次/min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心电图:心室率快速型房颤.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肾动脉栓塞 同时性 脾动脉 快速型房颤 突发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动脉动脉瘤(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3例OSAs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其中头痛10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例、月经紊乱1例、无症状5例。23例患者检共出动脉瘤32个,有1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其中6例为双侧动脉瘤(4例为双侧OSAs);破裂动脉瘤者5例。23个OSAs直径范围4~30 mm,平均(8.2±2.3)mm,巨大动脉瘤2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或硬膜下入路,磨除前床突,颈部切口显露颈内动脉辅助术中阻断,夹闭困难采用颅内外搭桥技术。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显微手术夹闭治疗OSAs的效果。结果23例OSAs患者中17例进行颈部颈动脉临时阻断,13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未破裂动脉瘤),8例采用硬膜下入路(包括5例破裂动脉瘤),2例患者中1例颅内外搭桥动脉瘤孤立、1例颈内动脉近端阻断。21例患者恢复良好,9例头痛者症状消除,6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者好转,1例月经紊乱者术后好转。随访2~63个月,复发2例(8.7%),并发脑积水3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20例,4分2例,3分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是OSAs治疗的关键。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安全,效果满意。

  • 标签: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前床突切除 显微外科 夹闭 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尺骨骨折患者配合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手臂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尺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例,康复训练护理)与对照组(n=38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手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前壁旋前、前壁旋后、腕背伸、腕背曲、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尺骨骨折患者实行康复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手臂功能、生活质量,可应用。

  • 标签: 桡尺骨骨折患者 康复训练护理 手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屈曲偏Wilkins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新亚型特点及可信度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2~13岁[(8.5±2.4)岁]。根据影像学特点对屈曲偏Wilkins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分类,分为两种亚型:ⅢA型(14例),骨折完全断裂,远端骨折块向前向外移位,无明显前后倾(<10°)或旋转;ⅢB型(78例),骨折完全断裂,远端骨折块向前向外移位,伴随远端骨折块明显前后倾(>10°)或旋转。比较ⅢA、ⅢB两种骨折的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和切开复位率,以及两者间尺神经损伤和切开复位发生风险。采用加权Kappa方法检验两种新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15例屈曲偏Wilkins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伴尺神经损伤,其中ⅢA型1例(6.7%),ⅢB型14例(93.3%);77例患儿无尺神经损伤。ⅢB型尺神经损伤发生风险约是ⅢA型的3倍(OR=2.84,95%CI 0.34~25.56,P>0.05)。15例尺神经损伤患儿中,11例(73.3%)行切开复位;77例无尺神经损伤患儿中,18例(23.4%)行切开复位。伴尺神经损伤行切开复位治疗风险是无尺神经损伤的9倍(OR=9.01,95%CI 2.28~33.17,P<0.01)。29例行切开复位治疗患儿中,ⅢA型2例(6.9%),ⅢB型27例(93.1%)。ⅢB型切开复位发生风险是ⅢA型的3倍(OR=3.17,95%CI 0.66~15.24,P>0.05)。观察者间Kappa值为0.49±0.09(95%CI 0.31~0.66),为中等强度的一致性。观察者内Kappa值为0.80±0.06(95%CI 0.68~0.91),具有较强或极强的一致性。结论儿童屈曲偏Wilkins ⅢB型肱骨髁上骨折较ⅢA型更易伴发尺神经损伤,更易导致切开复位。新亚型具有可靠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可行性较高,对提前预判手术方案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