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确保产品和科技工作质量,应用空气净化技术改善生产、工作环境日渐广泛。从1994年起我们对省内28家药品、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和科研实验室、医院病房、手术室的洁净室(区)进行洁净度测定。为探讨洁净级别与尘粒数、细菌数及通风参数间的关系,现将有关结果归纳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空气悬浮粒子测定,使用CU-01A型尘埃粒子计数器按文献的规定进行,参照文献评价。

  • 标签: 通风参数 洁净级别 细菌数 换气次数 关系分析 静压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t-PA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搜集接受rt-PA治疗的32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8h、24h凝血参数值。结果溶栓前凝血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溶栓2h后PT、APTT、TT均延长,FIB降低,溶栓8h后TT仍延长,FIB仍降低,24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rt-PA溶栓后PT、APTT、TT、FIB均有变化。

  • 标签: rt-PA 溶栓 凝血参数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四项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并进行6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结果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和肿瘤临床分期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T组的生存期短于高PT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TT水平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纤维蛋白原(Fbg) 凝血酶原时间(PT)
  • 简介: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国内实际情况的调研,本文重点选取可测量被监护个体的健康变化趋势的10项指标,并对其实施优化,最终形成6项可方便测量、较为准确预防监测成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趋势的参数。以期实现个体健康变化系列数值的实时获取,预示个体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及时的就医建议,实现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管理 健康测量 预防监测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KD的29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发热时及恢复期即热退1周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同时测定300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D及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D患儿PLT、PCT升高,恢复期较急性期更显著(P<O.001)。恢复期MPV、PDW降低。PLT与MPV呈负相关,与PCT呈正相关。MPV与PDW呈正相关。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KD诊断,但至少目前不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 标签: 川崎病 血小板参数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穩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8例。入组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律失常指标(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5.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655,P=0.01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9.26%,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提升总体治疗有效率,在改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方面效果显著,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更有利于患者疾病和身体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IGF-IRmRNA表达差异,探讨补肾活血方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参照相关筛查方法选择某医院临床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64人,依据年龄和性别配对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予补肾活血方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一段时间,取卵日收集空腹静脉血和患者的卵泡液及卵丘颗粒细胞,检验其血清及卵泡液中IGF-I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对象血清中IGF-I含量差异不明显,而IGFBP-I含量差异明显;实验组小卵泡IGF-I和IGFBP-I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提高颗粒细胞IGF-1RmRNA的表达,改善颗粒细胞分泌功能,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提高卵细胞质量,进而提高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这可能是补肾中药改善PCOS不孕患者结局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补肾活血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 IGF-1RmR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式制粒在中药颗粒制备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干式制粒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要点,从而为中药生产领域内干式制粒方式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中药颗粒制备工作的发展。结果浸膏粉实际粘性较大,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吸湿性,可见浸膏粉含水量对中药颗粒制备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对于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中的发展方向,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借助神经网络等理论,用计算机来实现中药干法制粒专家系统的构建,而所谓专家系统就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中药干法制粒的辅料筛选,并筛选出最优的工艺参数。在借鉴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基础上,促进交义学科的发展,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制剂的研究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干式制粒 重要颗粒制备 工艺条件
  • 简介:目的:研究重度室息新生儿及新生儿铗氧铗血性脑病(HIE)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和20制正常足月新生儿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难度。结果;室息组生后第一天GMF-140浓度为42.7±17.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发生中重度HIE的GMP-140浓度与无益生HIE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GMP-140浓度可间接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情况。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新生儿HIE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GMP-140维度与HIE关系密切。

  • 标签: GMP-140 颗粒膜蛋白 血小板 HIE 重度窒息新生儿 血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进行胺碘酮药物治疗,为观察组联用胺碘酮及稳心颗粒开展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病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及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其心室激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其心电图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及心功能异常表现,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96例,均接受肾衰宁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脂、肝功能等化验结果的变化。结果96例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总胆同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肝功能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安全有效,达到延缓肾衰竭进展,推迟透析时间的目的。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衰宁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步长稳心颗粒9克每日3次口服。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变化。结果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达88.%。结论疗效可靠,副作用甚少,经济,有利于普诊患者。

  • 标签: 稳心颗粒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观察
  • 作者: 旺姆1巴桑次仁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1.西藏藏医药大学基础部 天文历算教研室 西藏拉萨 850000;2.嘉黎县藏医院 西藏嘉黎 852400)  【摘 要】目的:探讨藏药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喉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喉感冒患儿(本院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设定范围在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小儿感冒颗粒治疗,给予观察组藏药安儿宁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小儿喉感冒可采用藏药安儿宁颗粒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满意,且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得润颗粒》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肺得润颗粒》是我所根据已列为吉林省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氏浸膏》,与所属门诊部历代名老中医积累的治疗肺结核临床经验和疗效显著的方药为基础,经现代药理实验研制的治疗肺结核药品。该方由百部、红景天、白芨、夏枯草、黄芩等10味中药材组成,按平氏传统制膏工艺制成颗粒剂。日服三次,每次常规口服量5g,15天为一个观察期,获效者可连续服用,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上述病例停止用药一年后,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疗效判定,痊愈41例占65.07%,显效10例占15.87%,有效5例占7.93%,总效率88.87%。结论临床观察表明《肺得润颗粒》可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痨西药对肝、肾、脾、胃等脏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拮抗化疗毒副作用,恢复气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强力的杀灭结核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等作用。

  • 标签: 肺得润颗粒 耐药性气阴耗伤型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某总队医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3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治疗组两个组别。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医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稳心颗粒。观察指标(1)心律失常治疗效果;(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1)中医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高,X2检验结果P<0.05;(2)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相似,t检验结果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相比于常规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更显著,t检验结果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益,可借鉴。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蛛网膜颗粒X线、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18例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X线检查,12例行MRI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征象。结果18例患者中,13例位于横窦,5例位于上矢状窦;10例病灶呈类圆形,8例病灶呈蜂窝状。X线检查显示病灶呈类圆形或蜂窝状骨质破坏。CT影像中均表现为低密度影。MRI检查中与脑脊液信号类似。结论MRI能显示大蛛网膜颗粒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于蛛网膜颗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胺碘酮 联合
  • 简介:目前鼻用糖皮质激素因为其显著的临床疗效、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已广泛受到临床认可,并在多种国内外临床指南性文件中被推荐为治疗鼻窦炎的一线用药[1,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采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结合其他传统治疗方法治

  • 标签: 鼻窦炎 慢性 鼻渊通窍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消炎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胃炎通降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胃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进食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患者实施胃炎通降颗粒治疗,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促使患者的进食发生改善,并积极的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非常小,是理想的治疗药物。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胃炎通降颗粒推广应用。

  • 标签: 浅表性胃炎 胃炎通降颗粒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