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ed中的检索词为deerantler,Bonetissueengineering,vascularized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细胞因子类 软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5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6岁,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75岁,采用游离皮瓣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87.6%,进行皮瓣修复的患者的软组织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0cm×11cm;对照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90.1%,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4cm×27cm。所有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存活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患者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但如果涉及前足,宜选择游离皮瓣.

  • 标签: 皮瓣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行组织瓣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4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颈部血肿,1例为淋巴瘘,1例为涎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46例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2例,满意的有32例,不满意的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5.7%,46例患者有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5%。结论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组织瓣移植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各种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1例,分别采用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踝前皮瓣、第一跖背动脉皮瓣、对侧内踝上皮支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5种皮瓣修复。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少量皮肤出现坏死,愈合欠佳,清创愈合外,其余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随访5-15个月,足部外形恢复良好,负重与行走功能正常。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而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皮瓣修复 足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修复体对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2015年牙科门诊收治的62例固定修复患者,治疗12个月后予以随访,以修复体对侧同名牙齿为对照,对比患者修复体的健康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随访修复体的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高于对照组牙,牙菌斑指数(PI)低于对照牙,P<0.05;另外修复体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杆菌(Aa)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牙。在修复体中贱金属的PI、GI、PD及Pg、Aa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材料,瓷的PI、GI、PD及Pg、Aa的检出率均低于其他材料,与对照牙相比,瓷的PI及Pg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牙,P<0.05。结论固定修复体会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全瓷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低,在修复的方式中贴面和嵌体对牙周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内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人2010年4月-2015年3月之间接受的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任意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移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无显性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是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任意皮瓣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胸锁乳突肌皮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大鱼际皮瓣修复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拇指软组织缺损者共29例。本组29例患者都于入院后行大鱼际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且其移植皮瓣的弹性、血运情况以及质地也都较好,血供差者1例(3.45%),有动脉危象者2例(6.9%),该3例患者都于术后经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29例患者中,拇指外形美观、对指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以及拇指功能良好者共28例,所占百分比为96.55%。余下1例发生拇指指间关节屈曲畸形,诱发因素为皮瓣面积过小。结论利用大鱼际皮瓣修复术对拇指软组织缺损者进行治疗,效果好,植皮成活率高,且也利于患者拇指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修复颌面部组织损伤的护理分析。方法抽取100例颌面部组织损伤的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普通敷料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水胶体敷料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颌面部组织损伤病人实施水胶体敷料的护理干预,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病人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颌面部组织损伤 水胶体敷料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后缺损形状对修复区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Abaous6.10软件建立软骨纤维增强的多孔黏弹性模型,包括软骨的两相结构、不同层区胶原纤维的作用、方向及渗透率的特征。在压缩载荷下分析缺损截面形状(矩形、梯形、圆弧形)和缺损深度(浅表层、中间层、深层、全层)对软骨修复区应力的影响。结果对于中间层缺损,矩形截面修复界面处的Mises应力最小,梯形次之,圆弧形最大。对于不同缺损深度,当弹性模量〈0.3MPa时浅表层修复界面处应力最大,其他缺损深度的应力相差不大;当〉0.4MPa时,应力由小到大依次为浅表层、中间层、全层、深层缺损;而在此之间时应力与泊松比大小有关。结论软骨缺损截面形状和深度对修复区应力都有影响,临床上可制作矩形缺损截面和不同的缺损深度,并选择合适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软骨植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组织工程 缺损形状 有限元法 力学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的158例患者,给予其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58例患者经过护理后,142例患者一期愈合,1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有所改善或者是愈合,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坏死。结论皮瓣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患者行临床护理后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良好。

  • 标签: 皮瓣移植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逆行指动脉岛状瓣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2013年~2015年,笔者对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采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供瓣区行游离全厚皮植皮封闭。结果全部28例患者皮瓣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指端外形良好,甲根完好者甲板生长良好。结论逆行指动脉岛状瓣修复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效果良好的方法。

  • 标签: 皮瓣 指动脉 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合扩张术在整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整形修复的90例病患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病患中85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五例发生感染或扩张器脱落现象,总体临床效果较好,整形效果佳。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较传统修复治疗效果佳,风险小,可以进行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整形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收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外科收治的100例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创面植皮术,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差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00%低于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88.00%)。结论临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较快恢复手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且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标签: 游离皮瓣修复 小面积 手外伤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手外伤及手部损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止痛,上肢包扎固定并制动,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指导伤肢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在外伤后胫骨裸露并骨感染,而局部无可选用转移皮瓣覆盖,受区无可供血管缝接情况下的应用。方法设计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血管与健侧胫后血管形成桥式吻合移植修复伤肢软组织缺损。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6例病人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随访2~4年,伤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桥式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裸露并骨感染,是解决伤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血管可缝接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移植 骨外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