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镜检查和镜下手术治疗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镜下手术是上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镜检查及手术常可导致病人产生剧烈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检查及手术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效果。镜室的护士若能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检查及手术更为有益。因此,针对上消化道镜检查及手术的特点,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病人的心理对应能力十分重要。

  • 标签: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下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食管静脉扎术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行食管静脉扎术进行治疗。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扎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食管静脉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扎成功率、止血成功率、曲张静脉根治率及曲张静脉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施行食管静脉扎术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扎在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5月,选择我院9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胃镜下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09%,明显低于观察组93.62%(P<0.05)。结论通过对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胃镜下扎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 标签: 胃镜下套扎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疑似血流感染的血液标本2060例,1442例采用双学血培养法,618例采用单血培养法,统计血培养阳性结果。结果双瓶阳性检出率为6.2%(89/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单瓶阳性检出率为9.3%(134/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5%(223/1442)。单瓶阳性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污染率分別明显高于双瓶阳性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血培养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有利于鉴别分离菌的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套血培养 血流感染 检出率 污染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近端胃切除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探讨食管胃吻合重建食管胃连接部的最佳术式。方法在近端胃切除后,采用食管残胃对端或端侧粘膜对粘膜的同层对接吻合后,再行食管~胃胃叠缝合,使食管胃吻合口隐藏在套入段的中下部,即是用折叠的胃壁作为贲门与食管下段的部分,如此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似对贲门(食管胃连接部)的重建,在生理上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结果用本法施术395例,其中贲门癌和胃底癌335例,贲门下和胃底部巨大良性溃疡12例,贲门平滑肌瘤6例,贲门胃底息肉样腺瘤5例,贲门部平滑肌肉瘤3例,门脉高压症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再次手术者16例,重度贲门失驰症18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抗返流效果良好,也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病例随访1-20年未出现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近端胃切除后食管~胃胃型叠吻合,似对贲门的重建,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可预防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漏、溃疡和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发生,因此是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贲门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切口保护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术后小儿应用改良式吸氧面罩(观察组)进行护理,另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术后小儿单纯采用以往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在包皮环切()术后的感染率、疼痛感(疼痛程度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S测量)、舒适度的差异。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护理,两组患儿在术后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采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进行护理,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更可减少疼痛,增加小儿舒适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包皮环切术(套)术 吸氧面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痔疮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混合痔患者72例,按其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外痔剥除术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痔疮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评价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统计较对照组少,术后肛门疼痛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7.5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微创痔疮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是一种可行方案,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微创 痔疮套扎器 外痔剥除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痔疮扎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共选取82例痔疮患者,均在2021.07-2023.07期间入我院进行痔疮扎术治疗。遵循双色球法平均分组,41例/组。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各组的术后疼痛水平、时间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基础组,且时间指标更短(P<0.05);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实施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以使痔疮扎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得到缓解,同时,还可加快创面愈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 痔疮套扎术 术后疼痛水平
  • 简介:我省2002年对全省各医院内镜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进行严格管理.经检查,我院所用的9种类型12条镜全部合格,现将镜的消毒与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胃异物以误吞金属、非金属性异物为常见,其次为植物性异物,如食物块、药物结块、柿石及术手胃缝线残留等。误吞异物若能通过食物管的狭窄部则常常滞留在胃,急诊镜检查多在胃体上部粘液湖内发现。本文将就胃异物的真确处理做详细论述。

  • 标签:
  • 简介:镜检查作为一项侵入性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许多镜构造精细、材料特殊,存在许多管腔,不适宜高温消毒,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加上其价格昂贵,容易出现因镜子少而使用频率高,冲洗不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引起交叉感染的发生.故加强对内镜的消毒与管理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内镜消毒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消毒液
  • 简介:摘要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急性颅压增高患者35例,通过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采取游侠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风湿成因复杂,症状相对比较明显。本文主要从风湿的现代认识性出发,分别阐述了风湿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疗法。得出结论,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够更快更安全的帮助风湿病的恢复及治愈。

  • 标签: 内风湿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见于颅器官组织的肿瘤。来源于颅器官、组织的肿瘤称为原发性脑肿瘤。颅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称为继发性肿瘤或转移瘤(如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等)。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颅压增高(头痛、呕吐或视乳头水肿)。颅肿瘤在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年龄以5~8岁居多。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颅肿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肠营养,结合实际护理经验,阐述了肠营养的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表明护理是肠营养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肠营养是改善患者健康,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营养供给方式。

  • 标签: 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