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给予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升血调元颗粒对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把76例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升血调元颗粒治疗4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疗效可靠,能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升血调元颗粒 转移性晚期肿瘤 免疫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少阳证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平均分为两种,一组对照组,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中药小柴胡汤水煎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小柴胡中药免煎浓缩颗粒,温水冲服治疗。最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剂治疗后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但是由于差别不大,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另一方面看,观察组的病患喝了中药免煎颗粒冲剂之后,患者普遍对治疗过程表现满意,对照组则相对较差,两组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中药免煎颗粒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中药煎剂效果相差无几,但是前者使用起来方便、省时省力,更受病患的喜欢,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免煎浓缩颗粒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黄芩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按L9(34)进行考察的最佳成型工艺,即浸膏与辅料比,糖粉与可溶性粉比,乙醇浓度三个因素,以成品率及流动性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结果以浸膏辅料为12,可溶性粉糖粉为12,乙醇浓度为80%为水提浸膏粉颗粒成型最佳条件。结论本制粒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控,可为开发成固体制剂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芩颗粒 正交试验 制粒工艺
  • 简介:1.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 标签: 数值范围 书写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额颞部及鼻唇沟凹陷及改善面部轮廓的效果。方法20ml注射器抽取大腿外侧部脂肪颗粒进行纯化后填充额颞部及鼻唇沟凹陷区域。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一次性填充效果满意,无术后液化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填充额颞部、鼻唇沟凹陷方法简单,术后瘢痕不明显,微创痛苦小,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面部凹陷及老化的容貌形象,恢复年轻、自然的容貌美学轮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脂肪抽吸 面部填充 脂肪颗粒 额颞部鼻唇沟凹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稳心颗粒,5克/次,3次/日,冲服;对照组予普罗帕酮片,0.1克/次,3次/日,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86.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参数的5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验和记录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W和MPV分别为(15.4±5.7)%,(14.0±3.8)f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和(9.1±3.3)f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CT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检验有助于提高高脂血症的确诊率,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参数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給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另选择30名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GAS、MOT及SS水平及继发消化系统症状的比例。结果与健康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GAS、MOT均升高,SS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AS、MOT明显下降,SS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GAS、MOT降低,SS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继发消化系统症状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胃肠激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变,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GAS、MOT、SS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早期应用能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支气管肺炎 血清胃泌素 血浆胃动素 生长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胃颗粒,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胃颗粒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应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FIB、PDW、MPV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 标签: 临床产妇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 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85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69.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其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总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

  • 标签: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效果
  • 简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CAP)的总死亡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升高,因此探索多途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科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CAP,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方法 疗效观察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感染 人体健康
  • 简介: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治愈率为92.59%,Hp根治率96.30%,对照组患者溃疡治愈率为85.19%,Hp根治率77.78%,观察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安颗粒剂 胃溃疡
  • 简介: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例和被动电极组50例,主动电极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被动电极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两组植入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电极植入即刻及随访过程中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结果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显著延长(P〈0.01),组间差异显著(P〈0.01)。主动电极组在术后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测试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 标签: 起搏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起搏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实施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照组44例实施二甲双胍片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7.78%、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高,血糖下降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参芪降糖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供血不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养血清脑颗粒配合针灸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中3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养血清脑颗粒配合中医针灸治疗血管性头痛。结果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治疗期问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采取养血清脑颗粒配合针灸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血管性头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针灸治疗 血管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