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围术期正确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干预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记录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护理相关)。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研究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本次护理相关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手术治疗围术期提供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手术 围术期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应用激光(EVI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4例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VI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美观、彻底、不易复发的特点。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有序的下肢活动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腔内激光治疗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2例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治愈24例,恢复良好3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对患者颅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达到预防神经系统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能及时发现病情,有利于减少死亡率和并病残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年龄范围在50岁~8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均有所缩短,且术中出血量下降,疗效显著,各项指标的额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比例(2/15)低于常规护理组(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33)与镜组(n=34)。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镜组采用镜治疗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97.0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镜组患者2.9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标签: 内镜 急性胃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定位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我科用此方法治疗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对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CT定位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均较低。结论CT定位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CT定位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镜治疗组根据出血情况采用扎止血、药物喷洒、注射、金属钛夹等方法,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法。结果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5.65%,对照组为75.23%,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镜治疗组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好,并发症相对较少。

  • 标签: 内镜 胃肠道 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中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9月期间实施钢板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重症加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各为45例,分为肠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对入住ICU48h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营养方式后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mmol/L)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后,肠营养组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有升高,且各项值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营养组血糖下降值优于肠外营养组血糖下降值(P<0.05),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腹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肠营养组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肠营养的应用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有3500例,抽取200例纳入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性的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基础上加以肠营养支持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结果数据比较,在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对其实施肠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可以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镜下上消化道取异物术前后护理要点及防止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内窥镜室收治的43例患者均通过奥林巴斯电子纤维GIF-XQ-260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前后进行护理,术中重点进行咽喉部配合镜术做吞咽动作,镜进入胃深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对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分析、总结。结果43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在正确的护理、及时的镜下上消化道取异物术治疗,痊愈康复。结论对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此类手术成功率、对患者痊愈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奥林巴斯电子纤维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性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镜下实施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采用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内镜 手术切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继发肠源性感染;并常伴随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预后,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肠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肠营养较肠外营养在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愈后、降低其感染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隐学习理论的提出,掀起了对于语言隐学习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对于第二语言隐学习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对第二语言的隐学习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做一个概述。并且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角度,以日语学习为例,对如何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帮助我们自主学习外语作出探讨。

  • 标签: 第二外语 内隐学习 自主学习 日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去甲肾上腺素及云南白药治疗,实验组进行消化镜下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效患者为1例,所占比例4.0%,显效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40.0%,有效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56.0%。对照组患者无效患者为7例,所占比例28.0%,显效患者为9例,所占比例为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顺利愈合,X片检查显示,对线良好。根据随访7~18个月的时间,平均11个月的时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有26例优,有10良,有2例差,总优良率94.7%。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方便的微创手术,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现今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恶性肿瘤、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其中颅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而开颅夹闭动脉瘤蒂是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开颅手术切除是颅动脉瘤最根本的治疗方法,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治疗,因有一定的创口,极易发生颅感染,此外术后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颅压增高、脑疝、脑缺血等,因此,颅动脉瘤术后依然有很大的风险,我们护理工作人员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从再出血护理、用药护理、麻醉的护理、饮食的护理、癫痫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细心谨慎得护理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病人术后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风险,最大程度的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对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对其疾病的预后发展及其健康的恢复影响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 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