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软组织损伤 面部皮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掌横纹区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掌掌横纹区组织缺损23例,皮瓣面积为4cm×2cm-7cm×4cm。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功能恢复好。结论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血运好,操作简便,修复掌横纹区软组织缺损功能恢复好,外观满意,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带蒂筋膜皮瓣 手掌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急诊整形美容修复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者中筛选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29例行常规修复的归入对照组,29例行整形美容修复的归入研究组,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形成瘢痕、柔软度、厚度、色泽各项伤口愈合指标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效果满意度研究组为96.55%、常规组仅为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进行急诊整形美容修复,伤口愈合效果更好,对美观度的影响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 急诊 整形美容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6~2003年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伤指外形和皮瓣质地良好,指间关节活动度达功能位,患指痛、温觉、触觉有恢复.结论应用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手指外形不臃肿等优点.

  • 标签: 腹部皮瓣 腹部 手指软组织缺损 修复 轴型皮瓣 离断伤
  • 简介: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神经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力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将其与日益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回顾,着重从组织工程方面阐述周围神经修复方法的现状与前景.

  • 标签: 组织工程 显微外科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雪旺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足背肌腱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合并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我院对8例手背皮肤软组织合并肌腱缺损的患者采用足背肌腱皮瓣进行修复。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皮瓣分叶的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7例皮瓣的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采用足背肌腱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合并肌腱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 标签: 损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的158例患者,给予其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58例患者经过护理后,142例患者一期愈合,1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有所改善或者是愈合,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坏死。结论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行临床护理后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良好。

  • 标签: 皮瓣移植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外科收治14例指腹缺损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27~63岁,平均49岁。指腹缺损创面面积1.6 cm × 1.4 cm~2.5 cm × 1.6 cm,以患指背侧筋膜为蒂部设计皮瓣,旋转点不超过中节指骨的中点水平。倒L形切断远侧指间关节水平筋膜组织后翻转筋膜蒂及皮瓣,修复指腹缺损。近节供区以前臂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记录皮瓣术后存活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外观、两点辨距觉,根据关节总活动度法对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大小1.8 cm × 1.6 cm~2.7 cm× 1.8 cm,其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水泡,抽液换药后自行愈合。14例均获得5~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皮瓣外观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外观满意,末次随访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5例。皮瓣两点辨距觉8~11 mm,平均9.9 mm。结论改良指背筋膜蒂皮瓣切取简单、重建效果满意,可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指动脉
  • 简介:自1986年以来应用腹部巨型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严重软组织损伤5侧。3侧为急诊外伤早期处理,2倒为晚期损伤的处理。皮瓣大小分别为36cm×14cm、22em×22cm、22cm×17Cm、23cm×14cm、24em×14em。皮瓣修复后,均有计划地进行了后续处理及手功能重建。认为:巨型皮瓣的应用,可大大减少截肢率,提高肢体存活率,缩短病程,使患者尽早康复,为进一步功能重建创造良好条件。并重点阐述了具体护理措施,对护理人员了解其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特别是对巨型皮瓣的临床观察、患者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手部功能锻炼,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皮瓣修复 腹部 护理 软组织缺损 上肢 手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手及前臂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方法2001年5月~2005年10月,对18例前臂及手部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采用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缺损创面,二期采用肌腱移位加多条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伤手功能,皮瓣最大为39cm×12cm,异体肌腱移植最多6条.结果术后18例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好,异体肌腱移植效果满意,伤手功能恢复良好,部分患者伤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胸腹部带蒂皮瓣加多条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及前臂复合软组织缺损具有损伤小、皮瓣外形好、方法简便、伤手功能满意等特点.

  • 标签: 手前臂 软组织缺损修复 异体肌腱移植 功能重建 Soft Tissue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组织缺损27例,缺损面积12cm×7cm-25cm×15cm。术前、术中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常规三抗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血管危象2例,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恢复血液循环1例,1例探查失败,皮瓣修薄成游离全厚皮移植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隐蔽,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特别适合足底、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肌腱、骨外露患者,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组织工程化神经的发展给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目的: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以及构建周围神经组织技术3个方面综述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3年7月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英文关键词为“tissueengineering,peripheralnerves,nerveinjuries,stemcells,schwanncells,scaffold,growthfactort”,中文关键词为“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神经损伤,干细胞,许旺细胞,支架,生长因子”。选择内容与神经组织工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6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现阶段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大多停留于实验探索阶段。将组织工程神经应用于临床尚存下列问题亟待解决:①种子细胞来源及伦理。②细胞扩增后移植的免疫排斥。③移植细胞稳定性问题及致瘤性。④神经支架材料的降解速度、最佳孔隙率、导管厚度、形状等。⑤体外神经构建后移植修复时机。⑥各种神经生物因子的局部释放与调控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期待上述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众多临床神经损伤患者受益。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周围神经 神经损伤 干细胞 许旺细胞
  • 简介:脂肪干细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旁分泌作用密不可分.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外囊泡结构,是细胞之间通讯的新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介导其促进组织再生.外泌体的应用为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本文对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应用于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骨皮瓣修复拇指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我们对9例拇指软组织合并指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骨皮瓣移植修复。于上臂外侧远端设计皮瓣,以桡侧副动脉为血管蒂,并携带臂外侧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4.0 cm~4.0 cm×12.0 cm,肱骨条长度为1.5~5.0 cm。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关闭。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及患指功能、供区情况。结果术后9例骨皮瓣全部存活,皮瓣及供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色泽好,质地柔软,弹性较好,两点分辨觉为8~12 mm。骨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7.5周,均未出现骨吸收。拇指功能、外观恢复较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5例,可1例。供区仅留一线性瘢痕。结论桡侧副动脉骨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表浅,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是修复拇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 标签: 手损伤 治疗结果 桡侧副动脉 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123颗牙体)做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牙体)、中年组31例(46颗牙体)、老年组17例(23颗牙体)。三组患者均采用烤瓷牙行牙体修复,将其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发生情况相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急慢性牙髓炎发病率高于牙周炎与逆行性牙髓炎发病率P<0.05。结论将烤瓷牙体修复方法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其美观度较高、耐磨性佳,但在牙体预备过程中若不能给予基牙有效保护,可引发牙髓病变发生。

  • 标签: 烤瓷牙 牙体预备 牙髓 影响 预防性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3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或Ⅰ类拇指缺损者进行手术修复。37例患者中,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5例,指腹推进皮瓣修复5例,示指背侧皮瓣修复6例,桡动脉皮瓣修复2例,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皮瓣修复9例。其中拇指尺、桡背侧动脉皮瓣的设计以拇指尺、桡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拇指桡、尺侧纵轴线上距甲沟(2.2±0.2)cm处为旋转点,皮瓣面积最大可达3.5cm×4.5cm。结果术后3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0±0.8)个月。拇指桡、尺背侧动脉皮瓣修复组拇指外形大部分满意,指腹二点分辨觉为5~10mm,指间关节活动范围为0~70°,由于吻合了桡神经分支与指神经末端,皮瓣术后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达86.7%、66.7%。结论拇指桡背侧动脉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佳选择,全拇指脱套伤在特殊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应用桡动脉皮瓣。

  • 标签: 外科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带蒂旋转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颌面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在缺损旁设计带蒂旋转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I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6年,术区皮肤色质正常,无明显瘢痕,无继发畸形及肿瘤复发。结论带蒂旋转皮瓣设计合理,就近取材,操作方法简单,是修复颌面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带蒂旋转皮瓣 颌面部 组织缺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