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此作为高耸合栽。初次造型于1975年,初始为两缸球形五针松盆栽。作者大胆删截,保留上部理想枝条,开刀作弯,使之略微下垂,合栽造蒂取其直势;惟将中间副干略斜势,求统一之中有变化,其体量在左右大树之间也恰好以为调剂。将左旁株双干基部直剖通底,使两株貌似三株,而三株又粗细相宜。主株高三分之一处朝左偏后蓄一道劲曲枝为背景,穿插于副树两干之间,

  • 标签: 五针松 盆景艺术 潘仲连 气韵 精神 盆栽
  • 简介:<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 标签: 骨营养状况 骨软病 营养代谢病 钙磷比例 血浆钙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为探明良种和普通种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生长情况,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对庆元林场四个林区良种和普通种杉木林间伐后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伐3年后,四个林区杉木良种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都高于普通种;大洋林区的杉木良种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虽然其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差异不显著,但其数值较高;各林区的平均树高差距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相同林区良种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培育杉木大径材;不同林区中,大洋林区的良种更适合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 标签: 杉木 良种 普通种 林分因子
  • 简介:森林抚育伐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培育手段,不仅能够起到维持森林生态的重要作用,又有利于可持续森林经营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森林抚育伐的意义着手,就当前森林抚育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森林抚育伐提出相应地对策,以便能够为森林抚育伐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 标签: 森林抚育间伐 意义 问题 对策
  • 简介:鲤鱼种内、种对水体温度变化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种内、种的正反杂交组合不同,其抗寒能力表现也不同.种内杂交可将抗寒基因传递给后代,随着世代而增加,可育成抗寒品种.种间杂交组合不但亲合力差,其后代抗寒基因不稳定,有消失可能,这可能与脂肪酸代谢的特性有关.

  • 标签: 抗寒能力 遗传特性 鲤鱼 种内杂交 遗传差异 种间杂交
  • 简介:分别在遂昌县牛头山、白马山、桂洋、湖山四林场开展伐与施肥的对比试验,以比较不同培育措施对杉木大径生长量和经济收入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伐施肥”的效果最好,两年杉木大径材平均胸径生长量、蓄积增长量比伐前都有明显增长。因此,适时间伐和科学施肥是培育杉木大径材的重要经营措施。

  • 标签: 杉木 大径材 间伐 施肥 培育措施
  • 简介:以牡丹江林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别为30%-40%的强度伐和20%的中度伐,以未伐为对照,通过研究伐5年内的林分生长,旨在为杨桦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伐5年后,伐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均有显著提高,强度伐的胸径较对照增加了1.2cm,中度伐增加了1cm,树高则分别增加了1m和0.7m。树高、胸径的年平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强度伐〉中度伐〉对照,差异显著(P〈0.05)。伐显著促进了单株木材积的增长量(P〈0.05),且以强度问伐最为明显;而林分蓄积增长量显著下降(P〈0.05),但随着伐时间的延续,对照与伐林分的蓄积增长量的差距逐渐减少。

  • 标签: 间伐 杨桦次生林 林分生长
  • 简介: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胎膜发炎、妊娠后期流产、不育、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多呈慢性经过。布鲁氏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菌,不产生芽孢,多数情况下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 标签: 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 监测分析 威海市 革兰氏染色 临床特征
  • 简介:神泽氏叶螨(TetrannychuskanzawaiKihide)是南昌市郊区蔬菜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为此选择大田栽培的茄子、辣椒、菜豆、长豇豆、丝瓜和冬瓜六种蔬菜,每种蔬菜上设置化防区、综防区、生物防冶区和对照区,在这些处理小区中,我们对神

  • 标签: 神泽氏叶螨 智利小植绥螨 大田栽培 种群动态 蔬菜生产 综防技术
  • 简介: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产业重组等方式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互相促进,相互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 标签: 现代农业 产业融合
  • 简介: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够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基础上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从我国过去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人们仅仅是通过农机服务农艺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而如今,这一思想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调整使其融为一体,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农机服务 农艺 农业生产 社会发展 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近年以动物、蹄、角为原料生产粒、肉骨粉、明胶的深加工单位、产品数量比前几年有较大增长;、蹄、角加工艺术品的快速发展,动物、蹄、角在市场流通交易量日趋增加。做好交易市场和各类加工厂的、蹄、角检疫消毒,对杜绝疫病扩散传播,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几年来对动物、蹄、角检疫消毒情况的经验,谈谈动物蹄角检疫消毒方法及其管理措施。

  • 标签: 消毒方法 动物骨 检疫 管理 原料生产
  • 简介:对9个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清香型烟叶风格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9个烟区虽同属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但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云南昆明烟区新二烯含量较高,四川省凉山州酮类和醇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云南省红河州醛类和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福建龙岩市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各烟区烤烟优势致香物质不同,但致香物质总量在各烟区间差异较小。可见,不同类致香物质之间具有香气互补作用,且致香物质总量及新二烯与各类致香物质的比值对烟叶香型风格形成影响较大,从而使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但不影响其香型风格。

  • 标签: 清香型 烤烟 致香物质 差异分析
  • 简介:以元谋县干热河谷为调查对象,对99条冲沟进行了样方调查,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分析冲沟各指标及其与植被盖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从总体还是局部来看,沟长和沟宽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沙地村、金雷村和苴林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551、0.548和0.579;沟深与沟底坡度也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33、0.448和0.758;其他指标均呈现总体与局部不一致的现象;(2)在沟长小于60m的范围内,沟宽有随着沟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沟底坡度0~80°的范围内,沟深有随着沟底坡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3)海拔和沟底坡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526,相关性显著,植被盖度大的地方都出现在海拔高或者沟底坡度低的地方。本研究将为该区的植被恢复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元谋干热河谷 沟底坡度 海拔 植被盖度 相关分析
  • 简介: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对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蛋白,即PPI(GenBank登录号:GU812176)与两个AGAMOUS-like蛋白即已被分别命名的PAGl(Capana02g001695)和PAG2(Capana07g001940)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I蛋白与PAG1和PAG2蛋白均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说明辣椒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尸州蛋白可能与PAGl和PAG2形成蛋白复合体,共同控制雄蕊的发育。这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辣椒雄蕊发育的分子机理。

  • 标签: 辣椒 PPI PAG1 PAG2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 简介: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研究了不同伐处理下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伐2年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0-20cm土层土壤容重随伐强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温度、有机质、总氮、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和pH值均随伐强度增加而升高,37%伐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高于20%伐强度处理。伐对0-1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大于10-20cm土层。这些研究结果对认识杉木人工林经营与土壤质量的变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间伐 杉木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 简介:为维护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探讨巴丹吉林沙漠塔木素地区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基本数量特征关系及其种关联性,以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塔木素地区的"野生肉苁蓉及梭梭产籽基地"为试验区,划分4个间隔尺度,采用样线法测定2014-2016年试验区内梭梭、白刺和红砂的高度和冠幅直径,得到的结果如下:一是2014年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冠幅直径均显著高于2015和2016年,这是由塔木素地区2015年频繁出现的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所导致。二是随着间隔尺度的增加,物种的种关联性不断减弱,且在降水等气候的综合影响下,物种的协同作用增强,对资源的竞争作用减弱,表现出较强的亲和性。三是较小的间隔尺度主要表现为负联结,即物种竞争激烈;而较大的间隔尺度以正联结为主,即物种亲和性较强。

  •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梭梭 种间关联 间隔尺度
  • 简介:条藻是渔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浮游藻类之一,学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属于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目、条藻科、条藻属。细胞呈透镜形或圆柱形,直径为6—7微米,与邻细胞的对应刺相接组成链状群体。条藻是一种广温、广盐的近岸性硅藻,在盐度7~50‰、水温10~34℃中均能生长繁殖,具有营养丰富,易培养等特点,是对虾育苗初期理想的生物饵料。近几年,随着牡蛎工厂化育苗的发展,逐步被应用为牡蛎幼体中后期的生物饵料,解决了夏秋季节南方地区单胞藻培养青黄不接的难题。

  • 标签: 中肋骨条藻 单胞藻培养 工厂化育苗 应用 牡蛎 生物饵料