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检测的110例急诊患者纳入研究,按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均行心肌谱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心肌谱各项指标。结果CK(肌酸激酶)检查脑外伤灵敏度为100.00%,检查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0.91%;两组患者乳酸脱氢(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HBDH)、肌酸激酶同工(CK-MB)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将心肌谱检查用于临床急诊,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可将其考虑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标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5月,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27),观察组中是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其中包括轻度烧伤组、中度烧伤组和重度烧伤组,每组各9人,对照组中是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分析心肌谱对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K、CK-MB、LDH、AST、ALT等心肌谱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中不同烧伤程度之间对比差异也明显,因此可以表明心肌谱的诊断效果良好。结论心肌谱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中的检验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肌酶谱 不同程度烧伤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然后选择3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人员(对照组),对其作心肌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谱指标(HBDH(羟丁酸脱氢)、CPK-MB(肌酸磷酸激酶-杂化型)、LDH(乳酸脱氢)、CPK(肌酸磷酸激酶)、ALP(碱性磷酸))。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FH为(214.48±18.17)U/L、CPK-MB为(18.39±6.52)U/L、LDH为(120.80±19.44)U/L、CPK为(138.51±1.62)U/L、ALP为(187.60±25.13)U/L,对照组人员的HBFH为(152.86±13.78)U/L、CPK-MB为(5.10±2.01)U/L、LDH为(62.68±11.19)U/L、CPK为(69.56±18.10)U/L、ALP为(100.68±21.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急诊检验中应用心肌谱检测,发现患者的心肌谱指标明显异常于健康人群,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酶谱检测 急诊检验 心肌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变化。方法测定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肌水平,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CK-MB)、乳酸脱氢(LDH)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肌水平的变化。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CK、CK-MB和LDH水平显著升高,以CK为著。治疗6周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肌谱水平下降,尤以CK下降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肌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肌活性改变,特别是CK的异常增高,临床工作中遇到肌异常增高的患者,其他疾病无法解释时,应想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普与瑞替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治疗,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低27.2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阿替普与瑞替普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瑞替普安全性明显高于阿替普,可优先采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放疗治疗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心电图、心肌、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LDH)、谷草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P〉0.05,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CK-MB)变化相对敏感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表明,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居多,又以ST-T改变最为明显。放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室壁增厚率、左心室后壁室壁增厚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肌、心电图阳性例数和敏感性接近,均高于心脏超声的敏感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价放射线引起或诱发的心肌损伤,早期以心肌谱改变,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较有价值,晚期心脏超声较有价值。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疗法/副作用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免疫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肌及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100例从2013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的血清中心肌和胱抑素C水平等进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上物质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中心肌与脑钠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胱抑素C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抬高型患者间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及胱抑素C水平均出现了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将心肌和胱抑素C水平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是可行的。

  • 标签: 心肌酶 胱抑素C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71%和54.84%,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16%和41.94%,两组患者在两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阳性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的阳性检测率。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心肌谱及多项白介素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者55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心肌谱中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患者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会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病毒性心肌炎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

  • 标签: IL-6 IL-8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6例,采取定量检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水平,观察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2-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4-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6-14h的AST、LDH、CK-MB阳性率均高于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8-14h的AST阳性率高于6-8h,12-14h的LDH阳性率高于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12-14h的LDH阳性率均高于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有利于AMI早期诊断。

  • 标签: 定量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心肌谱的影响,为其在日后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例,随机抽选自2017年3月~2018年10月,共74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A组、B组,各37例,A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B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肌谱变化、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与B组比较,A组心肌谱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且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改善心肌谱变化,促进患儿家长对工作的满意。

  • 标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特色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35例,通过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采取游侠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长高,但是在通过体育锻炼帮助青少年儿童长高的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儿童过早过多地参加激烈的运动会使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如果长期单一地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还会造成骨骺软骨的局部损伤,反而会影响孩子长高。因此,家长朋友在选择让孩子进行锻炼时要慎重,不要让孩子太早锻炼哑铃、杠铃或举重等运动项目。

  • 标签: 孩子 青少年儿童 体育锻炼 生长激素 局部损伤 骨骺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是否合理。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1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羊水过少,相对头盆不称,高龄产妇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认真观察产程,加强孕产期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 简介:长高,是许多身材矮小者的迫切愿望。但是,个体身高是由基因和多种因素决定的,目前尚无肯定的外界因素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偏矮儿童的身高。然而不少家长仍心存幻想,结果被不法商家所蒙骗。

  • 标签: 儿童 矮小者 身高
  • 简介:目的分析10年来剖宫产率和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1993年-2003年我院剖宫产病例1974例。比较剖宫产率和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有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遏期妊娠、妊娠并发症、胎位异常逐渐下降,而胎儿窘迫、巨大儿、高龄初产、社会因素逐渐上升。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管理,改变产时服务模式,提高医务人员封剖宫产的认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控制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增高 原因探讨 1993年-2003年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率升高 产时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剖宫产率增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浅论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