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20.1-2021.12进行研究,202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实施前(2020.1-12)后(2021.1-12)各选择150件医疗器械比较灭菌质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后,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提升(P<0.05)。结论:针对性应用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消毒供应室的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估方法。在消毒效果检测方面,生物指标法和化学指标法被详细探讨,生物指标法包括细菌和孢子生存情况检测,而化学指标法主要涉及残留消毒剂浓度和pH值检测。此外,消毒过程监控和消毒剂选择与浓度的重要性也被强调。数据分析阶段通过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方法,深入挖掘实验数据,为消毒效果的全面理解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关注方法标准化和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以提高消毒效果的可控性和精准性,维护公共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消毒效果检测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光活化消毒技术根管内消毒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2年7月—2023年12月接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70例,分两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试验组根管预备之前于氢氧化钙封药之后分别实施光活化消毒,分析两组的治疗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出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光活化消毒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慢性根尖周炎病患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光活化消毒技术 根管内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乃是医院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该科室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就是对医院各种器械展开清洗消毒,便于器械二次或多次使用,而对于一次性的用品,医院消毒供应室则需要将它们及时处理掉,避免医院内出现医护人员与患者感染的情况。本文立足当下环境,重点围绕“医院消毒供应室建设和消毒技术进展”这一话题展开针对性介绍。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建设管理 消毒技术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消毒员工作指导手册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在消毒员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消毒员岗位需求,将消毒灭菌基础理论知识、灭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灭菌质量监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制作成手册,以此指导消毒员的日常工作并将其应用于消毒员的管理培训中,并进行考核,以监测培训效果。将采用消毒员工作指导手册前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及质控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消毒员工作指导手册后,消毒员的各项考核成绩和质控得分均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消毒员工作指导手册的制定能给消毒员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引,在消毒员的岗位培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工作指导手册;岗位培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湿巾和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物体表面检测标本120份资料进行分析,每份标本面积为100cm2,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份。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实验组采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两组物体表面消毒后10min杀菌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后10min以及消毒后30min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毒后10min、消毒后20min以及消毒后30min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体表面采用消毒湿巾消毒效果理想,消毒可靠,更加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湿巾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清洗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规范化清洗消毒的60件器械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段常规清洗消毒的60件器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灭菌不合格发生率、器械清洗消毒各项指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灭菌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器械清洗消毒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消毒提升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

  • 标签: 规范化清洗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器械污染状况与消毒方法及其消毒效果。方法:将 120件使用过的口腔器械(镊子、探针、口镜、手机各 30件)分为三组进行细菌培养及 HBsAg检测,并分别采用 2%戊二醛浸泡、 0.5%碘伏涂搽、高压蒸汽灭菌法三种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对比三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使用后细菌检出率最高的为口镜,检出率为( 2500cfu/件),镊子的细菌检出率最低,检出率为( 500cfu/件)。 120件检测器械中 HBsAg阳性率为 11.67%,手机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口镜、探针、镊子;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消毒效果最理想,而 2%戊二醛浸泡、 0.5%碘伏涂搽的消毒效果无法保证。结论:现阶段口腔器械污染状况较为严重,而实施高压蒸汽灭菌具有理想的消毒效果,灭菌更为彻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器械 污染状况 消毒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的方法和体会,得出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擦拭消毒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台面消毒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静脉用药配置台面共12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台,观察组采用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观察两组不同擦拭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擦拭消毒合格率均符合消毒标准,而观察组采用的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刚结束、结束30min、结束1h的消毒合格率均高于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结论:采用医用表面擦拭消毒及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均符合消毒标准,但医用表面擦拭消毒的时间更为持久、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擦拭消毒 静脉用药配置台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8所学校,分别对学校食堂公用餐具采用蒸汽、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3种消毒方法,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60件餐具经培养确定合格408件,合格率为88.7%。采用蒸汽消毒消毒的餐具359件,消毒合格率为91.9%;使用电子消毒消毒的餐具30件,消毒合格率为76.7%;使用化学消毒消毒的餐具71件,消毒合格率为77.5%。学校自己经营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餐饮公司经营。结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测合格率与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合格率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熟悉掌握餐具消毒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具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 2012年开始实施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将 2018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与 2017年进行对比观察,分析集中消毒供应的应用效果。结果: 2018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分别为 1.46%和 2.21%, 2017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分别为 2.85%和 3.38%, 2018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明显高于 2017年( P< 0.05);且 2018年器械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 2017年( P< 0.05)。结论:通过集中消毒供应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器械清洁效果,减少器械污染事件的发生,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采取细节护理后,分析其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 2018年 12 月— 2019年 12月共有 10名工作人员,根据管理性质的异同分组,三个男性,七个女性。观察两种管理模式下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观察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此外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物品供应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2%)低于对照组( 2.6%),物品消毒的合格率( 98.6%)高于对照组( 96.7%), P<0.05。研究组中护理质量以及物品供应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采取细节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提高物品消毒的合格率。此外能够积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护理 管理性质 风险事件
  • 简介: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消毒的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我们选择了市场上销售的3种免洗手消毒剂,进行临床消毒效果观察,以便从中选择1种速效、高效、质量优良、能够保证消毒效果的消毒剂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消毒剂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化学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在应用中的原理及特点,指出紫外线消毒法可能取代传统的化学消毒法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紫外线消毒 化学消毒 水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疗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疗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